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02080)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彭建强靳松韩卫东沈靖南尹军强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压缩骨折
  • 1篇腰骶
  • 1篇融合术
  • 1篇肉瘤
  • 1篇前间隙
  • 1篇前路
  • 1篇人骨
  • 1篇人骨肉瘤
  • 1篇肿瘤
  • 1篇轴向
  • 1篇椎体
  • 1篇椎体成形
  • 1篇椎体成形术
  • 1篇椎体压缩
  • 1篇椎体压缩骨折
  • 1篇椎体肿瘤
  • 1篇骶前
  • 1篇骶前间隙
  • 1篇细胞

机构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作者

  • 3篇靳松
  • 3篇彭建强
  • 1篇李怀斌
  • 1篇王晋
  • 1篇韩卫东
  • 1篇刘平
  • 1篇李浩淼
  • 1篇黄纲
  • 1篇徐宏光
  • 1篇陈学武
  • 1篇尹军强
  • 1篇沈靖南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皮前路腰骶轴向融合的骶前影像学及解剖学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测量国人成人骶前区域相关的影像学和解剖学数据,为安全精确应用经皮前路腰骶轴向融合(Ax-iaLIF)技术提供依据。方法:①回顾分析68例腰痛患者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CT增强扫描测量双侧髂血管到S1,2间隙中点的距离;腰骶MRI正中矢状位片上测量各骶椎间隙和各椎体中点到直肠系膜的最短距离。②解剖成人尸体标本25具,测量髂内外血管、骶正中动静脉到S1,2间隙水平中点的距离及S1前孔内缘间的距离,并观察骶前静脉丛血管和神经,确定手术冠状位的"安全操作空间"。结果:影像学显示CT上距离S1,2间隙中点最近的血管均为两侧髂内静脉,双侧髂内静脉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7.7士4.9)mm和(70.10±9.0)mm(P<0.05);在MRI上测量,男性骶骨前缘到直肠系膜最短距离的中位数为10(3~23)mm,女性为6(3~18)mm,男性与女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解剖学数据显示:"安全操作空间"大小男性(57.60±5.11)mm、女性(70.01±8.99)mm。S1前孔内缘距离男性(34.95±3.50)mm;女性(31.98±2.99)mm。骶正中动脉无变异;骶正中静脉壁薄,变异较大,存在率为48%。结论:"安全操作空间"的影像数据与解剖数据接近,研究结果可作为国人器械和融合器的开发参考依据。在透视引导下尽可能沿骶骨正中线操作,可保证AxiaLIF技术的安全性。
靳松彭建强徐宏光刘平陈学武李怀斌
关键词:骶前间隙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高龄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高龄(≥80岁)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高龄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共59个椎体,均为骨质疏松性或转移性肿瘤脊柱压缩骨折,椎体后壁均完整。全部在DSA引导下行单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 h均能自行或由他人搀扶下床,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分别由术前的(20.3±2.6)mm、(19.9±2.7)mm、(19.5±3.9)°改变为术后1 d的(23.5±3.0)mm、(23.2±2.1)mm、(15.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 h患者胸腰背痛均有缓解,术后1 d起VAS评分及止痛药使用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龄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PVP这种微创治疗,能够经济有效和即刻安全改善骨折椎体高度,明显缓解疼痛,早期下床活动,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靳松韩卫东彭建强
关键词:高龄骨质疏松椎体肿瘤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奇果菌素诱导骨肉瘤U2OS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奇果菌素(grifolin)诱导骨肉瘤U2OS细胞体外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奇果菌素对U2OS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荧光显微镜下(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Akt、GSK3、FKHRL蛋白表达。结果奇果菌素的浓度在50μm以上时对骨肉瘤U2OS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效应关系;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出现凋亡小体,呈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50.0μm的奇果菌素作用U2OS细胞0,6,12,24h后,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亚G_1峰,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6%、13.91%、52.6%、63.5%;Western blot法分析表明U2OS细胞经过50.0μm和100μm的奇果菌素作用24h后,U2OS细胞的Akt、FKHRL、GSK3的表达均下调,表示其表达水平及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奇果菌素能够通过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抑制U2OS细胞生长作用,尤其当奇果菌素的浓度>50.0μm,其对U2OS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Akt和GSK3的活性是奇果菌素体外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靳松沈靖南彭建强王晋黄纲李浩淼尹军强
关键词:人骨肉瘤细胞凋亡AKT/PK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