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3103)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陈光明刘正平孙国星杨继萍袁翠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纳米
  • 2篇复合材料
  • 2篇CARBON...
  • 2篇复合材
  • 1篇乙烯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纳米复合材料
  • 1篇纳米管
  • 1篇聚苯
  • 1篇聚苯乙烯
  • 1篇苯乙烯
  • 1篇UNIAXI...
  • 1篇CRYSTA...
  • 1篇FTIR
  • 1篇COMPOS...
  • 1篇NANOCO...
  • 1篇POLYST...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陈光明
  • 1篇袁翠萍
  • 1篇孙国星
  • 1篇刘正平
  • 1篇杨继萍

传媒

  • 2篇高分子通报
  • 1篇Chemic...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红外二向色性技术在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取向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红外二向色性技术作为聚合物分子取向结构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近年来已被应用于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与杂化材料的研究。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对近年来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取向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红外二向色性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实例简要介绍红外二向色性技术在聚合物取向研究中的应用,最后重点综述了采用该技术研究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中聚合物分子链取向行为的文献报道。
袁翠萍杨继萍陈光明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
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正>近年来,碳纳米管(CNTs)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受到人们(包括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采用自行分子结构设计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将CNTs充分解缠绕并均匀分散在无规聚苯乙烯(aPS...
陈光明
关键词:POLYSTYRENECOMPOSITES
文献传递
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一维纳米管分散微结构,往往表现出比纯聚苯乙烯更好的机械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热性能等,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特点、制备与纯化和性能,然后重点阐述了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几种制备方法、结构表征以及力学、电学和热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聚苯乙烯共聚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孙国星陈光明刘正平
关键词:聚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FTIR Spectroscopic Study of Crystallization of Uniaxial Drawn Syndiotactic Polystyrene/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Films
2012年
The crystallization of uniaxial hot drawn syndiotactic polystyrene/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sPS/MWCNT) nanocomposite films was studied by FTIR spectroscopy. The effects of MWCNT content, draw ratio and drawing temperature on the sPS crystallin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sPS/MWCMT nanocomposite films show reduced crystallinit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WCNT content. In addi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draw ratio, both the pure sPS and the sPS/MWCNT nanocomposite drawn films exhibit increased crystallinity. The effect of drawing temperature on the sPS crystallization is complex.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00―135 °C, the crystallinity decreases with drawing temperature, whereas it increases at 140 °C for both pure sPS and its nanocomposite films.
ZHANG Jin-hao1,2, YANG Ji-ping1, YUAN Cui-ping1,2 and CHEN Guang-ming2 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P. R. China
关键词:CRYSTALLIZATIONNANOCOMPOSIT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