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44)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培友张杰张杰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宋初百年偈语诗的诗性品格及其文化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宋初百年偈语诗的诸多特点,是与此期诗歌的总体发展方向相矛盾的。此期偈语诗不讲究押韵、对偶、用事、平仄相对,以及句式组合灵活多变等语言特点,以阐释和宣扬佛教教义为主的诗歌内容,注重议论化、理趣化的表现手法,都是与偈语诗的功用相联系的。偈语诗传播佛法、点拨信众的功用,主要由僧人诗人继承下来,而唐代诗人那种以偈语诗的形式写作世俗人生情感体验的传统,则在宋初百年士大夫那里被疏离。宋初百年偈语诗的上述特征,与此期士人积极入世的人生追求紧密相关。宋初百年偈语诗的无意识的进路,对融合"诗"与"哲学"之争、寻绎自然界与道德界的同一性等问题而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进而言之,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亦会对当代文学史的书写提供若干学理性支持。
- 王培友
- 关键词:士人文化价值会通
- 两宋“理学诗”辨析被引量:4
- 2011年
- 从对"理学"概念的认识入手,文章对"理学诗"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以为"理学诗"同"理学"一样,它的名称与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由此出发,对"理学诗"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理学诗"的涵义进行了界定。
- 王培友
- 关键词:理学诗两宋
- 论两宋理学家处理文道关系的思维特性及其文化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两宋理学家在论证观点和构建体系时主要有两种模式:正名思维与归元思维。正名思维以类的划分与认同作为认识问题的方法,归元思维以寻绎问题发生的元点为目的。理学家经常把归元思维作为寻求沟通宇宙论与道德论的可能性路径来使用。理学家的这两种思维模式,对于建构其理学体系意义重大,亦是导致理学家产生复杂性、多样性的文道观主张的重要文化生态要素之一。
- 王培友
- 关键词:理学文道关系思维
- 论两宋“理学诗派”的文学特征及其历史地位被引量:8
- 2011年
- "理学诗派"的诗歌创作主题多与"理学"范畴相联系,具有"儒语"的特征,是理学范畴与命题的诗化表达。"理学诗派"诗人往往特别注重以意裁景、强调顺着物境平坦顺遂地表达理学的相关命题,"理学诗派"诗歌的境界也因此而得以提升,并影响到其诗风的总体取向。"理学诗派"以审美方式而沟通自然界与价值界的探索,以及在诗境构建等方面的努力,除了具有哲学层面上的独特贡献之外,也为诗歌发展注入了新的因子,对"理学诗派"进行评价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 王培友
- 关键词:理学诗派诗歌主题诗境诗风
- 范仲淹“易”学观照下诗文通变之道
- 2018年
- 范仲淹"易"学核心理念在于强调"易"(道)之通变,这种理念投射在文学创作领域,就形成了范氏独特的以社会改革为目的、强调批判和自树立的"以文明道"诗文思想。然而"以文明道"诗学思想本身亦为多元通变之系统,其中以"文气说"为正,"意醇语真"与"厥情非一"二论为变,正变相生相通。
- 张杰
- 关键词:范仲淹
- 苏轼“实美”精神观照下的诗文思想
- 2014年
- 苏轼常被指为好议论好批评,其根源在于他对'道'之内涵的多元认知。苏轼从不迷信执著'儒''释''道'任何一家学说,而坚持从批判中求取'实美'。苏轼文学思想中的'实美'精神则实现了'超越批判'的飞跃。具体到诗歌创作,苏轼强调独立创作立意,艺术人格与温柔敦厚诗教三者的'实美'统一。
- 张杰
- 关键词:诗文
- 范仲淹诗歌创作中的“孔颜乐处”观被引量:1
- 2019年
- "孔颜乐处"是范仲淹矢志持守的人生准则,并在此影响下暴霜露,斩荆棘,戮力上国。相较程颐、程颢之"孔颜乐处"观,范氏说虽亦有心性修养之味,却更加贴近实际。作为一代诗雄,范仲淹更将"孔颜乐处"深深地内化入自己的诗歌创作当中。正因如此,范仲淹的政治咏怀诗和塞上咏怀诗才会显得富丽中见峥嵘,闲散后存血性。
- 张杰
- 关键词:范仲淹孔颜乐处诗歌创作
- 论两宋理学家文道观的类型、特征及其内在矛盾性被引量:1
- 2012年
- 两宋理学家的文道观是较为复杂的。大致而言,主要有三:"重道轻文""文道两分""调适文道"。其中,"重道轻文"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些理学家在"重道"的核心下,也不否定"文"的地位和价值;二是一些理学家只"重道"而全面否定"文"。理学家的上述文道观,是有矛盾性的。从理学家个体而言,一些理学家的文道观表现为几种倾向都有,甚至还表现出相互矛盾的取向;就理学家群体而言,他们的文道观取向也是不一致的。
- 王培友
- 关键词:两宋理学家文道观
- 浅析苏轼之“顺物自然”诗禅艺术
- 2017年
- 苏轼对佛教之接受,以理性为本,知佛而不盲从,始终坚持顺物自然的态度。顺物自然,赋予苏轼自由出入禅理之自由。故东坡援禅入诗,一面以诗法之活,化般若醍醐出为寻常道理;另一面则以禅法玄思入诗人心性,澡雪精神弭化郁结。
- 张杰
- 关键词:诗禅
- 论两宋理学“气象”涵蕴及其诗性品格被引量:7
- 2012年
- "气象"在宋代文化中是一个涵蕴丰富、具有多重品格的文化范畴。以周敦颐、二程、朱熹等为代表的两宋理学家,试图以"气象"作为沟通天地、生物、人的途径、渠道及目的,"观天地生物气象"、"体贴气象"、"持养气象"与省察"圣贤气象"、"孔颜乐处"等,作为求"道"的方法、途径兼目的而成为理学体系的重要范畴。"气象"以情感体验与审美的方式探及到了宇宙论与道德论的会通问题,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统一,是超功利的美学境界。这一特征,内在地沟通了诗歌的诗性品格与理学的"气象"特性。境界、审美与情感体验,是决定理学"气象"范畴具有诗性品格的关键所在。
- 王培友
- 关键词:两宋理学气象诗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