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004163)

作品数:8 被引量:104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新辉谭细畅罗建仁王超李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广东鲂
  • 3篇江段
  • 2篇鱼苗
  • 2篇繁殖
  • 1篇渔获
  • 1篇渔获物
  • 1篇渔业
  • 1篇渔业资源
  • 1篇渔业资源现状
  • 1篇早期发育
  • 1篇年龄
  • 1篇年龄鉴定
  • 1篇胚后发育
  • 1篇青皮
  • 1篇群落
  • 1篇周年
  • 1篇周年变化
  • 1篇资源现状
  • 1篇繁殖群
  • 1篇繁殖群体

机构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东省渔政总...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8篇谭细畅
  • 8篇李新辉
  • 5篇李捷
  • 5篇罗建仁
  • 5篇王超
  • 4篇李跃飞
  • 4篇赖子尼
  • 2篇陶江平
  • 1篇高翔
  • 1篇周东华
  • 1篇庞世勋
  • 1篇李嘉敏
  • 1篇何美峰
  • 1篇毕晔

传媒

  • 2篇淡水渔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水利渔业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西江广东鲂的年龄鉴定及生长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利用鳞片、脊椎骨和背鳍条三种材料对肇庆自然保护区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的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广东鲂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龄三种材料鉴定结果较吻合,5~7龄用脊椎骨鉴定较合适;广东鲂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4.7龄,5龄前后为合理的捕捞时期,渔获物中3、4龄鱼居多,说明目前捕捞强度过大,需要加强保护力度。
何美峰李新辉谭细畅李捷王超罗建仁林建志
关键词:年龄
基于水声学探测的两个广东鲂产卵群体繁殖生态的差异性被引量:25
2009年
2006年4~5月利用SimradEY60型分束回声探测仪对珠江西江江段罗旁及青皮塘广东鲂产卵场中的繁殖群体进行水声学探测。在人工标定及渔获物统计的基础上,对广东鲂的回声信号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广东鲂在两个产卵场都有明显的聚群行为,但在罗旁产卵场的聚群规模明显比青皮塘产卵场的大,频次更多。两个产卵场中广东鲂的繁殖生态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在青皮塘江段洄游的速度(均值0.24m/s)也低于罗旁的(均值0.61m/s);另外,在两个产卵场广东鲂的数量动态变化上存在差异。产卵场生境的差异性是导致广东鲂繁殖生态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维护产卵场生境特征对保护广东鲂种群具重要意义。
谭细畅李新辉林建志周东华高翔李嘉敏
关键词:广东鲂繁殖生态
珠江肇庆江段鲤早期发育形态及其补充群体状况被引量:8
2009年
于2006年2—7月在珠江肇庆江段进行鱼苗采样,监测该江段鲤早期资源状况,同时对人工鱼巢中鲤的胚胎进行培育、观察。结果表明:鲤鱼苗出膜时,发育期已达眼黑素期,胚胎发育时序较一般鱼类提前,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鳔一室期,鱼苗体长为7.5 mm,胸鳍基部无色素,身体肌节数为36对左右;孵出后第25 d,鳍条完全形成,出现少量鳞片,基本具备成鱼的特征。2006年肇庆江段鲤产卵期主要在2月初至4月下旬,有多批次的产卵,鲤总鱼苗径流量初步估计为2.39×106尾。同时,对珠江肇庆江段鲤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其保护措施。
谭细畅李新辉林建志李跃飞毕晔李捷王超
关键词:早期发育
西江肇庆江段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变化被引量:21
2008年
