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934302) 作品数:24 被引量:386 H指数:11 相关作者: 周静 徐磊 崔红标 梁家妮 陶美娟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理学 经济管理 更多>>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和面临的问题——以江铜贵冶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为例 被引量:37 2015年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是搬离城市中心后遗留的污染土壤日趋增多。一批具有高环境风险、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稳定的污染土地亟待修复治理。本文结合"江铜贵冶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项目",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中国国情,对规模化修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周静 崔红标 梁家妮 徐磊 祝振球 王兴祥 崔键 尚健关键词:重金属 污染土壤 融资机制 模拟酸雨对微米和纳米羟基磷灰石稳定化污染土壤的铜和镉淋溶效应 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以1%的质量比向铜、镉复合污染土壤中添加微米羟基磷灰石(MHA)和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稳定化培养72 h,并探讨模拟酸雨对稳定化修复土壤中Cu和Cd的释放影响,包括淋溶液的pH值、电导率(EC)、Cu和Cd浓度,以及Cu和Cd生物有效性的变化。结果表明,MHA处理淋溶液pH值最高,达7.78,其后依次为NHA和对照(CK)处理,且3种处理的pH值均高于模拟酸雨。MHA和NHA处理均增加了淋溶液EC值,MHA处理EC最高值是CK处理的10.41倍。与CK处理相比,MHA处理显著增加淋溶液Cu浓度,而NHA处理则降低Cu浓度;MHA和NHA处理均降低淋溶液Cd浓度。淋溶前MHA处理Cu和Cd的生物有效性降幅分别为75.0%和90.7%,NHA处理Cu和Cd生物有效性降幅分别为59.6%和52.2%,说明MHA处理稳定化效果比NHA处理更好。但是在模拟酸雨淋溶下,MHA处理Cu释放量更多,表明经MHA处理稳定的Cu和Cd在酸雨淋溶下易再次被活化。 祝振球 周静 徐磊 刘创慧 高敏 梁家妮关键词:稳定化 重金属复合污染 大型铜冶炼厂周边农田区大气重金属沉降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2014年 为探索铜冶炼厂周边农田区大气重金属沉降的时空变异特征,以冶炼厂为中心,四周等距离均匀分设8个监测点,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根据酸沉降检测技术规范,采收大气干湿沉降混合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样品中Cu、Cd、Pb、Zn、Cr含量,计算各监测点所代表区域各类重金属沉降通量。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Cu、Cd、Pb、Zn、Cr的年沉降通量分别为638、6.56、70.0、225、22.7 mg·m-2·a-1。五种重金属沉降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变化特征,其中Cd、Zn和Cr的月际间变化显著(P<0.05,n=96),Pb、Zn、Cr季节间变化显著(P<0.05,n=32),而Cu无显著的月间或季间变化。空间上,Cu、Cd、Pb年沉降通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n=8),以铜冶炼厂西南方向的九牛岗监测点最高,而Zn和Cr则无显著性差异。 陶美娟 周静 梁家妮 崔红标 徐磊 祝振球关键词:大气沉降 重金属 从供给侧改革思考我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7 2017年 肥料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发展离不开肥料产业的支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肥料产业是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当前我国肥料产业面临着传统肥料产能过剩、不合理施肥导致的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耕地退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行业发展亟待破局。文章从基层肥料市场和农业生产调研入手,以肥料产业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角度,较系统地阐释了我国肥料产业的现状、问题,提出了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产业可持续发展应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的对策建议。 周静 胡芹远 章力干 刘海龙 游来勇关键词:肥料产业 Study of In Situ Form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 via Basic Magnesium Chloride Whisker Regulated by Organic Parcels at Low Temperature 被引量:3 2014年 In this work, we demonstrate an in situ phase conversion from basic magnesium chloride(BMC) into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 by using polar organic solvent at low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y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s prepared 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alkali concentration and organic solvent were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 It was found that when one of the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absolute ethyl alcohol, butanol, polyethylene glycol(PEG-400), acetone, et al. was selected as the template, the precursor BMC can transform into whisker-like magnesium hydroxide through precipitate transformation in low temperature and non-hydrothermal system. It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that the regulation of Mg^2+ solubility by those organic solvents and the sustained release of Mg^2+ dissolution by organic adsorption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 via BMC whisker as the precursor. 