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758002)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6
相关作者:安沙舟侯钰荣孙宗玖严成魏岩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开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伊犁绢蒿
  • 4篇刈割
  • 3篇刈割强度
  • 2篇生境
  • 2篇生物量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萌发
  • 2篇物量
  • 2篇萌发
  • 1篇地形
  • 1篇盐分
  • 1篇盐分胁迫
  • 1篇盐生草
  • 1篇养分
  • 1篇叶干物质含量
  • 1篇英文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物质
  • 1篇幼苗
  • 1篇生草

机构

  • 9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8篇安沙舟
  • 6篇侯钰荣
  • 3篇孙宗玖
  • 2篇魏岩
  • 2篇严成
  • 1篇韩建欣
  • 1篇陈乐宁
  • 1篇张勇娟
  • 1篇宋智芳
  • 1篇张永娟

传媒

  • 2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草地学报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生境和地形对伊犁绢蒿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客观地了解生境和地形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正规野外取样方法结合室内常规土壤样品分析方法,对新疆天山北坡不同生境和不同地形条件下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生境和地形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均有促进或抑制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地上生物量;2)随着生境从西到东,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土壤剖面变化相同,都为0~10>10~20>20~30 cm,而pH值的土壤剖面变化则相反,为0~10<10~20<20~30 cm;3)不同地形和不同生境的土壤剖面中养分变化规律相同。
侯钰荣安沙舟
关键词:土壤养分生境地形伊犁绢蒿
不同生境下伊犁绢蒿构件生物量特征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以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地典型植物伊犁绢蒿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因素相关性分析,从构件水平对不同生境条件下伊犁绢蒿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构件结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生长规律进行研究,揭示气象因素、土壤因素与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生境中水分和热量条件的改善,伊犁绢蒿构件生物量特征在察布查尔县和奇台县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地上生物量主要受年均积温、年均降水量、土壤速效养分的正向影响,土壤总盐与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而地下生物量受年均积温影响较大;不同生境下构件组分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率相似,地上都是茎>花>叶,地下都是主根>侧根>须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着茎干重和主根干重的增加而增加,其生物量与茎干重和主根干重有相同的物质生产和积累规律.
侯钰荣安沙舟
关键词:伊犁绢蒿生境生物量
刈割和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特点被引量:19
2009年
为了解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在不同干扰条件下资源分配特点,分别测定了刈割和放牧条件下根、茎、叶、花(种子)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刈割引起伊犁绢蒿对根生物量分配增加,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减少,随刈割强度的增加,根生物量分配增加8%-20%,茎生物量分配减少5%-14%,叶生物量分配减少3%-6%;放牧引起伊犁绢蒿对根生物量分配增加,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减小,有性生殖分配减少,生物量分配趋势为:根〉茎〉叶〉花/种子,根生物量分配为45%-67%,占优势地位,而有性生殖分配较小,在1%以下。且刈牧干扰下,伊犁绢蒿优先将资源分配给营养贮藏器官——根。
宋智芳安沙舟孙宗玖
关键词: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刈割放牧
盐生草种子萌发的耐盐性及幼苗的耐干燥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草种子,分析盐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浓度低于0.05mol/L的NaC1溶液对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10mol/L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且萌发率与盐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d后,将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最终萌发率都达到了对照种子的85%以上,表明盐胁迫下种子仍保持较高的萌发潜力;种子萌发恢复率与处理盐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自然生境中萌发的幼苗可能会整个暴露在空气中遭受干旱胁迫,或者萌发后的幼苗因无后续的降雨而变干。但是,盐生草幼苗早期具有忍受干燥,在下次水合后能够恢复生长的能力。幼根的长度和干燥时间影响幼苗的生长恢复率。
布海丽且姆.阿卜杜热合曼严成魏岩
关键词:盐生草盐分胁迫萌发率
