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课题

作品数:117 被引量:591H指数:14
相关作者:毛学飞孙勇张方潘晓峰孙勇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101医院解放军第97医院解放军第123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4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6篇烧伤
  • 13篇应急
  • 12篇细胞
  • 11篇三叶因子
  • 9篇救援
  • 8篇手术
  • 8篇锁骨
  • 8篇基因
  • 7篇应急医学
  • 7篇三叶
  • 6篇应急医疗
  • 6篇乌司他丁
  • 6篇谷氨酰胺
  • 5篇严重烧伤
  • 5篇医学救援
  • 5篇应急医学救援
  • 5篇伤患者
  • 5篇烧伤患者
  • 5篇黏膜
  • 5篇纤维膜

机构

  • 22篇解放军第10...
  • 12篇解放军第97...
  • 10篇解放军第12...
  • 9篇江苏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南京军区南京...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南京军区福州...
  • 5篇徐州医学院
  • 4篇南京军区杭州...
  • 4篇南京军区联勤...
  • 4篇解放军第45...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81...
  • 3篇解放军第98...
  • 3篇解放军101...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毛学飞
  • 13篇王诗波
  • 12篇孙勇
  • 11篇骆宇春
  • 10篇潘晓峰
  • 10篇许斌
  • 10篇张方
  • 8篇樊嵘
  • 8篇吴杭庆
  • 8篇王振德
  • 8篇孙勇
  • 8篇王良喜
  • 7篇黄奕江
  • 7篇华国军
  • 7篇邓向东
  • 7篇于晓华
  • 7篇王良喜
  • 7篇孙曙光
  • 7篇姚运红
  • 7篇夏红

