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21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214)
- 作品数:11 被引量:70H指数:4
- 相关作者:孙恢礼潘剑宇蔡冰娜陈得科陈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 波纹巴非蛤酶解液的脱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以感官值和氨基酸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法、微生物发酵法对波纹巴非蛤酶解液的脱腥效果。确定活性炭吸附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为3.5%,作用温度80℃,作用时间40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5,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为68.4%;微生物发酵法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浸出物添加量为0.7%,作用温度为35℃,作用时间为45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3,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达到92.4%。微生物法脱腥比活性炭吸附法脱腥效果好。
- 陈得科赖悦腾陈忻潘剑宇陈华孙恢礼
- 关键词:波纹巴非蛤酶解液活性炭微生物发酵脱腥
- 扇贝边水解蛋白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被引量:3
- 2012年
- 以水解度(DH)为测定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扇贝边水解蛋白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物的分子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7.0~8.0,液固比3:1,酶解温度45℃,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0.6%,胰蛋白酶0.3%,酶解时间7h,蛋白质水解度可达37.6%。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酶解产物为14.4ku以下的多肽分子。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该产物对羟自由基的EC50为0.2981mg/mL,并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 崔金会邢荣娥李荣锋李鹏程
- 关键词:扇贝边酶解水解蛋白抗氧化
- 响应面法优化鳕鱼皮胶原蛋白肽螯合铁工艺被引量:29
- 2012年
-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鳕鱼皮胶原蛋白肽与氯化亚铁进行螯合反应的条件,制备小分子肽螯合铁产品。以pH值、小分子肽与FeCl2的质量比和小分子肽液质量分数3因素的5水平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螯合物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胶原蛋白肽与氯化亚铁的质量比4:1、小分子肽液质量分数3.5%、pH7.0。在此条件下,螯合物得率为37.31%,与模型的预测值37.46%接近。红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亚铁离子与小分子肽中的NH2+和COO-有螯合,是一种新型螯合物。
- 蔡冰娜陈忻潘剑宇邓婉桦万鹏陈得科孙恢礼
- 关键词:响应面
- 鲐鱼蛋白酶解工艺优化及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被引量:16
- 2013年
- 本文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鲐鱼鱼肉和下脚料最佳用酶进行筛选和优化,测定酶解液的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为最佳用酶;优化条件为:鱼肉:加酶量1200 U/g,物料比1:15,pH值5.5,48℃酶解6.5 h,水解度为37.8%;下脚料:加酶量1200 U/g,物料比1:8,pH值6.0,48℃酶解6.5 h,水解度为37.1%。两者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表明,羟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58mg/mL和0.28 mg/mL,均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酶解液经喷雾干燥得黄色粉末,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8.53%和43.17%。本实验为鲐鱼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雪芹邢荣娥刘松于华华李鹏程
- 关键词:鲐鱼酶解风味蛋白酶水解度
- 生命周期评价在农副产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生命周期评价(LCA)已经广泛应用于农副产品和食品工业研究中,涉及到原材料获取、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其对环境的影响状况。总结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生命周期评价在农副产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具体涉及到渔业、畜牧业、种植业、其他食品工业、包装和废弃物处理等6个方面,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在农副产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趋势。
- 易湘茜潘剑宇陈华孙恢礼
- 关键词:农副产品食品工业
- 海洋生物型肠内营养制剂氮源重金属含量研究
- 2012年
- 通过分析我国南方多个海区15个海洋生物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评价其作为海洋生物型肠内营养制剂氮源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5个样品中有5个样品Pb含量超标,6个样品As含量超标,所有样品Hg含量均未超标。初步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海区黄鳍鲷、花鲈等样品在本次分析中均未出现重金属超标,满足作为海洋生物型肠内营养制剂氮源基料的重金属安全要求,而贝类作为氮源基料,必须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重金属的控制与脱除。
- 万鹏蔡冰娜潘剑宇杨小满戴文津陈华陈得科孙恢礼
- 关键词:肠内营养制剂重金属
- 栉孔扇贝内脏、裙边油中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栉孔扇贝内脏和裙边中的油脂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对其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扇贝内脏油脂含量远远高于扇贝裙边,扇贝内脏油脂含量占70℃烘干样品的14%以上;扇贝内脏和裙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68.10%和55.29%,尤其是(EPA+DHA)含量高,内脏油为44.12%,裙边油为39.77%;扇贝内脏油中(EPA+DHA)含量高于目前报道的各种鱼油的(EPA+DHA)含量(12%~42%)。从扇贝内脏中提取油脂将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 邢荣娥李克成冯金华关小红李鹏程
- 关键词:扇贝裙边油脂脂肪酸组成
- 凡纳滨对虾下脚料综合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下脚料为原料,同时制备调味基料和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应用酶解技术,对凡纳滨对虾下脚料采用双酶复合酶解(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方法生产调味基料,在确定了料液比为1:1,酶解初始pH为6.80,盐添加量为3.0%的情况下,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获得最优酶解工艺为:酶解温度62.42℃,酶解时间3.28h,加酶量1046U/g,测得最终水解度DH为(28.15±0.10)%,苦味值BV为33.05±0.21。通过对比2种干燥工艺,确定了从凡纳滨对虾下脚料中生产多功能饲料添加剂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采用微波干燥,参数为3W/g,启闭比为0.5。
- 易湘茜蔡冰娜潘剑宇陈华孙恢礼易蔚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下脚料调味基料多功能饲料添加剂
- 海洋动物活性物质工业化制备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简要介绍了目前已应用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工业化制备的方法,如酶解、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提取技术和工业制备色谱、膜分离等分离技术,并简述了以上技术在工业化方面的具体应用。
- 陈得科龙丽娟陈忻潘剑宇孙恢礼陈得科
- 栉孔扇贝内脏、裙边脂肪油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 扇贝是名贵的海珍品。据统计,2007年全国扇贝养殖面积200万亩,总产量120万吨,产值58亿元。在加工扇贝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其中内脏部分约占整个扇贝的17%,约20万吨。目前这部分资源基本上没有被加工利用,大...
- 邢荣娥李鹏程李克成冯金华关小红
- 关键词:栉孔扇贝EPADHA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