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34 被引量:292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坚周汉林陈业渊李新国庞玉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青贮
  • 6篇芒果
  • 5篇植物
  • 4篇叶片
  • 3篇土壤
  • 3篇青贮品质
  • 3篇柱花草
  • 3篇芒果品种
  • 3篇果品
  • 3篇含水量
  • 3篇发酵品质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乙烯处理
  • 2篇植物资源
  • 2篇水分
  • 2篇同源
  • 2篇土壤含水量
  • 2篇资源调查
  • 2篇香蕉

机构

  • 29篇中国热带农业...
  • 26篇海南大学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周汉林
  • 6篇李新国
  • 6篇王坚
  • 6篇陈业渊
  • 5篇魏军亚
  • 5篇刘德兵
  • 5篇张英
  • 5篇刘国道
  • 5篇徐立
  • 5篇庞玉新
  • 4篇文亦芾
  • 4篇刘国银
  • 3篇韩蓉蓉
  • 3篇朱敏
  • 3篇李丽
  • 3篇王志勇
  • 3篇史亮涛
  • 3篇俞敬波
  • 3篇王文全
  • 3篇袁媛

传媒

  • 6篇热带农业科学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热带农业工程
  • 2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培养优质苜蓿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和光合特性受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因素对苜蓿进行性状及品质的改良是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归纳了各种生物技术在紫花苜蓿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对基因工程在不同性状改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紫花苜蓿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黄炜文亦芾
关键词:紫花苜蓿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青贮品质
牛大力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为牛大力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保护牛大力野生资源。[方法]以牛大力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和离体快繁技术。[结果]用0.1%升汞处理外植体20 min,可获得无菌材料。以MS+6-BA1.0 mg/L+IBA0.1 mg/L为启动培养基,诱导率可达100%,接种后20 d,腋芽开始萌发,且生长正常。以MS+6-BA2.0 mg/L+IBA0.1 mg/L为增殖培养基,培养30 d后,增殖系数达7.0,有少量的愈伤组织产生,但不定芽生长发育正常。用1/2MS+IBA0.5 mg/L+IAA0.5 mg/L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0%,根生长状态良好。将生根的小苗移栽到椰糠∶砂为3∶1的基质中,覆盖地膜保湿15 d,成活率达85%以上。[结论]牛大力茎段组织培养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 mg/L+IAA0.5 mg/L。
黄碧兰徐立李志英马千全李克烈陈伟
关键词:茎段
海南杧果省力化栽培途径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杧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多种食品,如果汁、蜜饯等,是一种发展前景较好的热带水果,素有"热带果王"之美誉,其与柑桔、香蕉、葡萄、苹果并称世界五大水果。1海南杧果生产概况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杧果生产国及世界最大的杧果消费国。杧果种植几乎遍布海南全岛,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40%以上,产量超过36万t,单产8.4t/hm2,已超全国平均水平.
刘德兵魏军亚刘国银陈业渊
关键词:杧果栽培途径省力化热带水果种植面积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9年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在生命活动中所具有的抗氧化作用,免疫功能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广泛认识。本文就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存在形态以及在硒形态分析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莉萍王军
关键词:土壤-植物系统赋存形态分析方法
黄花美冠兰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黄花美冠兰[Eulophia flava(Lindl.)Hook.f.]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动态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各时期叶片和新假鳞茎中N、P、K、Ca和Mg元素在干物质中的含量。结果表明:2007年1月26日栽植的黄花美冠兰开花母球,在1个半月后迅速进入花期,花芽生长迅速;新形成的假鳞茎的生长速度较慢,横径和纵径的生长速度几乎一致;6月以后新假鳞茎的生长速度加快,但纵径的生长速度大于横径,10月开始生长速度又变慢,11月末以后几乎停止生长。在整个生长期,新假鳞茎的直径大小变化与干鲜重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不同。总体来说,随着新假鳞茎的不断生长,N、P、K和Ca的含量不断增加,到后期含量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而Mg的含量在6月底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再缓慢上升至稳定。
张欢尹俊梅杨光穗
关键词:黄花美冠兰生长发育营养元素含量
木薯块根迅速膨大期韧皮部和木质部中的蔗糖代谢被引量:1
2011年