刈割强度对伊犁绢蒿叶功能性状及构件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以新疆荒漠草地典型植物种伊犁绢蒿(Seriphidiumt ransili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季内多次采样方法(每30 d采样一次),比较不同刈割强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以及对茎叶比和地下生物量变化的影响,以揭示伊犁绢蒿叶片对刈割胁迫的最佳响应机制,为建立模型估算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并试图得出一个既可合理利用又利于种群更新的刈割强度阈值。结果表明,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在刈割后初期各刈割强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个别达极显著差异(P<0.01),恢复一段时间后,各刈割强度间差异不显著;适度的刈割强度可增大伊犁绢蒿SLA与LDMC之间的相关性;除对照(CK)外,C2处理处于较高水平,说明适度刈割有助于伊犁绢蒿生殖枝的产生及生长,C2这种刈割强度在实际生产利用上占绝对优势;伊犁绢蒿根系干重随着刈割强度增大而增加。
侯钰荣安沙舟张永娟
关键词:伊犁绢蒿刈割强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
不同刈割强度下伊犁绢蒿体内可溶性糖的变化及其地上与地下营养物质的关系(英文)被引量:9
2015年
伊犁绢蒿是新疆蒿属荒漠草地常见的草地建群种之一,春季担负着家畜体膘的恢复和产羔育幼,秋季家畜要在该草地上贮存更多的能量和为繁衍下一代而进行配种。以蒿属荒漠草地为基础,以伊犁绢蒿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定点取样,分析了伊犁绢蒿根、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刈割强度下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同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伊犁绢蒿秋季和春季营养物质贮存和消耗始期,并对不同刈割强度下伊犁绢蒿秋季根中可溶性糖的贮存量与来年春季植物体萌发消耗碳水化合物量之间的关联性做出判断。结果表明,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在10月15日前后完成积累,在来年植株返青时,地下(根部)的营养物质就开始消耗,向地上运输,供植株返青和生长。C2处理不仅在秋季可溶性糖积累最高,而且在来年春季植株返青生长后在体内仍然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C0处理在秋季或春季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在4个处理中总最低,直接影响株体越冬和次年返青。这表明不刈割并不是牧草最好的恢复方式,适度刈割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和体内可溶性糖的循环利用,但C0只能使植株处于劣势或死亡。
侯钰荣安沙舟
关键词:刈割可溶性糖伊犁绢蒿
高枝假木贼的胎生萌发特性及其生态适应被引量:8
2011年
对分布于准噶尔荒漠的超旱生小灌木高枝假木贼的繁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枝假木贼具有胎生繁殖现象。果实于10月成熟后不脱落,冬季被积雪覆盖;种子长(4.175±0.132)mm,宽(3.146±0.109)mm,质量(3.727±0.137)g,胎生现象发生于翌年早春积雪融化时(3月上旬—4月上旬);胎生发生阶段空气最高温度为0—15℃,相对湿度为50%—60%。②胎生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后,下胚轴快速生长形成棒状胎生幼苗,长度为1—7 cm。③控制实验表明,高枝假木贼种子具有快速萌发特性,在30/15、25/15、20/10、15/5℃温度下,种子遇水6—7 h开始萌发。④高枝假木贼的幼苗具有忍受干燥并在下次水合后能够恢复生长的能力。幼根的长度和干燥时间影响幼苗的生长恢复率。长度在0—1 cm的幼苗通过14 d的干燥,有部分幼苗复水后能继续生长。结果表明:早春充足的雪水和种子快速萌发的特性共同促进了高枝假木贼的胎生繁殖。高枝假木贼的胎萌反映了干旱区荒漠灌木对不利环境的适应策略,在研究植物的生活史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韩建欣魏岩严成安沙舟
关键词:环境因子种子萌发
刈割对伊犁绢蒿根系贮藏营养物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以新疆蒿类半灌木荒漠草地建群种伊犁绢蒿为材料,探讨刈割强度对其根系贮藏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刈割强度间伊犁绢蒿根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轻度刈割与中度刈割下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不同强度刈割后伊犁绢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先降低后升高,呈"V"型变化。由于刈割后伊犁绢蒿需要利用贮藏的淀粉维持其再生长,淀粉则呈现下降趋势。而研究结果显示,轻度刈割与中度刈割下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说明轻度及中度刈割强度下伊犁绢蒿根恢复效果较好,适度刈割有利于伊犁绢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的积累,并可促进其再生长。
陈乐宁安沙舟孙宗玖侯钰荣
关键词:刈割强度根系
围栏封育对伊犁绢蒿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围栏封育对伊犁绢蒿储藏营养物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有没有影响,同时确定合理的封育时间后实施放牧,为今后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和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围栏年限的伊犁绢蒿根系、茎部和叶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伊犁绢蒿主要储藏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淀粉,主要贮藏部位为茎部;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表现为8月最高(16.67%),5月最低(6.29%),说明伊犁绢蒿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积累易受季节因素影响,并且随时间变化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呈倒"V"字型变化。(2)围栏封育显著促进了伊犁绢蒿根系和茎部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积累,而对叶部无显著影响;围栏封育4和2 a年后伊犁绢蒿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放牧区,而淀粉含量表现出来的规律不明显。封育4 a与封育2 a之间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现出来的差异不显著。【结论】随着封育时间的增长,储藏物质增加到一定限度后保持稳定,此时牧草再生能力较强,适当利用反而有利于植被恢复。与放牧区相比,对于围栏封育4 a试验区内的伊犁绢蒿,应该在春秋两季利用可能更有利于其恢复;但围栏2 a试验区封育的效果不是很显著,有必要继续封育。
张勇娟赵军安沙舟孙宗玖侯钰荣
关键词:伊犁绢蒿围栏封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