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1050115)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付婷霞魏庆宽刘克义韩广东崔勇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制备抗弓形虫全抗原、天然P30、重组P30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抗原提纯、弓形虫病诊断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用弓形虫全抗原、天然P30、重组P30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稳定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法测定McAb亚类和效价;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特异性鉴定;Giemsa染色观察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利用电镜及IFAT观察McAb对弓形虫的杀伤作用及其作用位点。结果筛选出3株(4B10、2B3、1H6)特异性较好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blot结果显示,2B3、1H6产生的McAb与弓形虫全抗原的阳性反应带均在30kDa处,4B10反应带主要在22kDa处;2B3,1H6,4B10McAb的效价(ELISA)分别为:1∶102400、1∶51200、1∶12800;2B3、1H6为IgM,4B10为IgG2b;3株细胞的染色体数均在100条以上。电镜观察到McAb作用后的弓形虫虫体聚集、肿胀,表面出现缺口和空洞,虫体变形破碎、膜变厚。抗弓形虫全抗原及天然P30的McAb能准确识别重组体pET-30a-ROP2、pET-30a-P30的表达蛋白。结论抗弓形虫全抗原、P30抗原的McAb均对弓形虫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能准确识别P30抗原,可应用于弓形虫病诊断、抗原鉴定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 魏庆宽李瑾付婷霞张佃波崔勇柏雪莲王用斌黄炳成韩广东刘克义
- 关键词:弓形虫单克隆抗体
- 抗弓形虫P3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虫作用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制备抗弓形虫天然P30、重组P30的单克隆抗体(mAb),并研究它们对虫体的影响,为弓形虫病诊断及保护性抗原鉴定奠定基础。采用弓形虫天然P30、重组P30及全虫抗原(对照)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稳定分泌高滴度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法测定mAb亚类和效价;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特异性鉴定;Giemsa染色观察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利用扫描电镜及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观察mAb对弓形虫的杀伤作用及其靶抗原定位。结果表明,筛选出2株(2B3、1H6)特异性较好、能稳定分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B3、1H6产生的mAb与弓形虫全抗原的阳性反应带均在30 000 Mr处;mAb亚类均属IgM,其效价(ELISA)分别为:2B3 1∶102 400、1H6 1∶51 200;2株细胞的染色体数均在100条以上。电镜观察与mAb作用后的弓形虫虫体聚集、肿胀,膜变厚,表面出现缺口和空洞,甚至虫体变形、破碎。抗弓形虫天然P30的mAb能识别重组体pET-30a-P30的表达蛋白。成功制备了抗弓形虫天然P30、重组P30的mAb,可进一步用于弓形虫病诊断及保护性抗原鉴定研究。
- 魏庆宽李瑾付婷霞崔勇柏雪莲王用斌黄炳成韩广东刘克义
- 关键词:弓形虫P30单克隆抗体
- 弓形虫表面抗原研究进展
- 2009年
-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和哺乳动物组织细胞内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可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弓形虫抗原的研究对开发诊断制剂、疫苗以及从分子水平探讨弓形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年来有关弓形虫抗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付婷霞仲维霞
- 关键词:弓形虫表面抗原免疫原性
- 抗弓形虫P30表面抗原mAb的制备及其对虫体形态的影响
- 目的制备抗弓形虫天然P30、重组P30的单克隆抗体(mAb),并研究它们对虫体的影响,为弓形虫病诊断及保护性抗原鉴定奠定基础。方法用弓形虫天然P30、重组P30及全虫抗原(对照)分别免疫BALB/c 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
- 魏庆宽李桂萍李瑾崔勇柏雪莲王用斌黄炳成韩广东刘克义
- 关键词:弓形虫P30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