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0919)
-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成林钱新张咏张宁红黄娟更多>>
- 相关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气象条件的太湖湖泛预警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2007年5月与2008年5月太湖水域产生的湖泛主要是由蓝藻水华引发的,但是蓝藻水华单纯地在湖湾或岸边浅水区大量堆积并不一定引发湖泛。研究发现,2007年5月与2008年5月的湖泛现象存在相同的触发机制:3d以上时间维持高温(平均气温大于20℃),微风(平均风速小于4m/s),风向基本一致(风向平均绝对偏差小于20°);其后,冷空气过境使得风速短时增大,风向调转180°左右,气温迅速降低,并且这种气象条件持续1d以上。在此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太湖湖泛预警方案。
- 王成林张宁红张咏黄娟
- 关键词:太湖蓝藻触发机制冷空气
- 太湖藻源性“湖泛”形成机制的气象因素分析被引量:39
- 2011年
- 将蓝藻水华引发的太湖水域黑臭水团现象称为藻源性"湖泛",并将其形成过程分为藻源形成、厌氧反应产物"泛"起、黑臭水团聚积3个阶段.针对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2次藻源性"湖泛"形成过程中气象要素演变的共同特征,结合水动力模型研究发现,适宜的气象条件提供了必要的热力与动力环境,是诱发"湖泛"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第1阶段持续3 d以上高温、微风、风向基本一致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藻华在湖岸局部地区大量聚集、死亡、下沉、腐烂,发生厌氧反应,构成"湖泛"发生的物质基础;第2阶段冷空气过境,气温迅速降低、风速短时增大、持续1 d以上时间风向偏转接近180°,有利于厌氧反应产物"泛"至水表,形成黑臭水团,构成"湖泛"形成的触发机制;第3阶段持续高温、微风,有利于黑臭水团在水面较长时间存在,构成"湖泛"形成的维持机制.基于气象因素的可预报性,此研究为实现太湖"湖泛"的早期预警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成林张咏张宁红钱新孔繁翔
- 关键词:太湖蓝藻水华气象因素
- 适宜太湖蓝藻水华形成的风场辐散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10
- 2010年
- 对太湖周边17个气象观测站的7年常规观测资料聚类分析发现,在适宜蓝藻水华形成的高温、微风气象条件下,太湖湖面风场往往出现辐散特征,在此辐散风场的驱动下,蓝藻水华迁移过程必然与均匀风场驱动下有所不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这种辐散风场是由于非绝热加热不均匀造成的局地次级环流叠加在弱的背景风场之上引起的;其强弱程度是受湖陆温差和背景风速共同决定的,并据此给出了湖面风场辐散强度指数.
- 王成林陈黎明潘维玉钱新
- 关键词:蓝藻水华热力环流聚类分析
- 高温微风条件下太湖流域风场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适宜太湖蓝藻水华大面积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气象因素主要是高温、微风.据此对太湖周边17个常规气象观测站的7年报文资料进行筛选,选择的17个站点同时满足时间为14点、气温大于25℃、风速小于等于4m/s的风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太湖流域风场空间特征以东南风居多,而且不同风向的背景风场吹过水面后,在下风向湖面及湖岸附近都存在明显的辐散,其散度中心出现在长兴、西山和宜兴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对无锡、宜兴、东山和吴县四个站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天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太湖流域风场时间特征表现为:1982年之前每年高温微风天气出现的天数少而且出现的时间迟,而2004年之后出现的天数多而且出现的时间早,在1982-2004年之间出现的天数和出现的时间相对于历史平均值都呈振荡状态.
- 王成林黄娟钱新
- 关键词:蓝藻水华EOF热力环流风场辐散太湖流域
- 青藏高原东北部近十年臭氧总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瓦里关站1997年3月—2009年11月十多年的臭氧总量地基观测资料,对臭氧总量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频数分布、低值频率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大气臭氧总量略有下降,臭氧损耗减缓;各年的频数分布呈左偏态分布,且夏秋季节(6—10月)的臭氧低值频率与同期臭氧总量平均值呈现极好的负相关,这可能是引起其年均值较低的原因之一;该地区臭氧总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的臭氧低值频率远远高于冬春季,冬春季节臭氧总量平均约为300 DU,夏秋季节平均约为270 DU,最大值出现在3月份,最小值出现在9月份。臭氧总量的连续观测与分析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与气候能够起到预警作用。
- 金赛花王成林刘华强陈楠
- 关键词:青藏高原臭氧总量频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