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JB740006) 作品数:8 被引量:29 H指数:3 相关作者: 任晓霏 冯庆华 朱建定 刘锋 秦静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苏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文学 更多>>
戏剧翻译研究的语料库文体学途径——以戏剧翻译中的指示系统为案例 被引量:5 2014年 语料库文体学(Corpus stylistics)为翻译研究带来了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双重革命,而戏剧文体学借助语料库强大的技术手段,为戏剧翻译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本文以《推销员之死》及其两译本为语料,建立以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副词、礼貌用语和动词"来"、"去"及其时间形式为检索项的戏剧翻译指示系统研究体系。调查发现,适合舞台表演的英若诚译本指示语使用频率和使用种类明显高于姚克译本;英译本中特色指示语表明,英若诚对于指示语的翻译忠实中见创意,有效地利用指示语和舞台提示语推进翻译戏剧的观演效果。 任晓霏 张吟 邱玉琳 刘锋 路静 梁金花 沈子璇关键词:戏剧翻译 《推销员之死》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形成性评价与口语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整体口语教育水平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现状发现:学生在口语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学生所接触的口语形成性评价方式不够广泛;教师在口语形成性评价过程中角色扮演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英语口语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克服困难,老师应采用多元化、灵活性的评价方式并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秦静关键词:问卷调查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互文语境中的篇章连贯重构 2013年 互文语境也叫翻译语境。对林语堂的Moment in Peking及张振玉、郁飞的汉译本的典型互文语境篇章连贯进行分析,考察小说互文语境中篇章连贯指示词的数量和类型,结果表明,衔接手段使用是否恰当对篇章连贯有很大的影响,译本是否实现原作中的衔接是衡量译本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除此之外,叙事文本是否完美还要看语境是否连贯,即达到篇章连贯的同时还要达到语境连贯。 乔媛媛 任晓霏关键词:指称 篇章连贯 小说翻译 PEKING 戏剧翻译上口性——基于语料库的英若诚汉译《请君入瓮》研究 被引量:16 2011年 由于戏剧翻译涉及媒介的转换,上口性便成为戏剧翻译的典型特征,但是国内学界还鲜有相关研究。本研究在综述国外戏剧翻译上口性研究的基础上,自建了英若诚、朱生豪和梁实秋汉译莎士比亚《请君入瓮》译本小型语料库,并将三个译本进行了比较。运用文本处理软件ICTCLAS、TextPreProcessing和Concordance 3.0对三个译本的词频和平均句长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英若成译本平均句长最短,成语、谚语、习语、俗语等的使用频率最高;在话轮管理和话语标记语的翻译方面,英译同样独具匠心,保证了台词的简练明快和对白的自然顺畅,理想地实现了其倡导的戏剧翻译口语化的两个标准:“活”的语言和“脆”的语言。研究发现,上口性是保证翻译戏剧实现舞台可表演性的关键;身兼导演、演员和戏剧译者的英若诚为戏剧翻译的上口性研究带来很多启示。 任晓霏 朱建定 冯庆华关键词:戏剧翻译 英若诚 《快乐王子》两个汉译本中的特色词汇翻译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自建的《快乐王子》语料库,以其中两个汉译本为研究语料,选取叠音词、拟声词、感叹词等特色词汇作为检索项,运用PowerGREP、HyConc等语料库软件进行检索统计,旨在探究这些特色词汇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是如何体现童趣的。 吴猛关键词:特色词汇 童趣 快乐王子 基于语料库的戏剧翻译中的语义韵研究——《西厢记》两英译本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鉴于戏剧翻译具有现场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要求译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塑造出典型形象并深刻传达主题。本研究以王实甫《西厢记》、许渊冲和Stephen H.West与Wilt L.Idema合译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自建平行语料库;同时建立《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类比语料库,检验译文的语义韵倾向为提供参照。结果发现,许译本在同现关系的语义韵倾向上更贴近原文;Stephen合译本与原文的差异性更显著;在文化缺省的重构上,双方都采用了不同的显性处理方式重构语义连贯;两译本均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目的语戏剧语言规范的同时,显示出许译本连贯性更大的倾向。 闫清 沈子璇 任晓霏关键词:戏剧翻译 语义韵 西厢记 《红高粱》叙事情境及其效果探析 2014年 莫言小说《红高粱》采用"作者叙事情境"——"编辑者全知类型"叙事情境:"我"作为叙述者,以父亲的视角追述了爷爷奶奶的传奇人生,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要叙事方式,从外部聚焦,这样既可以表现小说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使"我"的高密祖先身上敢爱敢恨的血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可以在文中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评论,从而使小说的叙事变得多样化,强化了叙事效果。 梁晓安关键词:莫言小说 《红高粱》 叙事情境 基于语料库的《围城》中通感及其翻译研究 2015年 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运用了大量新颖的通感,为小说增色不少,但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以《围城》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茅国权和简·凯利合译的英译文进行语料库对比研究,将原文和译文中通感按照通觉的不同进行分类和检索,并借助一定的语料库软件检索得出数据,考察《围城》中通感分布规律,并从语篇和通感构词两方面对典型范例进行观察,分析其文体效果及其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研究发现《围城》中语篇类通感34处,在译文中除了1处通觉发生转移,其余均保留了原文的通感;而通感构词类艺术手法在原文中共计出现30处,译文仅保留10处,译文通过意译的方式只传达了语义,但通感的微妙意蕴却丧失殆尽。 陈楠 任晓霏关键词:《围城》 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