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3ZWB008)

作品数:17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祝秀权黄妍王雨薇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周代
  • 3篇诗经
  • 3篇清华简
  • 3篇周公
  • 3篇《诗经》
  • 2篇诗歌
  • 2篇释读
  • 2篇四始
  • 2篇主文谲谏
  • 2篇谲谏
  • 2篇微言
  • 2篇文化
  • 2篇献诗
  • 2篇举隅
  • 2篇口哨
  • 2篇讽谏
  • 2篇辩正
  • 1篇弹琴
  • 1篇造词
  • 1篇诗文

机构

  • 15篇淮阴师范学院

作者

  • 14篇祝秀权
  • 2篇黄妍
  • 1篇王雨薇

传媒

  • 2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邯郸学院学报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三峡论坛
  • 1篇文学与文化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年份

  • 4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诗经》中的乐器及其所体现的文化被引量:1
2018年
《诗经》所记录的乐器有26种,就其包含乐器的诗篇数来说,"雅"最多,"风"次之,"颂"最少,根据古老的"八音"分类法,这些乐器分别属于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音。《诗经》中的乐器所体现的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运用音乐进行人伦教化,宗教祭祀中使用音乐,乐器的使用体现君子威仪,乐器的使用体现周礼。
祝秀权沈晓月
关键词:诗经乐器礼乐
论周代献诗制度“以美为谏”现象
2014年
西周中期以前,周礼走向成熟,特定的礼仪文化使时人对君王的谏、戒、刺被隐蔽在一片颂美之词中,即以颂美之词讽谏君王,把讽谏之意隐于颂美言辞中。这种献诗礼俗是由周代礼教制度所决定的,是周礼在文化上打下的烙印。"以美为谏"现象贯穿于《诗三百》,而犹以《雅》诗表现得最为突出。毛诗和三家诗在诗义阐释上"美"与"刺"的不同,实际是以不同视角对"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加以观照的结果,二者殊途同归、相得益彰。"风雅正变说"与"以美为谏"献诗传统有关。"以美为谏"献诗传统决定了《诗经》温柔敦厚的特质,对后世诗歌创作亦有深刻影响。
祝秀权
《诗经》“四始”说辩正
2017年
《诗经》"四始"说源自于《毛诗大序》,《史记·孔子世家》"四始"说与《诗大序》"四始"说具有相同的含义。《诗经》"四始"的概念,既不是指"风"、"小雅"、"大雅"、"颂"四部分,也不是指《关雎》《鹿鸣》《文王》《清庙》四首诗,而是指《诗经》中作为最早的《诗》文本的"正风"、"正小雅"、"正大雅"、"周颂"四部分内容。"四始"说和"正变"说有紧密的联系,"正诗"就是指"四始"。"四始"概念的提出,在编《诗》者那里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祝秀权
关键词:四始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8年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自2012年公之于众,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其作者、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并将其与《诗经·周颂·敬之》进行对读,同时也以之为参照,对《诗经》《楚辞》等有关争议问题加以研究。本文对近年学界关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研究观点和结论作一综述和评析。
祝秀权曹颖
关键词:清华简
“主文谲谏”的周代献诗被引量:2
2016年
西周时期,周礼由形成走向成熟,这一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讲"礼"的时期,特定的礼仪文化使时人对君王的献诗讽谏大都以一种微妙深曲的方式呈现出来:或以美为谏,把谏、戒、刺的含义隐藏在一片颂美之辞中;或于曲意逢迎中微露讽谏之意;或用善意引导、旁敲侧击的方式加以暗示、启发;或陈古以刺今,以希君王观古而悟今。这种"主文谲谏"献诗方式的形成是由周代礼教制度决定的,是周礼在文化上打下的烙印。到了西周后期厉王、幽王时,礼乐渐趋崩坏,这才出现了直刺方式的献诗讽谏。然而西周中前期形成的"主文谲谏"的献诗方式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祝秀权
关键词:主文谲谏
中国古代“啸”文化述评被引量:1
2018年
对于"啸"文化现象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很好的成果。这些研究无论是从啸的历史发展,还是从发音原理等角度出发,都有其比较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感悟,或点或面,横向纵向相结合,论证有力。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啸"文化的博大精深。旨在对近二十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做综合的梳理,以期得到关于"啸"文化的整体性了解,同时为"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赵燕
关键词:口哨歌咏文化
论“主文谲谏”的周代献诗
2015年
西周时期,周礼由形成走向成熟,这一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讲"礼"的时期,特定的礼仪文化使时人对君王的献诗讽谏大都以一种微妙深曲的方式呈现出来:或以美为谏,把谏、戒、刺的含义隐藏在一片颂美之辞中;或于曲意逢迎中微露讽谏之意;或用善意引导、旁敲侧击的方式加以暗示、启发;或陈古以刺今,以希君王观古而悟今。这就是《毛诗大序》所言的"主文谲谏"。这种献诗方式的形成是由周代礼教制度决定的,是周礼在文化上打下的烙印。到了西周后期厉王、幽王时,礼乐渐趋崩坏,才出现直刺方式的献诗讽谏。然而西周中、前期形成的"主文谲谏"的献诗方式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祝秀权
关键词:主文谲谏
唐诗炼字举隅
2017年
唐代是诗歌炼字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杜甫、贾岛、李贺等优秀的炼字大家。本文将从动词、形容词、虚词、数量词、叠词这五个方面简要介绍唐代的炼字艺术,并结合诗句来具体阐述。
祝秀权黄妍
关键词:唐诗炼字活用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释读
2017年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只有"周公作多士敬毖"和"成王作敬毖"是"序"语,两"琴舞九絉"当各自归下文,连"元入启曰"读。《周公之琴舞》诗篇与《周颂·敬之》是根据同一底本创作的不同版本,不是同一创作版本的不同流传。楚人在据周公、成王原有的言辞创作诗歌时,必然会带上楚国诗歌特点,这就是《周公之琴舞》的来源,也是它与《周颂·敬之》之异同的根源。
祝秀权
古代诗歌造词、造义举隅
2017年
造词,是指本来没有那个词,诗人在诗中自己造了那个词。造义,是指原来有那个字词,诗人在诗中运用这个字词时,自造了一个新义。造词、造义现象在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前人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没有人对之加以总结论述。
祝秀权黄妍
关键词:造词诗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