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4CX04016B)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国瑞陈尚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清光绪年间朝鲜平壤开港问题研究(1882~1894年)被引量:5
- 2015年
- 清光绪年间朝鲜平壤开港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清政府控制朝鲜和朝鲜反控制的外交意愿的体现。推动平壤开港的动力来自朝鲜政府雇佣的"洋顾问",相反中朝两国对平壤开港设关反应冷淡。朝鲜国内财政危机,朝鲜对黄海、平安两道经济发展的认识以及清日在朝鲜的竞争等,这些因素交织杂糅,决定了朝鲜政府、清政府在平壤开港问题上持消极态度。
- 周国瑞
- 关键词:袁世凯
- 礼部、总署与早期朝美交涉(1866~1873)被引量:1
- 2014年
- 清季以来,朝鲜对外关系逐渐由双边外交转变为多边外交。清朝的涉外机构礼部和总署不可避免地同时卷入了早期的朝美交涉中。朝鲜和美国都希望清朝能够出面帮助实现自身的外交目的。而礼部和总署均不愿过多干涉朝美纠纷。礼部不愿干涉的理由是传统的封贡礼仪秩序,而总署的理由则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与礼部争权之嫌。
- 周国瑞
- 清光绪年间中朝海事交涉研究(1882—1894)——以海难船只被抢为中心被引量:5
- 2014年
- 在中朝传统邦交关系体制下,两国一直在海难救助方面保持着良好合作和互动关系,双方都有出资救助对方海难漂流船只之义务。1882年,中朝缔结《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该章程变通了两国的传统邦交关系,并将海难救助形式与国际接轨,规定双方不再承担彼此海难漂流船的救助费用。此后,中国依然按照传统惯例救助朝鲜海难漂流船只。而朝鲜对中国海难漂流船只反应冷淡,甚至施之以抢劫。其背后原因乃是多方面的:既与中国渔民对朝鲜西海岸捕鱼业的冲击有关,也与朝鲜摆脱清朝控制的政策倾向及其社会秩序紊乱、自然灾害频发相关。
- 周国瑞陈尚胜
- 关键词:海难救助
- 朝鲜对清、日海难漂流民态度比较研究(1882—1894)被引量:1
- 2015年
- 近代以来,朝鲜分别与清、日制定了相似的且与过去不同的海难救助制度。新的海难救助制度施行后,朝鲜消极救助中国海难漂流民,积极救助日本海难漂流民。原因是清政府仍然坚持传统封贡关系下的海难救助制度,这在国际政治层面体现的是宗主国与属国间的关系;而日本则依据新的海难救助制度,这符合朝鲜在国际舞台谋求外交自主形象的政治诉求。
- 周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