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80152)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袁强王艳玲余宏亮汪杰锋陈晓影更多>>
相关机构:阜阳师范学院安徽省人民政府人民教育出版社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教育
  • 2篇歧视
  • 1篇大学教育
  • 1篇性别歧视
  • 1篇学校场域
  • 1篇一体化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农民工子女
  • 1篇起点公平
  • 1篇中小学教育
  • 1篇主义
  • 1篇子女
  • 1篇综合素质评价
  • 1篇消解
  • 1篇消解策略
  • 1篇小学教育
  • 1篇理性复归
  • 1篇伦理
  • 1篇伦理性

机构

  • 7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人民教育出版...
  • 1篇安徽省人民政...

作者

  • 4篇袁强
  • 2篇王艳玲
  • 1篇余宏亮
  • 1篇汪杰锋
  • 1篇陈晓影

传媒

  • 2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阜阳职业技术...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学校场域中的隐性教育歧视探析被引量:9
2013年
学校场域中的隐性教育歧视具有隐蔽性和非制度性的特点,对学生造成长久的弥散性伤害,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为了实现更为公平的学校教育,需要从文化传统、社会现实、教育制度以及学校办学思想和教师个人素质等多方面去探讨隐性教育歧视的形成机理和防范路径。
袁强
关键词:学校场域
城乡学校共同体发展的隐性矛盾及其消解策略被引量:18
2016年
我国城乡学校共同体已经形成了自发联动、行政干预和多元建构等多种发展模式,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也遭遇价值追求的背离、学校文化的差异、制度安排的规约、教师的边缘性参与等诸多隐性矛盾。因此,今后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扩大政策空间,构建"大学区—跨区域"的城乡学校共同体发展框架;形成价值共识,以共同愿景激发共同体成员从"边缘参与"到"深度合作"的转变;加速文化融合,打造"一元多极"的城乡学校共同体文化发展格局;调整组织结构,以制度创新激发城乡学校共同体的组织内生力。
袁强余宏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共同体
大学教育功利化倾向及其理性复归被引量:1
2016年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可具体表征为效益为重、急功近利、享乐泛化、精神迷失等方面。因此,需要从大学精神、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大学人的道德践行等方面加以建构,从而实现超越功利的教育理想。
袁强
关键词:功利主义大学教育
安徽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视角被引量:1
2015年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二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协调发展关系。本文通过对1978-2012年安徽省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进行描述,并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视角,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建立完善的政府干预机制、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布局结构的建议。
王艳玲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发展
教育起点公平的制度伦理性探究被引量:1
2016年
教育起点公平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它既是人的发展起点,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起点不公平现象进行制度伦理审视,认为必须站在教育制度之善的角度,整治教育招生制度以保障受教育的要求权,改革教育财政制度以保障受教育的福利权,创新管理运行机制以保障受教育的优质权。
汪杰锋
关键词:教育起点公平教育制度农民工子女伦理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2015年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插图、人物、作者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性别歧视现象,究其原因是受到传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性别刻板印象、教材编写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从社会层面、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审与选用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加以应对。
袁强陈晓影
关键词:教科书性别歧视中小学教育
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2016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全球管理科学的进步和人员素质测评理论、测评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准确地、科学地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目前我国大学本科生培养目标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根据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提升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步骤,以期为我国高校设立正确的、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本科生培养目标,对本科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评价提供参考.
王艳玲
关键词: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