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SZD414)
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SZD414)
-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金玉龚鹏辉郗爱华葛玉辉张晓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四川峨眉下三叠统鱼类游泳遗迹(Undichna)的首次记录被引量:2
- 2012年
- 记述了四川峨眉龙门硐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鱼类游泳遗迹:Undichnaunisulca(单槽波形迹),它由一条规则的波浪形正弦曲线组成,波长为28~32 mm,波幅为9~12 mm,波长、波幅较稳定,是一出露于下层面的下浮痕,并分布于同一层面.此遗迹种首次记录在三叠系地层中,目前是我国时代最早的脊椎动物遗迹化石记录之一.
- 陆廷清王占磊杨西燕张晓莉
- 关键词: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 红旗岭3号含矿岩体地质年龄及其岩石学特征被引量:18
- 2010年
- 以1号和7号岩体为代表的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是兴蒙造山带中典型的岩浆熔离型矿床。矿区内共有30多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3号岩体是其中的含矿岩体,多年来因其地质产状与主要含矿岩体不同被认为形成于燕山期。本次工作对采自不同深度岩心样品中的单矿物角闪石进行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得到(228.2±3.0)Ma的坪年龄和(230.1±7.1)Ma的等时线年龄。该年龄和近年发表的红旗岭1号岩体地质年龄基本一致,说明它们均为早印支期岩浆作用的产物。通过对比分析1号和7号主含矿岩体与3号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发现,无论是稀土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图解均显示了它们具有相同的配分模式,暗示了这些岩体的同源性特点。
- 刘金玉郗爱华葛玉辉孙洪涛龚鹏辉
- 关键词:铜镍硫化物矿床兴蒙造山带地质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