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科研项目([2007]47)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吴红丁汉梅邓晖王智潘德祥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行为管理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医院感染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桡骨远端
  • 1篇桡骨远端骨
  • 1篇桡骨远端骨折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门诊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急性

机构

  • 2篇武汉市中医医...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篇姜磊
  • 1篇潘德祥
  • 1篇邓晖
  • 1篇丁汉梅
  • 1篇王智
  • 1篇吴红

传媒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烧伤ICU的护工强化管理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加强烧伤ICU护工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烧伤ICU 7名护工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规范护工洗手流程、落实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等行为管理。结果实施前后床头柜、烧伤治疗仪的烤灯、病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重视对护工进行规范化管理是预防、减少烧伤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丁汉梅吴红邓晖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工行为管理
桡骨远端骨折门诊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门诊临床路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门诊诊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P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CP治疗组实施门诊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诊疗常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天数、总费用、满意度以及Gaa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结果CP治疗组的治疗天数、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6.83±4.15)比(30.19±6.78)d、(2247.27±255.38)比(2813.41±437.37)元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治疗组的满意度评分、治疗后Gar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桡骨远端骨折门诊临床路径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腕关节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王智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平肝化痰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平肝化痰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化痰法的方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化痰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可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潘德祥姜磊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脑梗死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