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3DFA31980)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文均蒋宏忱宋兆齐张传伦周恩民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教育部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热泉
  • 3篇放线菌
  • 2篇多样性
  • 2篇微生物
  • 2篇基因
  • 2篇古菌
  • 2篇高温
  • 1篇氮循环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
  • 1篇研究进展及展...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原核
  • 1篇生境
  • 1篇生态多样性
  • 1篇生态学
  • 1篇生物地球

机构

  • 5篇云南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5篇李文均
  • 2篇王莉
  • 2篇周恩民
  • 2篇张传伦
  • 2篇宋兆齐
  • 2篇蒋宏忱
  • 1篇王风平
  • 1篇徐丽华
  • 1篇职晓阳
  • 1篇杨渐
  • 1篇唐蜀昆
  • 1篇姜成林
  • 1篇吴耿
  • 1篇冯灿
  • 1篇肖湘
  • 1篇明红
  • 1篇陈金全

传媒

  • 5篇微生物学报
  • 2篇地球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放线菌系统学研究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被引量:32
2013年
放线菌系统学是以实现对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命名为目标的基础学科,因此它是放线菌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放线菌系统学的奠基人阎逊初院士及同事们就开创了我国放线菌系统学的研究,经过近六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放线菌系统学工作者在国际微生物系统学权威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ary of Microbiology,IJSEM)发表的有关放线菌新分类单元的论文数量连续十年排名稳居前列,部分学者在国际上发表的某些改良的分类技术和新修订的分类系统等为国际同行所广泛采用,这些均标志着我国放线菌系统学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微生物系统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放线菌系统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其发展现状给予理性分析,并就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文均职晓阳唐蜀昆
关键词:放线菌多样性系统学
云南大学放线菌资源研究历史回顾、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被引量:5
2013年
放线菌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自1980年云南大学省微生物研究所放线菌研究组成立以来,30余年不图急功近利,始终坚持放线菌资源与利用研究,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使我国"放线菌资源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形成目前有15名博士参与的云南大学"放线菌资源与利用"省级创新团队.作者全面介绍了云南大学放线菌资源研究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其发展现状给予理性分析,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的放线菌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李文均徐丽华姜成林
关键词:放线菌多样性生态学分类学
云南热泉中氨氧化古菌的accA基因与amoA基因丰度与环境因子NO_2^-和NO_3^-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可能通过近期刚发现的3-羟基丙酸盐/4-羟基丁酸盐途径(3-hydroxypropionate/4-hydroxybutyrate cycle,HP/HB)来固定CO2,在海洋和土壤环境下进行化能自养型生长。云南热泉系统已被证明具有丰富的AOA多样性。本论文旨在调查云南不同热泉中,这种CO2固定途径的关健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c A和古菌氨单加氧酶基因amo A,及原核微生物16S rRNA基因的丰度变化,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处代表性热泉沉积物样品,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获得各目的基因丰度;利用R软件包对各样点地化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通过Mantel test检验各目的基因和地化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的丰度范围分别在6.6×107至4.19×1011和1.27×106至1.51×1011拷贝/g沉积物;古菌acc A和amo A基因的丰度范围为8.89×103至6.49×105和7.64×103至4.36×105拷贝/g沉积物,Mantel test结果显示acc A和amo A基因丰度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98,P<0.001),两者又分别都与热泉内的NO2-和NO3-浓度存在显著相关,与p H值等其它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云南地区热泉间的细菌和古菌丰度,以及两者比例关系都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热泉环境下的氨氧化古菌是通过HP/HB途径进行CO2固定;本次研究并未发现氨氧化古菌的丰度与环境p H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这与常温土壤环境的相关研究结果存在不同。
宋兆齐王莉周恩民王风平肖湘张传伦李文均
关键词: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荧光定量PCR
高温放线菌科最新研究进展小型综述被引量:15
2015年
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微生物类群。目前其分类地位为:细菌域(Domain Bacteria),厚壁菌门(Phylum Firmicutes),芽孢杆菌纲(Class Bacilli),芽孢杆菌目(Order Bacillales),高温放线菌科。经过一个多世纪,尤其是近十年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该类群已拓展到14个属25个种。这些资源广泛分布在陆生性热泉、高温大曲、堆肥、稻草、甘蔗渣等高温场所,同时在海洋沉积物和临床来源也有发现,该类群微生物有抗性的内生孢子可在土壤、水或海洋基质中存活。高温放线菌科具有较大的药物开发和工业应用潜力,因此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高温放线菌科的分类学研究进展与生态多样性,并介绍了其在药物开发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鲜文东明红李文均
关键词:生态多样性
西藏热泉微生物种群构成与功能及高温铁循环微生物作用研究
