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834)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季曙明陈劲松李雪倪雪峰程东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移植
  • 2篇低剂量
  • 2篇移植后
  • 2篇移植肾
  • 2篇排斥
  • 2篇排斥反应
  • 2篇吗替麦考酚酯
  • 2篇麦考酚酯
  • 1篇单核
  • 1篇单核巨噬细胞
  • 1篇蛋白尿
  • 1篇移植后糖尿病
  • 1篇移植免疫
  • 1篇移植肾存活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预后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 1篇肾病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卫理公会医院

作者

  • 4篇季曙明
  • 3篇文吉秋
  • 3篇程东瑞
  • 3篇倪雪峰
  • 3篇李雪
  • 3篇陈劲松
  • 2篇刘志红
  • 2篇谢轲楠
  • 1篇谭建明
  • 1篇陈江华
  • 1篇陈立中
  • 1篇孙启全
  • 1篇张小东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雷公藤多甙治疗肾移植后西罗莫司相关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已发现西罗莫司可导致肾移植患者蛋白尿。文中对应用西罗莫司联合霉酚酸酯和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肾移植受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雷公藤多甙(T Ⅱ)治疗西罗莫司相关蛋白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全军肾脏病研究所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间176例接受西罗莫司治疗的尸肾移植受者中,西罗莫司治疗6个月内出现尿蛋白的肾移植受者52例,包括9例新接受西罗莫司治疗和43例由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calcineurin inhibitors, CNIs)更换为西罗莫司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平均尿蛋白水平(4.5±2.8)g/24 h。将52例受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纳入雷公藤治疗组(雷公藤组,n=27)和缬沙坦组(n=25),持续观察12个月。雷公藤组应用常规剂量雷公藤多甙[1 mg/(kg· d),雷公藤多甙含雷公藤内酯醇30μg/(10 mg·片)];缬沙坦组剂量为80~160 mg/d。原西罗莫司联合霉酚酸酯和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不变,根据西罗莫司目标浓度6~10 ng/mL( ELASA方法)调整西罗莫司剂量;霉酚酸酯750 mg,2次/d,根据霉酚酸酯AUC 0-12水平(35~45 mg· h/L)调整剂量。疗效评估包括:①完全缓解,尿蛋白下降>50%;②部分缓解,尿蛋白下降20%~50%;③无效,尿蛋白下降<20%。结果随访12个月,2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雷公藤组和缬沙坦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和92.0%,雷公藤组尿蛋白下降较比缬沙坦组更加明显( P<0.01)。雷公藤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低于缬沙坦组( P<0.05);缬沙坦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有所升高,分别为[(6.60±0.22)mmol/L vs (7.11±1.13)mmol/L]和[(2.47±1.48)mmol/L vs (2.49±0.32)mmol/L]。雷公藤组血清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缬沙坦组[(41.1±1.2)g/L vs (37.9±4.2
季曙明倪雪峰李雪文吉秋程东瑞陈劲松
关键词:肾移植西罗莫司蛋白尿雷公藤多甙
C4d和供者特异性抗体检测在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7年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已经成为导致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C4d在管周毛细血管(PTC)部位沉积是肾移植体液免疫活跃的标志,单纯C4d阳性不能确诊为AMR,当临床上出现循环供者特异性抗体(DSA)、病理特征和/或移植肾功能不全时必须考虑AMR。C4d和DSA检测阳性与移植物存活率下降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检测时就出现移植物功能不全者。本文主要围绕C4d和DSA检测在肾移植AMR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侯鹏季曙明
关键词:肾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C4D
关注非T淋巴细胞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天然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均在移植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T淋巴细胞毋庸置疑是介导移植免疫反应的“主力军”[1]。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许多非T淋巴细胞类细胞也能左右移植物的预后,影响移植免疫耐受的建立,它们在器官移植的各个时期均能单独或者通过与T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来改变移植物的“命运”。对这部分细胞亚群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移植免疫调控的机制,有利于移植物耐受的诱导,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吴成林孙启全Xian Chang Li
关键词:天然免疫免疫耐受慢性排斥反应自然杀伤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采用移植肾活检评估不同剂量吗替麦考酚酯对移植肾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虽然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但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并未获得明显提高.文中对肾移植术后使用不同剂量吗替麦考酚酯(MMF)的受者行移植肾活检并从病理和免疫病理方面来评估效果,旨在探讨不同剂量MMF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 方法 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98例首次接受同种异体尸肾移植,并且术后接受他克莫司(FK506) +MMF+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使用MMF的剂量不同分为4组:MMF常规剂量组(MMF用量≥1.5g/d,n=40),MMF低剂量组(0.5 g/d< MMF用量≤1.0g/d,n=27),MMF超小剂量组(0< MMF用量≤0.5 g/d,n=15)和MMF停药组(MMF用量=0,n=6).