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88)

作品数:19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车红梅曲竟玮孙玉生董慧张放更多>>
相关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南开大学鲁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小说
  • 4篇文学
  • 3篇叙事
  • 3篇迟子建小说
  • 2篇知青
  • 2篇审美
  • 2篇特质
  • 2篇文化
  • 2篇抗联
  • 2篇纪实文学
  • 1篇地域文化
  • 1篇第一人称
  • 1篇电影
  • 1篇东北抗联
  • 1篇形象化
  • 1篇叙事艺术
  • 1篇一等奖
  • 1篇意识形态
  • 1篇硬汉
  • 1篇硬汉形象

机构

  • 13篇牡丹江师范学...
  • 3篇南开大学
  • 3篇鲁东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7篇车红梅
  • 2篇董慧
  • 1篇曲竟玮
  • 1篇施新佳
  • 1篇高杨
  • 1篇孙玉生
  • 1篇张放
  • 1篇张远

传媒

  • 3篇作家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小说评论
  • 1篇文艺评论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求索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 1篇关东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汉”形象:北大荒精神特质的文化符码——以梁晓声的创作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北大荒文学中的"硬汉"形象,承传了北大荒人的精神特征。梁晓声的小说最具代表性,塑造了这类北大荒先进知青的典型形象。"硬汉"具有刚毅果敢、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他们在知青中具有任何人都无法与之匹敌的威信。作家所挖掘的"硬汉"精神,是北大荒知青精神的写照,他们都具有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无论身处何种逆境,哪怕是面对死亡的威胁,都不迷失自我价值,始终保持着人的尊严和勇气。"硬汉"形象是梁晓声的精神自画像,肩负着北大荒知青一族的精神期许,成为北大荒人精神特质的文化符码。
车红梅
郑加真北大荒纪实文学的精神立场被引量:1
2014年
北大荒第一代作家中,郑加真虽然不是作品最先引起轰动的作家,但他是涉猎体裁最广、数量最多、被读者长久关注的元老级作家。他的纪实文学代表作《黑龙江省志·国营农场志》(获全国史志评比一等奖)、《战斗在北大荒》、《北大荒移民录》、《北大荒六十年》、《中国东北角》等,准确系统地记载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全过程,这是共和国历史中最令人动容的一页。
车红梅
关键词:纪实文学精神立场作家一等奖
胡天胡地胡骚——论阿成小说的地域文化
2012年
阿成的随笔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阿成在编织故事时总是有意地突显东北地区的文化特色,具体表现在对宗教文化、风物习俗、北国人格的书写上。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类生存价值的重新思考和发现以及对东北这片热土的眷恋和挚爱。
孙玉生
关键词:小说文化
论北大荒知青散文的主题走向被引量:1
2014年
北大荒知青散文有四种主题走向:书写苦难而赞美苦难;回忆青春而讴歌青春;质疑"理想"狂热,批判残酷历史;反思知青自身的历史责任。大体说来,后两种主题较为深刻,而前两种主题虽然扭曲,也是部分知青真实心态的流露。
曲竟玮
关键词:知青散文主题
生态批评视域下《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文化特性
2012年
《额尔古纳河右岸》借一个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之口,讲述了这个民族近百年的沧桑历程。再现了鄂温克民族带有浓郁原始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日常生活。作品对鄂温克民族命运的书写背后隐含着一股悲凉之气。但作品中鄂温克世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本真的人性、单纯人情关系、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归属感等散发出了鄂温克文化独特的魅力,具有鲜明的生态特征,体现出作家鲜明的审美价值取向。
张远高杨
关键词:自然生态生态伦理精神生态
浅谈电影《神奇的土地》的改编
2014年
电影《神奇的土地》改编自梁晓声的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电影延续了原著的审美观念,精神意蕴和叙事方式,并给予深化和扩展,保障了梁氏作品风格的一致性。
施新佳
关键词:审美叙事
形象化的历史——东北抗联文学综述
2020年
东北抗联文学是对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形象化记录。东北抗联文学分为抗战胜利前、抗战胜利后到世纪末、新世纪三个阶段。抗联文学体裁多样,小说、诗歌、传记、戏剧,以及电影和电视剧等体裁,在抗战胜利前后各有侧重的书写,使得抗联文学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胜利之前,抗联文学中的小说、诗歌、戏剧作品的创作极其丰富;抗战胜利后,传记作品,戏剧作品,以及影视作品的创作日渐繁盛起来。新世纪以来,抗联影视剧和纪实文学大量出现。
车红梅
抗联纪实文学论
2020年
抗联纪实文学的创作要比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出现晚,但发展速度快。这段历史记忆在纪实文学书写的建构与反思中得以呈现。抗联纪实文学以“真实性”为精神内核,直面现实,在繁复、酷烈与深刻中阐释历史,呈现出逼近历史真实的整体趋向。抗联纪实文学在展现历史中,不断挖掘新的史实,凸显了抗联历史中的“第一次”。新世纪以来抗联文学中出现了家族抗战的纪实文学,体现了鲜明的民间记忆特征,将东北大地上家族抗战的历史呈现出来。这种以民间记忆的伦理叙事,完成了对抗联历史的还原,标志着抗联文学创作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车红梅
关键词:东北抗联纪实文学历史真实
论北大荒知青文学自然描写的审美特质被引量:1
2012年
北大荒知青文学自然描写在强化区域风情色彩、融合北大荒民间文化、渲染浪漫和抒情的氛围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自然描写与人物水乳交融,构建了属于北大荒知青生活的底色。作家将审美意志投射到北大荒自然魂魄中,成为自然描写的内核。自然描写的审美特质体现在:自然景物和知青处境的描写交融在艺术创造里,自然人化,具有象征知青苦难的特质;北大荒的自然幻化成知青灵魂停泊的港湾,诗性盎然,成为知青灵魂栖居之所;自然于无形中充满灵性,透视出知青内心的律动。
车红梅张放
关键词:自然描写审美特质
北大荒文学中的家园意识被引量:1
2013年
北大荒文学对于开发建设进程的书写体现了政治方针对区域经济文化的改造,也传达了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体生命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渗透着开发者浓重的家园意识。在十七年文学场域中,垦荒反映现实层面意识形态的规约,是现代化进程的注脚,也是个体内在精神的诉求。
车红梅
关键词:北大荒文学家园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区域经济文化个体生命文学场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