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90010)

作品数:18 被引量:167H指数:9
相关作者:陈凯李刚佟昕曹洪刚张方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碳排放
  • 4篇省域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中国碳排放
  • 3篇实证
  • 3篇面板数据
  • 3篇经济学
  • 2篇知识溢出
  • 2篇知识溢出效应
  • 2篇中国省域
  • 2篇实证研究
  • 2篇经济增长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灰色关联
  • 2篇公共
  • 2篇发展观
  • 1篇多属性决策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易理
  • 1篇指标体系

机构

  • 19篇东北大学
  • 2篇格拉斯哥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作者

  • 16篇陈凯
  • 6篇李刚
  • 6篇佟昕
  • 3篇曹洪刚
  • 2篇王珂
  • 2篇张方
  • 1篇王韶华
  • 1篇宗文哲
  • 1篇杜新建
  • 1篇贾卫萍
  • 1篇周立斌
  • 1篇朱怡蓉
  • 1篇赵娜
  • 1篇王斌
  • 1篇杨沫
  • 1篇林宏彬
  • 1篇田芳
  • 1篇张明
  • 1篇罗国锋
  • 1篇李志萍

传媒

  • 3篇工业技术经济
  • 2篇软科学
  • 1篇天津科技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保险研究
  • 1篇技术经济
  • 1篇企业改革与管...
  • 1篇运筹与管理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何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成为解决碳排放问题的焦点内容。通过碳排放的差异分析可以评估各区域的减排工作成果和未来的减排潜力,能够为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tergover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指导目录计量碳排放的方法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碳排放量,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特征,将中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区域,运用泰尔指数法分解分析了以人口为权重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中国区域碳排放量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碳排放差异的影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对策。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碳排放总差异整体上都呈下降的趋势;(2)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其以人口为权重的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西部区域内差异引起的,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区域内差异引起的;(3)以人口为权重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小于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碳排放区域差异,两种权重下的西部区域内差异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中部区域内差异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可以得出结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后基于本文分析,对未来的低碳经济区域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曹洪刚佟昕陈凯李刚
关键词:碳排放人口经济增长泰尔指数
中国地方政府城市绿地供给的标尺竞争——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中间选民理论,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长三角地区20个地级政府在城市绿地供给上的策略互动。结果显示:邻近城市的绿地供给对本市的绿地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间选民收入和城市绿地价格对本市的绿地供给的影响不显著;虽然样本城市的自然环境禀赋得到有效利用,但是各城市存在参考邻近城市的绿地供给规模来提供本市绿地的标尺竞争行为,这种标尺竞争行为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原则,可能导致城市绿地供给处于非最优水平。
张方陈凯
关键词:城市绿地公共产品供给土地利用
关于国有企业效率的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开展,针对新国企效率的讨论再度升温。对于新国企效率,不同的分析角度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具体来看,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国有企业技术效率提升显著,但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横向比较的研究结果存在分歧;对于新国企的经营效率变化存在有效、无效、悖论三种观点,其成因分析主要从垄断、政府补助等因素展开;以资源配置效率衡量的资源配置有效性同样存在分歧,针对新国企的研究侧重横向比较和全局分析,"双重效率损失"与预算软约束是问题的焦点;综合效率评价考虑了国有企业的社会效率,一致认为国有企业的综合效率是有效的。
杜新建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信息技术企业与风险资本的空间共生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信息技术企业与风险资本的空间共存至关重要。课题以1994~2014年获得风险资本融资的IT企业为样本,运用空间滞后模型,研究距离IT企业一定空间范围内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同行数量对IT企业风险资本融资金额的影响。研究发现,IT企业周围100公里以内、100~200公里、200~300公里、300~400公里范围内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均正向影响其融资金额,边际效应最大的是200~300公里范围,最小的是300~400公里范围。IT企业周围100~200公里以内和200~300公里范围内的同行数量正向影响其融资额,100公里以内和300~400公里范围内的同行数量则反向影响其风险资本融资额,尤其是100公里范围内同行的增加使其风险资本融资额大幅减少。研究结论为政府支持本地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证据,同时也为IT企业的选址有借鉴意义。
陈凯李志萍罗国锋尹凡
关键词:风险资本空间滞后模型
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省域环境竞争力是指省域层面的环境竞争力,由生态、资源、经济、基础设施、社会等五个方面组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如何提高作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环境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融入一些反映低碳概念的指标,从生态、资源、经济、基础设施、社会等五个方面构建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16.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以我国31个省域为样本,对2010年我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最后得出提高环境竞争力的途径是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贾卫萍朱怡蓉
关键词: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
中国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1年中国以及30个省域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决定正确判断和把握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全国和30个省域碳排放与不同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增长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诱因;从省域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是导致大多数省域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诱因;碳排放与能源价格灰色综合关联度都较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形势不同,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性不同,不能采取全国范围内统一的节能减排政策。最后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碳减排策略,据此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特征的低碳对策和建议,以期望能够合理控制影响因素对中国碳排放总量影响。
佟昕陈凯李刚
关键词:碳排放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评价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根据评价对象的指标数据信息构造单个评价指标的关系矩阵;然后,将所有单个指标的关系矩阵进行合成,构造综合所有评价指标数据信息的总关系矩阵;最后,利用总关系矩阵计算评价对象的中心性,并根据中心性大小确定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和排序。本文还以辽宁省人的全面发展评价为例进行了实证,实证过程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创新与特色是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可以确定元素之间关系的特点,通过评价指标的数据构造评价指标的关系矩阵,反映了指标数据的大小关系,在不需要计算指标权重和指标打分的情况下,通过对总关系矩阵的中心性分析确定出评价对象的排序关系,解决了多属性决策问题。
李刚曹洪刚陈凯张雪
关键词:多属性决策社会网络分析关系矩阵
基于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被引量:31
2012年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人力资本环境和生态环境6个准则筛选国民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等31个指标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标准差修正的G1法(序关系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建立了基于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01-2007的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生态环境等6方面的评价,反映了和谐社会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通过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使得组合权重体现专家意见和指标数据信息,避免了在主观赋权中指标重要性标度的给出人为主观确定,缺少客观依据的问题,避免了主客观权重分配的问题.
李刚王斌周立斌张明陈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组合赋权
产业结构变动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运用通径分析明确了三次产业比例的相互关系及与碳强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三次产业比例对碳强度和GDP的贡献,据此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研究结论表明:第三产业比例、灰因素等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第一产业比例、第二产业比例等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在目前灰因素水平下,降低第一产业比例,增加第三产业比例对降低碳强度的贡献最大,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降低碳强度1.725个百分点,对实现"十二五"规划碳强度目标的贡献为10.15%。
张伟王韶华
关键词:产业结构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溢出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被引量:9
2015年
以空间地理视角,验证了我国省域碳排放空间依赖性;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了不同视域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2000—2012年间,中国省域能源碳排放空间上具有依赖性,邻近省域的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和出口依存度系数均为正值,人口、技术进步对降低碳排放增长作用效果显著,能源价格对碳排放增长作用效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政府部门在制定碳排放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邻近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作用,结合碳排放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实现中国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碳排放量整体降低。
曹洪刚陈凯佟昕
关键词:碳排放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