研究热泉微生物生态及其功能,对于揭示地球早期生命及其参与的元素物质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热泉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其生态功能息息相关,对热泉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和空间因子响应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热泉微生物对极端环境条件响...
张艳敏
关键词:矿物
文献传递
西藏热泉沉积物的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西藏热泉沉积物中硫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西藏5个地热区的25个热泉样点,现场测量各采样点的水体理化参数,并采集热泉水和沉积物样品。通过功能基因(硫代硫酸盐水解酶编码基因:soxB)克隆文库分析方法,研究沉积物样品中硫氧化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并统计分析其与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克隆文库分析结果显示,西藏热泉沉积物样品中的硫氧化细菌主要分属于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纲。研究样品中的硫氧化菌群落香农指数与溶解有机碳的浓度(R=0.489,P<0.05)呈显著正相关。另外,统计发现西藏各热泉之间的硫氧化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其优势硫氧化细菌种群差异明显,大多数样点的优势硫氧化细菌种群为β-Proteobacteria,少量样点以α-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为主。Mantel检验结果显示,西藏热泉样品中的硫氧化细菌群落组成与温度、硫化物、电导率、海拔、总溶解固体和pH显著(P<0.05)相关。【结论】西藏热泉沉积物中的硫氧化细菌群落广泛分布,且主要以变形菌门为主。地理隔离和理化差异导致了热泉沉积物样品间的硫氧化菌群落组成差异。
甄莉吴耿杨渐蒋宏忱
关键词:热泉硫循环
热泉微生物驱动的氮循环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3
2018年
热泉微生物是驱动热泉氮(N)循环的主导力量,开展热泉生态系统中驱动氮循环微生物种群构成及其与环境响应的研究,对于探索热泉中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命进化、生物修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综合阐述了热泉生态系统驱动氮循环的功能微生物(如固氮菌、氨氧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反硝化菌、异化硝酸盐还原菌)在系统发育学上的分布、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活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如温度、pH)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热泉生境中驱动氮循环微生物未来的研究方向。
张艳敏吴耿蒋宏忱
关键词:功能基因环境因子
云南腾冲两条热泉溪流的固氮细菌群落多样性被引量:6
2018年
探究云南腾冲热泉溪流中固氮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在云南腾冲地热区选取两个热泉(水热爆炸区和蛤蟆嘴)及沿其溪流选取共9个采样点,测量样点的温度和pH,针对水体样品中的nifH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并分析水体理化性质与固氮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关系.克隆文库分析显示:本研究中腾冲热泉水体样品中固氮细菌主要由Chloroflexi (26.7%)、Firmicutes (5.5%)、Nitrospirae (9.4%)、Cyanobacteria (32.5%)和Proteobacteria (25.9%) 5个门的细菌组成.沿着水热爆炸区热泉溪流,温度从高到低的过程中,Chloroflexi逐渐取代Cyanobacteria成为主要的固氮细菌群落.然而在蛤蟆嘴溪流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其主要固氮细菌群落由Firmicutes和Nitrospirae变成为Cyanobacteria.聚类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均显示,温度对本文研究的热泉样品固氮微生物群落组成有重要影响.另外,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样点间固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较小.温度是影响本研究中腾冲热泉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重要因素.
冯灿杨渐蒋宏忱
关键词:热泉固氮细菌NIFH基因种群构成环境地质
热泉中驱动碳循环的微生物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微生物驱动的碳循环是热泉生境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核心部分.研究热泉生境驱动碳循环微生物及其代谢机制,既有助于揭示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演化、探讨地外生命,又具有重大的生物工程应用意义.综合阐述了热泉生态系统驱动碳循环的功能微生物在系统发育学上的分布、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和活性、功能群与环境因子(如温度、pH)的响应关系,旨在了解热泉中驱动碳循环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并为其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张艳敏吴耿蒋宏忱
关键词:热泉微生物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
俄罗斯堪察加地区热泉及其周边生境的泉古菌多样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泉古菌为陆地热泉系统的主要古菌类群,可能在自然界生源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俄罗斯堪察加地区热泉以及热泉周边区域的泉古菌多样性,同时基于之前已获得的我国云南地区热泉数据,比较两地区泉古菌群落差异。【方法】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片段克隆文库获得序列信息和丰度,随后进行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结果】高温热泉Burlyashi Liza(BSL,89℃)中的泉古菌全部属于热变形菌纲(Thermoprotei)内的物种。中温热泉TF Vent 2(TFV,49℃)的群落结构主要由不确定的热变形菌纲类群、不确定的泉古菌类群、高温水环境泉古菌类群Ⅱ(HWCG-Ⅱ)和奇古菌下的Group1.1b类群组成。热泉周边常温环境的主要物种与热泉环境的代表性克隆pJP41一起聚成一个较大的遗传分枝。Jackknife聚类树和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的结果显示:温度相似的样点,其泉古菌群落结构相对来说更为相似。【结论】俄罗斯堪察加地区与我国云南地区热泉中的泉古菌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陆地热泉系统影响着其周边环境的泉古菌类群。热泉中泉古菌群落结构受温度的明显影响。
宋兆齐王莉陈金全周恩民张传伦李文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