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G2N0044)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同建徐玲玲廖亮石庆华赵中伟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九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苎麻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数
  • 1篇染色体数目
  • 1篇苎麻属
  • 1篇系统学
  • 1篇系统学关系
  • 1篇近缘
  • 1篇近缘种
  • 1篇居群
  • 1篇类群
  • 1篇SRAP
  • 1篇SRAP分析
  • 1篇SSR
  • 1篇SSR分子
  • 1篇TRNL-F
  • 1篇DNA序列

机构

  • 3篇九江学院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石庆华
  • 3篇廖亮
  • 3篇徐玲玲
  • 3篇李同建
  • 2篇赵中伟
  • 1篇刘中来
  • 1篇邓辉胜
  • 1篇陈玉波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SRAP分析苎麻及近缘种的系统学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苎麻与近缘种的系统学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利用26对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对中国苎麻属的17种9变种的共27份材料进行SRAP分子标记分析。扩增结果是26对引物共扩出368条带,其中363条为多态性带,占98.64%。聚类分析表明:(1)腋球苎麻组的腋球苎麻和苎麻组的苎麻、贴毛苎麻聚在一支并靠近系统树的根部,支持王文采苎麻组起源于原始的腋球苎麻组观点。(2)苎麻和贴毛苎麻聚在一支,支持郭安平苎麻直接起源于贴毛苎麻的观点。(3)苎麻组的青叶苎麻、微绿苎麻和大叶苎麻组的多倍体类群聚在一支,可能是由于在种间杂交导致。
廖亮李同建赵中伟陈玉波徐玲玲潘其辉石庆华
关键词:SRAP系统学关系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苎麻居群的取样策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我国重要纤维植物苎麻的遗传多样性,确定苎麻居群的合理取样策略。[方法]以不同生境的5个居群为研究对象,每个居群分单株采集24株,分为4、8、12、16、20、24株6个取样梯度,利用8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①分布于不同生境的苎麻居群的等位基因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各不同;②随着分析单位个体数目从4株增加到20株,各居群的多态位点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增大的趋势,但当分析单位的个体数目在20株以上时,多态位点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基本不再发生变化;③当分析单位个体数目为20株时,各居群的多态位点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包含了各自居群95%以上的遗传变异。[结论]在利用SSR技术进行苎麻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中,以单个居群随机采集20株苎麻为最少分析单位个体数目。
赵中伟徐玲玲李同建廖亮潘其辉赖占均石庆华
关键词:苎麻SSR
基于细胞学和DNA序列的苎麻与其野生近缘类群系统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了解苎麻与野生近缘种的系统学关系,更有效利用野生苎麻资源,通过细胞学观察和分子标记证据,对中国苎麻与其24个野生近缘类群进行了系统学分析。细胞学结果表明,苎麻间期核形态属于田中分类体系的前染色体型,而其野生近缘种分别属于前染色体型和分散型;苎麻和23个野生近缘物种(其中15个类群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中,19个为二倍体(2n=28),而大叶苎麻组3个类群为三倍体(2n=42),1个为四倍体(2n=56),1个为五倍体(2n=70)。ITS序列和trnL-F序列分析表明,苎麻属可分成A(含A1和A2亚分支)、B(含B1和B2亚分支)和C3个基本分支。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苎麻属的两条演化路线:(1)前染色体型进化路线A1→A2,即腋球苎麻组→苎麻组;(2)分散型进化路线B→C,即腋球苎麻组→帚序苎麻组→序叶苎麻组→大叶苎麻组。
廖亮李同建刘中来邓辉胜徐玲玲潘其辉赖占均石庆华
关键词:苎麻属染色体数目TRNL-F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