2006~2007年的4~6月对西江肇庆江段渔业资源进行调查。西江渔民主要以三层流刺网、抛网为主要作业网具。调查共采集鱼类75种,隶属23科、65属。与历史资料对照,目前西江肇庆江段鱼类的种类组成与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捕捞种类主要为广东鲂、赤眼鳟、鲮、鳊、海南红舶、花鲦、黄尾鲴、鲤、鲢、草鱼等,中华鲟、鲥鱼、三线舌鳎等已经在渔获物中消失,鳗鲡、花鳗鲡、卷口鱼、大眼红舶等重要经济鱼类甚为少见。四大家鱼的资源量日趋衰竭,其中鳙的数量相对出现较多,而青鱼和草鱼产量极少。不同种类的渔获物在不同江段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广东鲂在产卵场江段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广东鲂、鲮、鳊和花鲦等捕获规格有所下降,可能是捕捞压力过大导致,而赤眼鳟、黄尾鲴的捕获规格有所增加,资源种群状况比历史上的好。
李跃飞李新辉谭细畅李捷王超罗建仁
关键词:渔业资源渔获物
青皮塘产卵场广东鲂繁殖群体的水声学探测被引量:9
2008年
2006年4—5月利用Simrad EY60型分束回声探测仪对青皮塘广东鲂产卵场的繁殖群体进行定点横向探测及航行垂直探测。在人工标定及同步渔获物统计的基础上,对广东鲂的回声信号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广东鲂在青皮塘产卵场有明显的聚集、逗留行为,其游动速度(均值0.24m·s-1)低于其他鱼类(均值0.49m·s-1);广东鲂繁殖个体目标强度的范围为-33.8^-52.3dB,均值为-42.2dB;4月27日—5月1日,广东鲂在青皮塘的聚群过程约经历了4d;初步估算5月1日青皮塘产卵场广东鲂繁殖群体数量为9.8×104 ind,资源量约48t。实验证明,采用定点探测的方式对广东鲂繁殖群体研究是行之有效的,采集到的广东鲂回声信号特征明显,容易判别。
谭细畅李新辉陶江平赖子尼罗建仁李捷王超
关键词:广东鲂繁殖群体
广东鲂的胚后发育被引量:12
2008年
2007年6-7月,在西江肇庆江段收集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亲鱼,通过人工催产、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随后对其胚后发育进行连续观察,拍照并详细描述各发育期形态。广东鲂胚后发育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较为透明,头部背面色素最多时达7-8个 听囊前后色素蔓延成明显的色素花 腹部前端逐渐形成葫芦状的色素花纹,该花纹在腹鳍芽出现后逐步淡化、消失 尾长占全长的比例较大,从孵出期时的31%逐渐增加到臀鳍形成期时的46% 鳔一室期后,鱼苗身体肌节数为43对左右,其中尾部肌节数19对以上。经过24d的生长和发育,鱼苗各鳍条基本形成,形态与成鱼相似。
谭细畅李跃飞庞世勋李新辉赖子尼
关键词:广东鲂胚后发育鱼苗
西江肇庆段鱼苗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周年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2006年1~12月,对西江肇庆段的鱼苗进行了周年采集,已鉴别的鱼苗40种(属),隶属于7目、14科;其主要优势种为鲴类(33.9%)、广东鲂(29.1%)、赤眼鳟(11.6%)、鲮(9.1%)、(6.1%)、鳊(2.9%);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鳙)的比例仅占4.01%,鱼苗集中出现在4~9月,其它月份鱼苗种类及数量均很少。对比历史资料,西江鱼苗群落结构已有显著性改变,其中四大家鱼资源已严重衰退;应该加强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的监测与保护,并在增殖放流中增加其鱼苗比例。分析了西江中23种常见鱼苗的丰富度与水温、断面流量的相关关系,以期为生态保护和水文调节提供基础性数据。
谭细畅李跃飞赖子尼罗建仁李新辉林建志周东华高翔苏少芳
关键词:鱼苗群落周年变化
西江肇庆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3
2007年
2006年5~7月对西江肇庆江段鱼苗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17日及6月1日前后该江段有苗汛发生,鱼苗密度平均值为0.83尾/m3,最大值为7.9尾/m3;鱼苗密度昼夜分布有显著性差异(n=26,P<0.01),夜间的密度比白天的高;鱼苗的种类在昼夜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四大家鱼鱼苗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夜间;鱼苗的分布具空间差异性,近岸的鱼苗密度高于江中央的。
谭细畅李新辉陶江平李捷王超罗建仁赖子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