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3B03)
- 作品数:41 被引量:578H指数:14
- 相关作者:张树清张怀清李晓峰于欢那晓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CBERS-02遥感影像的湿地地表覆被分类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基于CBERS-02遥感影像多光谱数据,运用信息量、相关系数及O IF方法,分析了波段数据特征,获得了对影像数据的整体认识。通过绘制地表覆被类型的样本均值光谱曲线,分析了多种地表覆被类型在5个影像波段中的光谱特征,得出了不同覆被类型在各波段中的反射特性。基于典型地表覆被类型样本数据,分别针对影像的5个波段及第一主成分、归一化植被指数这两个重要特征,运用盒须图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地表覆被类型的分异特性。运用Z-test统计方法,筛选出了区分不同地表覆被类型的最优纹理特征。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开展了研究区覆被类型分类实验,验证了基于CBERS-02遥感影像进行内陆淡水湿地区地表覆被分类的可行性,丰富了地表覆被信息提取方法,拓展了CBERS遥感影像的应用领域。
- 于欢张树清崔利那晓东
- 关键词:CBERS-02湿地面向对象
- 合成孔径雷达在湿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0年
- 合成孔径雷达(SAR)因为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遥感研究的热点问题。湿地作为复杂水陆交汇系统,传统的遥感手段不能全面获取湿地信息。将SAR引入到湿地遥感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系统、全面介绍了这一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包括SAR在湿地制图、湿地水位及湿地生物量估算方面的应用。
- 李华朋张树清孙妍
- 关键词:湿地SAR遥感
- 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的最优分割尺度选择研究被引量:84
- 2010年
- 影像分割是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的基础步骤,而分割尺度又是影像分割的核心问题。研究针对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最优分割尺度选择问题,以分割后影像区域对象矢量边界线与欲分类目标对象真实矢量边界的吻合程度为标准,通过两者多向距离量化吻合程度,提出了一种最优分割尺度定量选择的新方法——矢量距离指数法。通过两种实验,同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实验1将基于矢量距离指数法选择的最优分割尺度结果与较为成熟的人为试错法的选择结果比较,结果表明针对7种地类的矢量距离指数均可以正确反映最优分割尺度;实验2挖掘了矢量距离指数法选择的结果与分类精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其中5种地类在矢量距离指数法选择的最优分割尺度上均达到了最大的分类精度,另外2种地类的分类结果最符合实地情况,与欲分类目标最为接近。基于矢量距离指数法基本原理,研究针对分割过程中的"淹没"与"破碎"现象,进一步提出了能够反映两者矛盾程度的尺度指数,该指数能够真实反映针对某种特定地物类型分割尺度的大小状况,为衡量"破碎"与"淹没"的矛盾程度提供了一种定量工具,在分割尺度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 于欢张树清孔博李晓峰
- 关键词:面向对象分类遥感影像
- 基于Voronoi图的丹顶鹤巢址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依据1996年、2003—2007年扎龙保护区丹顶鹤巢址数据,利用Voronoi图理论,分析了巢址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其拓扑指数—Voronoi图面积。结果表明,丹顶鹤巢址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类特征。以扎龙保护区的2006年巢址、居民点、国道和铁路为对象,构成其Voronoi图,较好地说明了人类活动对丹顶鹤巢址的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丹顶鹤栖息地的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
- 秦喜文张树清李晓峰那晓东刘春悦
- 关键词:VORONOI图巢址
- 国内外湿地保护与管理对策被引量:16
- 2009年
- 长期以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致使大量湿地资源遭到破坏。随着人们对湿地作用认知水平的提高,湿地资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文中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国内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并从湿地立法与政策、湿地管理、湿地履约与国际合作、社区共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我国的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赵峰鞠洪波张怀清张锐丰伟
- 关键词:湿地资源生态建设
- 基于QUEST决策树兼容多源数据的淡水沼泽湿地信息提取被引量:19
- 2009年
- 以三江平原东北部为例,探讨了中国典型淡水沼泽湿地信息的提取方法。利用TM卫星影像数据,基于半方差分析和Z检验方法对比研究区典型地物不同尺度的各种纹理特征,从而遴选最优的窗口大小、纹理特征及其派生波段以提高地物之间的可分性。采用快速、无偏、高效统计树(quick,unbiased,and efficient statistical tree,QUEST)算法集成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多尺度纹理特征和地学辅助数据建立研究区湿地信息提取的决策树模型。基于实测的GPS样本点采用混淆矩阵的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与传统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ML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QUEST的决策树分类结果的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4.58%和0.816,分类精度较MLC监督分类方法有明显提高,是内陆淡水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的有效手段。
- 那晓东张树清李晓峰于欢刘春悦
- 关键词: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决策树
- 北京湿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在介绍湿地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湿地资源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采用SumperMap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和VC6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了北京湿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期加强对北京湿地的监控和管理,为北京湿地保护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信息。
- 赵单张怀清石军南王亚欣
- 关键词:湿地资源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 利用混合水体指数模型(CIWI)提取滨海湿地水体的信息被引量:20
- 2010年
- 根据对滨海湿地区域光谱特性分析和背景信息的反射特点,对主要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将混合水体指数模型(CIWI)应用于TM遥感影像,针对滨海湿地区域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实验,并与近年得到广泛应用和承认的水体指数模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等进行比较。实验证明CIWI的区分度最高,水体与植被、水体与城镇、植被与城镇之间的区分度分别为50.5%、29.2%与26.7%;水体、植被、城镇像元之间的差异比NDWI和MNDWI增大,减少了混淆信息的影响,对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研究区的水体信息提取精度达到94.9%,实现了滨海湿地区域水体信息的准确快速提取。
- 凌成星张怀清林辉
- 关键词:滨海湿地水体指数遥感
- 基于TM影像的典型内陆淡水湿地水体提取研究被引量:59
- 2008年
- 水是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决定性因子,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快速、准确地提取湿地水体信息已经成为湿地调查、研究与保护的重要手段。鉴于TM遥感影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极为丰富的信息量、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相对较低的价格,其必然成为近一段时期湿地调查、研究与保护的重要数据源之一。研究基于TM遥感影像,运用多种方法针对典型内陆淡水湿地的水体信息进行了提取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在面积的准确性、提取的准确度以及视觉效果3种指标下,光谱分类法较其它方法效果要好,其次为单波段阈值分析法与植被指数法,较差的是多波段谱间关系法与水体指数法;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湿地水体提取不够完全,这是由影像的分辨率及湿地特殊的水文条件所造成的,采用像元分解及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将成为提高水体提取精度的重要手段。
- 于欢张树清李晓峰那晓东孔博
- 关键词:TM遥感影像湿地水体
- 基于GIS的洞庭湖流域农用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将传统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数值计算和GIS图形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洞庭湖流域为例选取了土壤侵蚀、环境、洪水威胁、气候4个因子作为参评因子,利用成对比较排序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然后通过GIS工具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洞庭湖流域的农用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同时考虑研究区的特殊地理区位,对该流域农用地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因子权重加大后重新进行评价并与一般的评价进行比较,获得了较逼真的评价效果。
- 唐晓旭张怀清刘锐
- 关键词:洞庭湖流域农用地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