观察患者移植肾病理检查、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失功的发生情况. 结果 MMF停药组患者停药后3~6个月期间因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失功.MMF超小剂量组的急性排斥、慢性排斥和移植肾失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MMF常规剂量组(33.3% vs 12.5%,46.7% vs 7.5%,26.6% vs 2.5%,P<0.01).从病理上看,MMF低剂量和MMF超小剂量组慢性间质纤维化、慢性肾小管萎缩、动脉透明样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条索状纤维化、系膜基质增多、球旁纤维化、FK506肾毒性和慢性移植肾肾病的积分和发生率均明显高于MMF常规剂量组.MMF低剂量和MMF超小剂量组移植肾组织细胞浸润(CD4+,CD8+,CD68+,CD138+细胞)和IL-2R、HLA-DR表达均明显高于MMF常规剂量组.比较MMF低剂量组和MMF常规剂量组移植肾功能稳定的患者移植肾病理学改变,同样发现Banff慢性间质纤维化积分、FK506肾毒性、动脉透明样变、系膜基质、小球旁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发生率也存在差异(P<0.05).随访3~4年移植肾的存活率,发现MMF低剂量和MMF超小剂量组危险因子分别为1.52和1.78,对移植肾长期存�
季曙明谢轲楠陈劲松文吉秋程东瑞李雪倪雪峰刘志红
关键词:肾移植肾活检吗替麦考酚酯低剂量
肾移植术后IgA肾病复发并非总是良性预后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IgA肾病(IgAN)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1996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肾移植的148例IgAN终末期肾衰竭受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肾移植后有否IgAN复发分为IgAN复发组(46例)和非IgAN复发组(102例)。比较IgAN复发组和非IgAN复发组受者肾移植术后0、1、2、3、5年尿沉渣红细胞(U-RBC)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两组受者术后移植肾病理组织学损伤的发生率和移植肾存活率。结果 IgAN复发组肾移植术后U-RBC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逐渐增加,肾功能逐渐变差。与非IgAN复发组比较,IgAN复发组术后2、3、5年的U-RBC计数明显增加,术后5年的肾功能明显较差(均为P〈0.01~0.001)。移植肾病理学结果示,与非IgAN复发组比较,IgAN复发组的细胞性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粘连、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球性硬化、肾小球节段硬化、球性废弃和肾间质纤维化等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均为P〈0.001)。IgAN复发组和非IgAN复发组的慢性移植肾损伤指数分别为7.7±2.3和4.6±1.4(P〈0.01)。与非IgAN复发组比较,IgAN复发组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肾小球病(不包括IgAN)和C4 d沉积阳性发生率均较高(P〈0.01~0.001)。IgAN复发组和非IgAN复发组肾移植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3.8%和95.6%(P〉0.05),术后3年分别为86.7%和88.3%(P〉0.05),术后5年分别为51.4%和83.8%(P〈0.001)。IgAN复发组中10例(22%)患者和非IgAN复发组中9例(9%)患者发生移植肾丧失。结论肾移植术后IgA肾病复发以无症状性镜下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为特征,会降低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提示预后不良。
季曙明倪雪峰谢轲楠李雪文吉秋程东瑞陈劲松
关键词:肾移植活组织检查尿沉渣复发预后
肾移植后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加皮质激素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背景:足量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和皮质激素可能是目前针对肾移植受者的理想治疗方案,该方案因其具有低肾毒性以及较少的不良反应和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已在临床上开始逐渐普及。目的:以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标准剂量他克莫司加皮质激素为对照,评估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加皮质激素在肾移植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0例首次接受单一器官同种异体移植的肾移植成人受者被随机分配到他克莫司标准剂量组(n=104)和他克莫司低剂量组(n=106),并接受12个月的治疗。主要疗效指标包括肾移植后第12个月慢性移植物损伤指数(CADI)以及肾小球滤过率;次要疗效指标主要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治疗失败率以及患者和移植肾的存活率等;同时对新发移植后糖尿病,新发高血压,新发高血脂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两组绝大多数患者使用了足量的吗替麦考酚酯(1.5g/d及以上)。在他克莫司剂量方面,他克莫司标准剂量组大多数受试者的实际血药浓度水平偏低,与低剂量组的实际血药浓度水平类似,由此反映了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剂量他克莫司和皮质激素方案已广泛为目前临床医师接受和使用。因此,两组也表现出类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他克莫司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肾移植后12个月肾脏病理改变的平均CADI评分分别为1.82分和2.13分(P=0.0813),平均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77.08mL/min和80.12mL/min(P=0.7949),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和5.2%(P=0.6812),患者和移植肾存活率分别高达100%和99.1%(P=1.0000)。在安全性方面,他克莫司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新发移植后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2.9%和1.9%,新发高血脂的比例分别为2.9%和3.8%。结果显示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他克莫司和皮质激素的肾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中,足量吗替麦考酚酯的使用,可以减少他克莫
季曙明陈江华谭建明张小东朱同玉陈立中刘志红
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低剂量移植后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