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B702)
- 作品数:47 被引量:272H指数:9
- 相关作者:刘中民马丽蓉钱学文朱威烈陈万里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巴以和解政策困境中的耶路撒冷问题被引量:5
- 2013年
- 造成巴以和解政策困境的原因极为复杂,在耶路撒冷被国际与地区势力政治化的博弈中,耶路撒冷问题衍化为巴以和解政策困境的关键:两个耶路撒冷话语体系的冲突、两个耶路撒冷圣城之子的身份冲突、从"异教徒"到"敌人"意象的相互构建及美欧耶路撒冷政策的博弈等。因此,进一步加强"耶路撒冷共识"的话语建设、在中东"四方机制"基础上加强巴以和解机制建设,以及在"劝和促谈"基础上构建中国式治理模式等均成为破解巴以和解政策困境的应因举措。
- 马丽蓉
- 关键词:外交政策全球治理
- 阿富汗尼伊斯兰改革主义的双重历史遗产——民族主义与伊斯兰复兴主义被引量:1
- 2009年
- 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复兴主义构成了阿富汗尼伊斯兰改革主义留给后世的双重历史遗产。阿富汗尼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为反对专制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以伊斯兰教为团结纽带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思想;强调保持民族文化和实现民族团结的思想。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想主要体现为强调伊斯兰教传统信仰对于伊斯兰复兴的重要性;提倡理性,强调重启伊斯兰教的"创制"大门;以泛伊斯兰主义拯救伊斯兰世界。由于伊斯兰改革主义所具有的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兼有的二元色彩,其思想中现代主义和传统主义分别构成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复兴主义的思想源泉。
- 刘中民
- 关键词:民族主义伊斯兰教民族国家
- 阿拉伯翻译运动中的“科技翻译”被引量:3
- 2011年
-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应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科技翻译活动。其证据之一是当时的阿拉伯翻译家对希腊科学的兴趣要远大于对希腊文学的兴趣;证据之二是现代科学术语直接源自于阿拉伯语的例证不在少数。因此,在这场科技翻译运动中所形成的"阿拉伯科学"就具有了明显的国际性特点。
- 周放
- 关键词:科技翻译阿拉伯文明
- 中东变局与中国外交的几个基本问题被引量:3
- 2012年
- 中国对中东变局冲击的外交应对经历了一个从紧急应对到全面统筹的过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前,中国要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认识中东变局的影响,要从"外部环境考验"的高度认识中东变局的冲击;要客观认识中东变局对中国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要进一步总结应对中东变局宝贵经验,并对存在的不足与偏差加以改进;要科学谋划中长期的中国中东外交战略及实现手段,尤其要进一步增强对中东战略地位的认识,并在坚持传统外交原则的同时适度扩大对中东事务的参与。
- 刘中民
- 当代伊朗外交的历史嬗变及其特征被引量:8
- 2011年
- 本文对当代伊朗外交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本文认为,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外交是片面追随美国的依附外交,同时也构成了伊斯兰革命的根源之一;霍梅尼时代的伊朗"革命外交"导致伊朗陷入空前的国际孤立;在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时期,伊朗的"缓和"与"对话"外交,使国际环境得到相对改善;内贾德政府执政后,"拥核崛起"成为伊朗国际战略的核心,导致伊朗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再度紧张。当代伊朗外交有两点值得发展中国家吸取的历史教训。首先,如何避免外交走向依附与革命两个极端;其次,如何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 刘中民
- 关键词:伊朗外交巴列维王朝霍梅尼哈塔米内贾德
- 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被引量:8
- 2008年
- 中国是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短缺不是总量短缺,而是结构性短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石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高层领导为此积极开展了能源外交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在当前条件下,开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中国同中东产油国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政治上互助,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交融,从而为中国开发中东能源,获取中东石油创造了良好的合作环境。至于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开展中东能源合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则应该予以认真解决和勇敢面对。
- 钱学文
- 关键词:能源
- 阿拉伯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对阿拉伯油气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比较分析了阿拉伯油气储产量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梳理了2012年阿拉伯各国的油气发展动态,介绍了十大阿拉伯石油公司综合产能和世界排名。通过对阿拉伯油气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作者认为鉴于传统油气在世界能源供应领域里还将控制未来数十年,阿拉伯油气生产国在世界油气市场上的重要作用和显著地位仍将继续保持。随着阿拉伯国家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阿拉伯国家的油气产业正在迎来又一个发展高潮,中国油气部门应积极把握机遇并参与其中。
- 钱学文
-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页岩气
- 中东变局对以色列安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2011年的中东变局触动着以色列的敏感神经,中东变局将对以色列的安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穆巴拉克政府垮台后,以色列担心埃以和平协议能否继续得到遵守。对于叙利亚的阿萨德政府的未来,以色列则抱有矛盾心态。以色列最担心的是伊朗扩大其影响,并加快核发展进程。以色列对这场变局总体上采取旁观立场,但也意识到继续推进巴以和平进程具有紧迫性。
- 杨阳
- 关键词:巴以和平进程
- 中阿“共生观”:从理念到实践的成功建构被引量:4
- 2014年
- "共生观"为中阿文明交往中的价值沟通奠定了坚实的共识基础。"以儒诠经"更成为中外文明史上一项独特的、合乎客观需求的创造,凸显出伊斯兰教义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间的"融合",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探到了一条适宜的道路;中阿民众在"丝绸之路"上和合共存上千年所凝结成的"丝路情"已积淀成"传统友谊",并形成互信的政治关系、互惠的经济关系与包容的人文关系等;如何在"丝路战略"框架下进一步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将是今后推进中阿文明交往的新目标。
- 马丽蓉
-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丝绸之路
- 关于加强中国热点外交的若干对策思考被引量:7
- 2010年
- 目前中国热点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思想、理论与实践等领域。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思想上,中国要从战略高度对热点外交进行定位,具体表现在要从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看待热点外交的战略重要性,要从中国的价值理念与外交政策定位热点外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要从国家利益、地缘政治、介入和参与的身份与环境要求等角度,对热点问题分类,并建立长效研究机制。在实践方面,中国应通过灵活运用外交基本原则、完善特使制度、增强外交统筹和平衡、加强中美战略对话、加大对伊朗核问题参与力度、创新外援体制、创新公共外交机制,解决当前热点外交面临的紧迫问题。
- 刘中民
- 关键词:外交原则外援公共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