以高淀粉木薯品种华南9号和低淀粉品种华南7号为试料,分析块根膨大中后期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块根韧皮部和木质部中,参与蔗糖合成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在膨大后期活性均有所升高,而参与蔗糖分解的可溶性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在后期活性均下降;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华南7号在块根膨大中期活性较高,华南9号在后期较高;在块根韧皮部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在膨大后期增加幅度较华南7号明显,而在块根木质部中,华南7号中这3种糖在膨大后期均呈增加趋势,华南9号中却下降,表明华南9号比华南7号有更强的蔗糖代谢的能力,这可能是造成不同品种木薯淀粉含量差异的原因。
刘斌李开绵潘秋红罗丽娟
关键词:木薯块根韧皮部木质部蔗糖代谢
粉菠萝FVE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FVE是植物自主开花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主要通过抑制FLC的表达来调控花发育过程。本研究利用粉菠萝(Aechmea fasciata)茎尖组织转录组序列数据,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粉菠萝中FVE同源基因AfFVE的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 672 bp,开放阅读框为1 404 bp,编码由46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该蛋白序列中含有6个保守的WD重复区域。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AfFVE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中FVE的同源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q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粉菠萝中AfFVE基因对外源乙烯的刺激产生了应答。在采用乙烯利灌心处理不同时间的过程中,发现AfFVE基因的转录水平均在处理后1 d时达到最大,推测AfFVE可能参与乙烯信号反应,该基因在粉菠萝自主开花途径中的调节作用可能受乙烯影响。
李丽罗轩徐立李新国
关键词:乙烯开花
蜻蜓凤梨FLD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FLOWERING LOCUS D(FLD)是植物自主开花途径花发育基因,在植物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基因克隆法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蜻蜓凤梨(Aechmea fasciata)花发育基因FLD的类似基因AfFLD。序列分析比对表明,AfFLD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有LSD1-LIKE亚家族两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SWIRM结构域和胺氧化酶结构域,该蛋白与玉米、拟南芥的FLD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72%和7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了乙烯处理不同时间FLD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乙烯处理不同时间的各组中,处理后1d时FLD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值,其中表达量最高为0h的2.5倍。本结果为开花自主途径中相关基因对乙烯处理后的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罗轩丛汉卿李丽李新国
关键词:乙烯处理FLD
柱花草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引物筛选被引量:1
2014年
以柱花草奥克雷品种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对影响AFLP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柱花草的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20μL为最佳反应体系,酶切体系中DNA模板量为1000ng,用5 U EcoR I 37℃酶切2 h、5 U Mse I 65℃酶切2 h效果最佳;分别取5μL酶切液、1μL T4连接酶(5μL/L)、1μL EcoR I接头、1μL Mse I接头、2μL缓冲液(T4DNA酶自带),于22℃下连接10 min效果最佳;预扩增体系中模板稀释15倍、Mg2+浓度为0.75 mmol/L、Taq酶用量为1 U、dNTPs浓度为0.2 mmol/L、引物浓度为2 ng/μL效果最佳;选择扩增体系中模板稀释20倍、Mg2+浓度为1.25 mmol/L、Taq酶为1 U、dNTPs浓度为0.225 mmol/L、引物浓度为0.4 ng/μL效果最佳。利用热研5号、奥克雷2个品种对8对引物组合进行筛选,筛选出46对引物组合,为利用AFLP标记对柱花草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韩蓉蓉曾黎琼史亮涛刘国道何光熊文亦芾金杰
关键词:柱花草DNAAFLP引物筛选
粉菠萝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AfHD1的克隆及在乙烯处理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组蛋白修饰在植物发育和防御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D1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乙烯调控凤梨科植物开花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筛选粉菠萝茎尖转录组测序数据并结合RACE技术分离得到AfHD1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为1 548 bp,编码516个氨基酸,其理论分子量为58.28 kDa,等电点为5.23。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RPD3/HDA1超家族成员,具有该家族特有的HDAC保守结构域,该蛋白与水稻和玉米中HD1蛋白的同源性均达到87%。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AfHD1基因的表达受乙烯诱导,处理后1 d的表达量与0 h相比,提高了4倍,推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AfHD1可能与粉菠萝的乙烯信号反应有关。
李丽罗轩徐立李新国
关键词:乙烯处理开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