传媒

  • 18篇人民军医
  • 9篇东南国防医药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医疗卫生装备
  • 4篇中国药物应用...
  • 3篇解放军药学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癌症进展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武警医学
  • 2篇药学实践杂志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16篇2014
  • 16篇2013
  • 19篇2012
  • 14篇2011
  • 18篇2010
  • 15篇2009
  • 7篇2008
  • 1篇1995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索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为后续进行体内相关研究打好基础。方法:将知母皂苷B-Ⅱ与聚乳酸(PLLA)按照不同比例制成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LC-MS/MS检测方法对纤维膜理化性质表征、生物相容性、缓释性能等进行测试;采用CCK-8法检测载药纳米膜缓释药物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2%的知母皂苷B-Ⅱ浓度为最佳载药浓度;在制备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的过程中,静电纺丝技术能保持两种组分各自的化学特征及物理性质;知母皂苷B-Ⅱ对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两者相容性较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可有效释放知母皂苷B-Ⅱ,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活性,在48 h、72 h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通过缓释药物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
霍中华尹鹏侯乐伟吕盛胡君储著凌栾荣刚胡国强
关键词:纳米纤维膜药物缓释抗肿瘤
新兵胫骨应力性损伤的高频超声与MRI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高频超声与MRI在新兵胫骨应力性损伤中的影像学特征,评价高频超声对应力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炮兵某部两个新兵营各15名(共30名)集训新兵为研究对象,于开训前及集训各周分别应用高频超声及MRI监测胫骨应力性损伤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频超声监测结果显示开训前与集训各周之间比较骨膜增厚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训后各周之间骨膜厚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开训前MRI监测均呈阴性,开训后第1周胫骨应力性损伤的程度较轻,随着集训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至第7周趋于稳定。结论MRI对应力性骨损伤的灵敏性高,可全面观察骨外膜、骨髓腔等的病理变化;高频超声检查应力性骨损伤虽难以显示骨髓腔内的病理变化,但对骨外膜的应力性损伤变化具有与MRI相似的高灵敏性。
宋升于晓华耿承军姥义于长春
关键词:新兵胫骨磁共振成像高频超声
肠三叶因子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活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克隆肠三叶因子(ITF)启动子序列,构建ITF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检测启动子活性。方法:运用PCR方法从人全血基因组DNA中获得目的基因;双酶切后连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上,构建不同长度的ITF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100--1 826bp);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和LS174细胞48h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其启动子活性。结果:PCR扩增出不同长度的ITF启动子片段;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体构建正确;转染HEK293细胞和LS174细胞后检测启动子活性,100和200bp启动子活性较低,而300至1 826bp启动子活性较强。结论:成功构建了ITF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具有活性的启动子最小长度为300bp。
孙勇勒娟潘晓峰张方
关键词:肠三叶因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启动子
注射用清开灵中栀子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注射用清开灵主要成分栀子苷的方法 ,研究其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Gemini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4∶86),紫外检测波长:238nm,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40℃。3只家兔静脉滴注注射用清开灵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注射用清开灵中栀子苷与血浆中其他成分分离良好。栀子苷的血药浓度范围:0.11~7.32μg/ml(r=0.9979)。栀子苷高、中、低3种浓度方法回收率大于96.3%、萃取回收率大于94.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4.9%、3.2%,最低检测限为0.11μg/ml。将血药浓度数据采用3P97软件拟合,结果符合一室模型。栀子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0.33±0.03)h,V为(0.71±0.10)L,CL为(1.47±0.07)L/h,AUC0→4.5h为(3.71±0.20)μg.h/ml。AUC0→∞(4.22±0.37)μg.h/ml。结论本文方法简便、准确,其药代动力学数据为临床注射用清开灵中栀子苷血药浓度的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周永刚蓝晓红许锐
关键词:清开灵栀子苷药代动力学
应用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修复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总结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在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3年7月26日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收治的一批共13例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对其创面分批、分期实施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移植的Meek微型皮片扩展倍数为1∶6和1∶9,观察该批老年烧伤患者的首次手术面积、总手术面积、平均手术次数、救治成功率、全身创面的愈合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成活患者术后10个月随访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肘、肩等大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3例患者中有4例因病情不稳定未能实施植皮手术分别于伤后1、11、67、71 d最终死亡。实施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的9例患者首次手术面积平均为(20.11±3.21)%总体表面积(TBSA),总手术面积平均为(45.21±8.33)%TBSA,平均手术次数为(3.3±1.3)次。救治成功7例,2例患者分别因术后并发脓毒症和术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救治成功率为78%。存活7例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65.31±12.52)d,平均住院时间为(96.28±20.02)d。术后随访10个月植皮区瘢痕挛缩轻,肘、肩等大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正常。结论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适合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修复,可降低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的病死率,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有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因此,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是老年成批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的较佳方法之一。
叶胜捷张文振庞淑光陈如俊叶鹂柳方声教章锦成方庆伟谢瑞章
关键词:老年人烧伤创面修复
地方应急医学救援组织的训练目标与要求被引量:1
2014年
地方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是地方卫生战备力量建设与储备的有效组织形式,可作为我军战时卫勤保障力量的有效补充。本文探讨了地方应急医学救援组织通过训练应达到的能力目标和技术要求。
齐晓林杜娟王振德夏红王勇姚运红黄奕江
地方应急医学救援组织的组建与意义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地方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是动员地方卫生力量参与战时卫勤保障和平时完成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探讨了组建地方各级应急医学救援组织的需求、依据和重要意义。
齐晓林姚运红王振德王勇杜娟黄奕江夏红
关键词:应急医学救援
地方应急医学救援组织的体制与任务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地方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是为改进属地平战时的伤员应急医学救援和加强卫生战备而组建的地方应急医学救援力量。本文探讨了地方各级应急医学救援组织的体制与承担的主要任务。
齐晓林姚运红王振德王勇杜娟黄奕江夏红
关键词:应急医学救援
人三叶因子3对烧伤小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三叶因子3(hTFF3)对严重烧伤所致胃黏膜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烧伤小鼠作为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A)组、烧伤对照(B)组和hTFF3治疗(C)组,C组伤后1 h开始灌胃hTFF3,剂量为1 mg/kg,B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5 d。观察烧伤后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大体形态学改变、病理学改变,以及病死率。结果烧伤小鼠每天给予1 mg/kg的hTFF3灌胃,胃肠黏膜受损程度显著降低,胃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减轻,B组以出血、坏死和溃疡为主,C组以充血、水肿为主,小鼠5 d病死率有所下降(27.3%、45.6%)。结论重组hTFF3对烧伤后胃肠道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促进受损黏膜屏障的重建。
孙勇王良喜毛学飞邓向东潘晓峰吴杭庆张盼张方
关键词:三叶因子3烧伤胃黏膜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肠三叶因子基因传递载体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构建理想的人肠三叶因子(human 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hITF)基因传递系统。方法利用复凝法制备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及大小,以Zeta电位仪检测不同N/P比及不同pH对制备的载基因纳米粒Zeta电位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纳米粒对基因的包载能力,高速离心法测定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析纳米粒中基因的体外释放过程,最后检测纳米粒在HEK29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结果利用复凝法制备了不同N/P比的壳聚糖纳米粒,透射电镜显示粒径小于1 000 nm,粒径呈窄分布;Zeta电位与N/P比呈正相关,而与pH值呈负相关;凝胶阻滞实验说明壳聚糖在N/P比大于1时可以完全包裹质粒;包封率随着N/P比的增加而增加,载药量则随着N/P比的增加而减小;体外释放实验显示,纳米粒释放速度先快后慢,并且随着N/P比的增加而逐渐减慢;壳聚糖纳米粒对HEK293细胞的转染率超过50%。结论成功构建了理想的hITF基因传递系统,为壳聚糖介导hITF基因治疗的应用打下基础。
孙勇王良喜孙曙光毛学飞邓向东潘晓峰张方
关键词:壳聚糖基因治疗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