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05246)
- 作品数:4 被引量:77H指数:4
- 相关作者:林乃铨邹武马新华毛迎新高明清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假眼小绿叶蝉卵的寄生蜂种类及种群动态被引量:29
- 2008年
- 通过田间采梢、室内镜下查卵和饲养观察,初步获得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卵寄生蜂2种,分别隶属于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 sp.和裂骨缨小蜂属Schizophragma sp.,其中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sp.是优势种。2种缨小蜂的寄生动态调查结果显示,除8月和12月寄生率较低外,其它月份的自然寄生率都在30%以上,特别是10-11月寄生率最高达65%,对小绿叶蝉的虫口数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利用。
- 毛迎新邹武马新华高明清林乃铨
-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卵寄生蜂种群动态
- 福建主要茶树品种理化特性与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6
- 2006年
- 比较分析了福建4个主要茶树品种(福云6号、铁观音、毛蟹、黄棪)的理化特性与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与茶树品种叶片的物理结构———叶片总厚度、上表皮、上表皮角质层、下表皮、海绵组织厚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叶片下表皮角质层和栅栏组织厚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在生化指标方面,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与茶树叶片中茶多酚、水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儿茶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咖啡碱的含量有一定负相关,相关关系接近显著水平;而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 邹武林乃铨王庆森
- 关键词:茶树品种理化特性假眼小绿叶蝉
- 福建茶树害螨发生动态及其与茶树品种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用5点采叶取样法调查了茶树害螨发生特点。结果表明:各茶树品种的害螨盛发高峰期一般都出现在8月底到9月初;对2005年5品种茶树上害螨螨情指数高峰期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均达到极显著差异(F=4.141,P=0.0054)。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叶片理化指标与螨情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厚度与相应品种的螨情指数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F=0.3903,r=-0.4040);不同茶树品种的叶片下表皮及其角质层厚度和相应品种的螨情指数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F=2.40,r=0.7389);不同茶树品种叶片的咖啡因和GC含量与害螨螨情指数呈负相关,相关关系接近显著水平(F=3.44,r=-0.7309和F=5.96,r=-0.8156)。
- 马新华邹武毛迎新吴雄强林乃铨
- 关键词:茶树品种害螨
- 福建主要茶树品种间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及其抗虫性比较被引量:28
- 2009年
- 通过比较福建6个主要茶树品种(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毛蟹、黄棪、铁观音、肉桂)之间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 the)的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福建6个主要茶树品种之间抗假眼小绿叶蝉的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肉桂和铁观音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较强。进一步分析该6个茶树品种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与叶蝉种群数量的关系,发现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与各品种茶梢中的没食子儿茶精(gallo catechin,G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咖啡碱的含量呈负相关。这说明GC和咖啡碱是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成分。
- 毛迎新邹武马新华林乃铨
- 关键词:茶树品种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抗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