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828)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王莉何强邓菲冯静洪大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4篇透析患者
  • 4篇维持性
  • 4篇维持性血液
  • 4篇维持性血液透...
  • 4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钙化
  • 2篇动脉
  • 2篇氧化应激
  • 1篇蛋白
  • 1篇动脉钙化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斑块
  • 1篇血脂
  • 1篇炎症
  • 1篇氧化性应激
  • 1篇氧化应激诱导

机构

  • 4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4篇王莉
  • 3篇何强
  • 2篇洪大情
  • 2篇李怡
  • 2篇冯静
  • 2篇邓菲
  • 2篇杜亚琴
  • 1篇王蔚
  • 1篇王君如
  • 1篇王倩
  • 1篇石梅
  • 1篇张金锋
  • 1篇郑宝萍
  • 1篇丁涵露
  • 1篇邢建华
  • 1篇侯华
  • 1篇王金刚
  • 1篇冯韵霖
  • 1篇王政通
  • 1篇东梅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是一类使组蛋白去乙酰化的蛋白酶,对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基因表达调控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HDACs可能为多种疾病的药物靶点,包括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糖尿病等。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因胰岛素分泌障碍和/或IR所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对HDACs的结构分类、其与糖尿病发生发展间的相关性及HDAC抑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杨雪琛东梅王倩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异生胰岛Β细胞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降脂治疗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干预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性患者进行降脂治疗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为临床上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硬化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在我科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透析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降血脂类药物(氟伐他汀钠)40 mg/d,治疗12个月后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变化及各血液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总动脉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进行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减小、CIMT厚度减小;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和CIMT厚度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颈总动脉斑块面积和CIMT厚度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减小、CIMT厚度明显减小,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高血切黏度、低血切黏度均不同程度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后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仅尿素氮呈降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C、TG、LDL-C、高血切黏度、低血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尿素氮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性患者进行降脂治疗后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CIMT厚度明显减小,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好转,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石梅王金刚侯华张金锋郑宝萍邢建华王鹏霄
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动脉硬化血脂
经透析通路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机制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评价与探讨经透析通路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采取单中心队列研究,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研究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3.5岁。其中研究组(红光照射治疗组)30例,对照组(未红光照射治疗组)30例。研究组在每次规律血液透析过程中予以红光照射治疗[红光峰值波长(650±20)nm,光功率密度2~7 m W/cm2]60 min,对照组仅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疗程为8周。于第0周、第2周、第4周、第8周记录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并检测患者的血C-反应蛋白(s CRP)、血浆组胺及血常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两组间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结束时皮肤瘙痒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3.11±1.45)分vs(14.83±5.52)分;P=0.000];治疗前两组皮肤瘙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1.45±6.37)分;P=0.000]。研究组治疗结束时s CRP明显低于治疗前[(4.41±2.27)mg/L vs(8.22±6.52)mg/L;P=0.001];治疗前两组s 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37±5.06)mg/L;P=0.001]。研究组治疗结束时血浆组胺明显低于治疗前[(0.86±0.63)ng/m L vs(3.66±1.31)ng/m L;P=0.000];治疗前两组血浆组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43±1.52)ng/m L;P=0.000]。两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可能与其微炎症状态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进行红光照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及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邓菲冯静洪大情冯韵霖何强王莉
关键词:透析通路红光照射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
碳酸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碳酸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方式,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0例,将其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碳酸镧或醋酸钙进行降磷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定期检测各项血生化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透析患者血磷、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血磷水平均降低(P<0.05)。但治疗后2、4、8周,碳酸镧组血磷水平均低于醋酸钙组(P<0.05),血磷水平达标率(<1.78 mmol/L)高于醋酸钙组(P<0.05)。治疗结束时,碳酸镧组血钙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醋酸钙组血钙水平升高(P<0.05)。碳酸镧组的各期发生高钙血症比率及累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醋酸钙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用含钙磷结合剂醋酸钙,碳酸镧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更好的降磷效果,且高钙血症的发生率降低,可避免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邓菲冯静李怡马跃先贺欣王蔚何强王莉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醋酸钙
X线平片钙化积分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X线平片钙化积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36例,行多层螺旋CT、X线平片(包括骨盆正位、侧腹位、双手正位),以多层螺旋CT作为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的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不同X线平片钙化积分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100的预测价值。结果比较CACs<100组与CACs≥100组,2组在年龄、透析前舒张压、心血管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骨盆正位X线平片钙化积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它部位X线平片钙化积分对CACs≥100的预测能力无统计学意义,当骨盆正位X线平片钙化积分>0、>1、>2、>3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65%和53.85%、73.91%和61.54%、56.52%和92.31%、47.83%和92.31%。结论 X线平片钙化积分可以预测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可以选择骨盆正位X线平片进行初步筛查,骨盆正位X线平片钙化积分>2时应高度怀疑MHD患者存在100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王君如王政通丁涵露洪大情何强王莉
关键词:血管钙化维持性血液透析X线平片
炎症、氧化应激与终末期肾病血管钙化被引量:11
2016年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而血管钙化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前期研究已证明炎症、氧化应激可导致综末期肾病血管钙化,本文主要阐述炎症、氧化应激与血管钙化的关系以及一些治疗策略。
杜亚琴李怡王莉
关键词:炎症氧化应激终末期肾病
莱菔硫烷通过Nrf-2、Sirt-1改善氧化应激诱导的血管钙化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在氧化应激所致血管钙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β-甘油磷酸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RASMCs)构建尿毒症血管钙化模型。RASMCs分为正常对照组、1μmol/LSFN组、5μmol/LSFN组、钙化组、钙化+1μmol/LSFN组、钙化+5μmol/LSFN组,分别培养72h。MTY检测细胞的生存情况,VonKossa观察细胞钙化情况,微板法测定细胞中钙离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骨调蛋白(OPN)、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及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一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的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同时活性氧测定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含量。结果(1)SFN对正常细胞的存活率没有影响,但低浓度和高浓度均能增加钙化组细胞存活率(均P〈0.05);(2)与钙化组比较,钙化+1μmol/LSFN组、钙化+5μmol/LSFN组细胞内钙盐沉积、钙离子含量及FGF23mRNA的表达均减少(均P〈0.05);(3)与钙化组比较,钙化+1txmol/LSFN组、钙化+5μmol/LSFN组细胞内ROS的产生及线粒体的损伤减少,OPN、Runx-2的表达减弱,Nrf-2、Sirt-1、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结论SFN能通过Nrf-2、Sift-1改善氧化应激引起的ROS沉积及线粒体功能紊乱,减轻血管钙化。
杜亚琴李怡王莉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血管钙化莱菔硫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