吴智诚 刘明辉 王永净 林璋关键词:WHISKER 叶面喷施硅硒联合水分管理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1 2018年 为研究水稻叶面喷施硅硒溶液联合稻田不同水分管理对中轻度镉污染农田水稻镉吸收转运特征的影响,在田间设置4种叶面喷施处理和2种水分管理交互的裂区试验,共8个处理:稻田常规水分管理下,叶面喷施去离子水(W1CK)、硅溶胶(W1Si)、亚硒酸钠溶液(W1Se)、硅硒等体积混合液(W1SS);孕穗后期稻田持续淹水管理下,叶面喷施去离子水(W2CK)、硅溶胶(W2Si)、亚硒酸钠溶液(W2Se)、硅硒等体积混合液(W2SS)。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硅硒溶液处理和孕穗后期淹水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均没有显著影响。常规水分管理下,与对照W1CK处理相比,W1Si和W1Se处理分别降低水稻糙米中镉含量的71.7%和61.9%(P<0.01),同时镉从水稻根到茎的转运系数分别降低27.4%和34.5%,从茎到叶的转运系数分别增加46.5%和55.3%。孕穗后期持续淹水管理下,W2CK处理与W1CK处理相比糙米镉含量降低57.5%(P<0.05),而叶面喷施硅硒溶液处理组与W2CK相比,糙米中镉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水稻叶面喷施硅硒溶液和孕穗后期稻田持续淹水,可以有效阻止镉在水稻体内的迁移,显著降低水稻糙米对镉的积累。叶面喷施硅硒联合稻田孕穗后期淹水管理对水稻糙米降镉效果未见协同效应。 高敏 周俊 高敏 周俊 徐磊 周俊 黄贵凤 刘海龙关键词:叶面喷施 硅 硒 水稻 水分管理 生物质电厂灰等材料对红壤酸度和养分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10 2015年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电厂灰的不同用量及电厂灰分别与石灰和磷灰石的不同配比对江西酸性红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电厂灰用量增加,土壤p H值升高,土壤交换性Al3+和交换性H+含量降低;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增加,尤其是速效钾和交换性K+增加显著,最大增幅可达26.9%和66.7%,电厂灰最佳用量4500 kg hm-2。生物质电厂灰/磷灰石的配比中,综合效果以3/1为最佳,平均提高土壤p H值0.12个单位,降低土壤交换性Al3+和交换性H+的含量分别为0.68和0.10cmol(+)kg-1,对土壤中盐基离子(K+、Ca2+、Na+、Mg2+)和速效养分含量都有显著提高,其中土壤交换性Ca2+和交换性Mg2+增加最显著,增幅达58.1%和34.6%。而电厂灰/石灰的配比以1/1为最优,平均提高土壤0.2个p H单位,降低土壤交换性Al3+和交换性H+的含量分别为1.19和0.20 cmol(+)kg-1,养分方面以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最为突出,增幅为5.6%。因此,生物质电厂灰与石灰和磷灰石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土壤改良效果。 陶志慧 章力干 崔键 周静 徐磊 谷健云关键词:土壤酸度 有效养分 一步溶剂热法合成磁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对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磁性壳聚糖微球(Fe3O4@CS),并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3O4@CS微球尺寸为220~250 nm,比饱和磁化强度〉38.5 A.m2/kg,且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与单分散性降低。考察了Fe3O4@CS对Hg2+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Fe3O4@CS对Hg2+的最大吸附量为0.83 mmol/g,其对Hg2+的吸附能力归因于样品表面暴露的官能团的数量及单分散性的共同影响:样品壳聚糖含量的增加,会增加表面的氨基和羟基的数量,有助于对Hg2+的吸附;反之样品壳聚糖含量增加,表面官能团电荷增多易团聚,又会降低对Hg2+的吸附。在动力学吸附实验中,样品在1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表明该吸附剂具有快速的吸附能力;同时可通过外加磁场对吸附剂进行分离,被吸附的Hg2+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很容易被洗脱,因此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能力。 张显 吴天星 宋小平 张云霞 汪国忠关键词:溶剂热法 微球 汞离子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修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014年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又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并随着研究的深入,提出了联合修复方法。针对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和各种修复方法的机理、优缺点、修复标准、修复后的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展开讨论,并提出今后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后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徐磊 周静 崔红标 陶美娟 梁家妮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土壤 污染修复 改良剂对铜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解磷灰石、石灰、木炭对贵溪冶炼厂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化学浸出等方法研究了修复后第1年(2010年)和第4年(2013年)土壤中Cu和Cd的可浸出性、有效态(CaCl_2)和生物可给性。结果表明,添加磷灰石、石灰和木炭显著增加了土壤p H值,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改良剂的添加降低了土壤中Cu和Cd的可浸出性和有效态,且磷灰石和石灰处理效果优于木炭,但随着时间推移处理效果减弱。磷灰石和石灰处理1 a后土壤的Cu生物可给性较对照分别降低28.6%和23.1%,Cd生物可给性分别降低21.7%和22.8%,第4年Cu和Cd的生物可给性均有上升趋势。另外,改良剂处理后Cu和Cd的风险系数(QH)均小于1,儿童的风险系数均大于成人。总体上,磷灰石处理在降低Cu和Cd可浸出性、有效态和生物可给性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苏彬彬 崔红标 樊恒亮 马凯强 周静 胡友彪关键词:改良剂 稳定化 有效态重金属 生物可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