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BE2001308)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孙苏阳夏中华顾正中陈爱大景德道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小麦
  • 6篇选育
  • 5篇栽培
  • 5篇高产
  • 3篇优质高产
  • 3篇抗病
  • 3篇抗病小麦
  • 2篇栽培技术
  • 2篇稳产
  • 2篇高产稳产
  • 1篇多抗
  • 1篇多抗小麦
  • 1篇性状
  • 1篇选育及栽培技...
  • 1篇栽培要点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外源
  • 1篇小麦品种

机构

  • 3篇江苏丘陵地区...
  • 3篇江苏徐淮地区...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朱传统
  • 3篇岳绪国
  • 3篇顾正中
  • 3篇景德道
  • 3篇陈爱大
  • 3篇夏中华
  • 3篇孙苏阳
  • 2篇姚国才
  • 2篇王永军
  • 2篇杨学明
  • 2篇姚金保
  • 2篇王安邦
  • 1篇王书文
  • 1篇刘友华
  • 1篇张仙义
  • 1篇杨军
  • 1篇纪凤高
  • 1篇钱存鸣
  • 1篇张云峰
  • 1篇王艳平

传媒

  • 8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镇麦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2006年
陈爱大朱传统岳绪国景德道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的产量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分析了长江中下游麦区1991—2005年审定推广的73个小麦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1)品种间产量水平的差异很大,产量变幅为3237.5—6644.7kg/hm^2,平均产量4945.9kg/hm^2;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幅6.66%。(2)不同省份间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安徽、湖北和浙江小麦品种的平均产量分别比江苏小麦品种低3.45%、7.03%和34.90%。(3)“九五”和“十五”期间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分别比“八五”期间提高了21.89%和15.91%。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
关键词:小麦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镇麦5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2005年
陈爱大朱传统岳绪国景德道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2
2008年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夏中华孙苏阳王永军
关键词:选育栽培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镇麦4号的选育与应用
2003年
陈爱大岳绪国景德道朱传统杨军
关键词:选育
外源赤霉酸对小麦Rht12矮秆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2003年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赤霉酸处理对小麦Rht12矮秆系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源赤霉酸对主茎和分蘖的作用是相同的。拔节期赤霉酸处理促进第 1至第 4节间伸长 ,第 5节间缩短 ,穗粒数减少 ,千粒重和穗粒重增加 ,熟相改善 ,处理浓度越高 ,与对照的差异越大。开花期赤霉酸处理对穗粒数和后期熟相没有作用 ,使千粒重略减。拔节期高浓度的赤霉酸处理对千粒重和熟相的改善作用为间接效应。
王书文张仙义王艳平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
关键词:小麦矮秆基因赤霉酸农艺性状
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淮麦2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被引量:5
2007年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孙苏阳夏中华王永军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要点
淮麦19号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刘友华孙苏阳纪凤高顾正中张云峰夏中华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