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057)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亮李国强惠宽堂刘晓倩汪利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屈曲
  • 3篇荷载
  • 2篇混合结构
  • 2篇混凝
  • 2篇混凝土混合结...
  • 2篇钢-混凝土混...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时程
  • 1篇弹塑性时程分...
  • 1篇悬臂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三角函数
  • 1篇设计方法
  • 1篇时程
  • 1篇时程分析
  • 1篇受力
  • 1篇受力性能
  • 1篇竖向
  • 1篇水平荷载

机构

  • 5篇长安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5篇李亮
  • 3篇李国强
  • 2篇惠宽堂
  • 1篇周天华
  • 1篇汪利
  • 1篇刘晓倩

传媒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建筑科学与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屈曲模态判别标准及临界荷载简化算法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核心筒支撑作用对屈曲模态和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建立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简化力学模型,并在大量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中框架和支撑两部分之间的相对强弱关系对屈曲模态的影响。根据屈曲模态不同,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划分为4种类型,归纳出可靠的屈曲模态判别标准,并提出了与各类屈曲模态对应的临界荷载简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简化算法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可供设计人员采用。
李亮李国强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多重抗侧力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最优刚度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多重抗侧力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通过楼板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和混凝土芯筒连接起来协同工作的多重抗力体系.在工程设计中,三者的刚度比关系对结构整体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简化力学模型设计了3组18个弹性抗侧刚度相同的多重抗侧力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通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最大层间侧移与框架、支撑和剪力墙三者刚度比之间的关系;根据改进的Park-Ang损伤模型对剪力墙底层进行震后量化损伤评估,研究其损伤程度与刚度比之间的关系;基于最大层间侧移和底层剪力墙损伤程度双重指标,提出了这种新结构体系的最优刚度比设计建议.
惠宽堂沈艺超李亮
关键词:混合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层间侧移刚度比
水平荷载作用下新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简化计算方法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钢框架-混凝土芯筒混合结构的不足,提出了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芯筒多重混合结构形式。根据刚度相等原则,建立了多重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给出了框架、支撑钢架和混凝土芯筒的刚度计算公式,根据弹性理论推导出了结构的平衡微分方程,依据边界条件得到了在倒三角水平荷载、均布水平荷载和顶点集中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和内力的简化算法,最后,对简化算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优良的精度,且应用简便,可供工程设计人员采用。
李亮李国强汪利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水平荷载
二阶段屈服方形截面防屈曲支撑设计方法及受力性能被引量:6
2016年
提出一种二阶段屈服防屈曲支撑,其屈服位移较小,可在主体结构破坏前率先屈服并耗散地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首先,建立该新型支撑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屈服承载力、屈服位移和轴向刚度计算公式,提出该支撑的各种破坏模式及设计流程。对2组共6个试件进行静力往复加载试验,证明该支撑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和延性,并验证计算公式的可靠性。最后,与传统防屈曲支撑性能指标进行相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支撑具有近似的屈服承载力,但二阶段屈服防屈曲支撑具有更大的弹性刚度和更小的屈服位移。工程设计中修改支撑的设计参数可改变其屈服位移,使其较早发生屈服并耗散地震能量,起到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
李亮彭先飞周天华惠宽堂刘晓倩
关键词:防屈曲支撑力学模型
轴向均布荷载下弯剪型竖向悬臂杆的屈曲临界荷载简化算法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竖向悬臂杆的边界条件、弯曲及剪切屈曲侧移曲线,选取了含有三角函数的表达式来近似表示竖向悬臂杆的弯曲分量和剪切分量,然后利用能量法推导了在轴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弯剪型悬臂杆的屈曲临界荷载简化计算公式.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简化算法的可靠性.最后,将本文提出的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临界荷载计算公式与Timoshenko提出的顶点集中荷载下临界荷载经典理论公式进行对比,发现本文提出的临界荷载计算公式多了一个无量纲的系数,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该系数对公式计算精度的影响.
李亮李国强
关键词:三角函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