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00029)
- 作品数:24 被引量:194H指数:9
- 相关作者:郑南翔纪小平徐东邹玲周泽洪更多>>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11
- 2011年
- 为减少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评价指标,合理评价材料性能,提出基于灰色关联聚类、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的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对多指标进行灰色聚类分析,对同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每类指标的主成分集合,采用熵权法确定每类指标的权重,综合形成既反映全体指标信息又体现指标差异性的综合指标。选择四川广巴高速公路沿线A、B、C、D、E共5种砂岩成型半刚性基层材料,并选择11个路用性能指标评价5种材料的路用性能。评价结果表明:5种材料的性能从优到劣排序为A、B、D、C、E,与灰色关联度评价结果一致,因此,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易判断材料性能优劣及材料性能间的差异。
- 丛卓红郑南翔闫红光
- 关键词:路面工程半刚性基层路用性能主成分分析熵权法
-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沥青混合料比热容试验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热平衡原理,设计了沥青混合料比热容测试系统,阐述了系统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及热量损失的标定方法.采用已知比热容的黄铜,验证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利用该测试系统,测定了多种沥青混合料在60~70℃的比热容.通过考察可知:沥青混合料比热容与空隙率大小成正相关;随集料种类变化的沥青混合料,比热容大小排序为c(蛇纹岩)〉c(角闪岩)〉c(石灰岩)〉c(辉绿岩)〉c(花岗岩);随沥青种类变化的沥青混合料,SBSI-C改性沥青混合料比热容大于基质沥青混合料比热容;所测试沥青混合料比热容大小为750~1 150 J·(kg·℃)-1.
- 邹玲郑南翔李炜纪小平张文刚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比热容沥青集料
- 矿物纤维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 2013年
- 为研究矿物纤维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文章分别采用车辙试验、汉堡车辙试验和RSCH试验研究干燥、浸水和轴向/水平荷载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研究表明:矿物纤维掺量较小时能够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矿物纤维掺量较大时,S纤维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利。综合分析表明,X纤维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好于S纤维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
- 徐东郑南翔王新宽
- 关键词:矿物纤维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Sasobit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性能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MRA)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估,设计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掺配率分别为10%、30%、50%的WMRA和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HMRA),构建了WMRA的最佳拌和温度、击实成型温度与新集料加热温度的确定方法,并按照规定的温度制作Marshall试件,通过进行Marshall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评估了HMRA和WMRA的Marshall指标和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RAP掺配比例较小时,WMRA和HMRA的空隙率非常接近,得出Sasobit的降温幅度在15℃左右;随着RAP比例的提高,WMRA和HMRA的新集料加热温度逐渐提高,沥青老化程度增加,进而导致混合料性能发生变化,致使空隙率(VV)和动稳定度(DS)增大,低温弯曲应变降低;Sasobit温拌剂的掺入,能降低新集料的加热温度,减弱沥青老化,进而降低混合料VV,使低温性能有所提升,同时Sasobit材料本身又能提高沥青低温粘度,进而提高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通过路用性能试验,所有WMRA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均满足中国规范要求,部分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稍低于规范要求。
- 徐东章玮
- 关键词:道路工程SASOBIT
- 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通过设计不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及引气混凝土,研究不同再生细骨料替代率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力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再生细骨料替代率的增加,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下降明显,而引气混凝土只是抗压强度下降明显,其抗折强度受影响较小;无论是否掺加再生细骨料,高水灰比(m(水)∶m(水泥)=0.52)混凝土抗冻性能均很差,通过掺加引气剂可适度提高其抗冻融循环能力,但抗冻耐久性仍较差;低水灰比(m(水)∶m(水泥)=0.35)混凝土本身具有很强的抗冻耐久性,掺加再生细骨料不会对其抗冻耐久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对于高水灰比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降低水灰比比掺加引气剂更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
- 张秋美谢永利刘保健汤金涛
- 关键词:再生细骨料引气混凝土抗冻性能替代率水灰比
- 沥青老化行为的灰色突变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沥青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作用会产生静态硬化和氧化硬化,使沥青的物理性质和流变特性发生改变,影响沥青的性能和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耐久性。为了研究老化前后沥青的性质变化规律,分析沥青的老化行为及抗老化性能,对克拉玛依90#沥青进行了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并采用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黏度等指标研究了沥青的性质与老化时的关系。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突变理论考查了沥青老化过程中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在利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突变理论中的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沥青老化的灰色尖点突变评价体系,并得出了沥青性能与老化时间的突变势函数,从突变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时间沥青老化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克拉玛依90#沥青的老化过程存在突变现象,表明突变理论对沥青的老化规律进行分析是可行的,能够较为精确地预测沥青的老化规律。突变理论的分析表明,沥青老化后的性能突变与内部沥青组分老化反应之间存在滞后现象。为路面具有更长的服务寿命,应采取适当措施延长沥青老化突变时间。
- 刘圣洁
-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老化行为
- 沥青路面足尺加速加载车辙预估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建立预估精度高、适用性广的车辙预估模型,提出了考虑混合料剪切强度、路面剪应力、轴载作用次数、路面温度、行车速度和路面厚度的车辙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指数函数表达,采用加速加载设备(ALF)对3种足尺路面结构进行了3种不同温度、不同轴质量下的加速加载车辙试验,并测试了不同加载次数下的车辙深度;以3种结构的车辙深度、试验温度、路面剪应力、结构层厚度、加载次数共117组数据为基础参数,通过多元拟合分析,确定了基准速度为20 km/h的简化车辙预估模型;结合时间硬化蠕变模型及荷载作用时间函数,确定了车辙深度与行车速度的关系,将简化的车辙预估模型经速度修正后得到最终的车辙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车辙预估模型具有因素全面、适用性广的特点,预估精度高.
- 纪小平郑南翔刘艳侯月琴
-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预估剪应力行车速度
- 沥青混合料劲度残留值的影响因素试验被引量:1
- 2014年
- 借助于四点弯曲小梁疲劳试验装置,采用对称循环加载方式,通过加载次数来设置循环,并且在不同的循环次数之间设定相应的恢复时间,研究了多个循环作用下不同的恢复方式、应变大小以及温度的大小与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残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小梁在无约束情况时的劲度残留率要大于有约束时的劲度残留率,并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这两者之间的差值会越来越小。应变越小,则劲度残留率会越大,200με作用下劲度的残留率较大,400με和600με作用下对应的劲度残留率在循环次数少的时候比较接近,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二者之间的差异会明显。温度为5℃和15℃时的劲度残留率比较接近,25℃时的劲度残留率要大于5℃和15℃时的对应的劲度残留率。
- 丁彪郑传超邹玲
-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影响因素温度
- 基于ALF加速加载的沥青混合料车辙标准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为了确定与温度、交通量、结构层位、行车速度相关联的沥青混合料车辙标准,依托ALF加速加载试验、室内车辙试验和理论分析展开研究。以3种路面结构在3种不同工况下的ALF加速加载车辙试验为主要支撑,建立用于求解车辙标准的车辙预估模型;提出车辙分层预估的方法,并建立车辙深度R0与动稳定度(DS)标准的求解方法;以甘肃地区为例,求解5个分区典型路面结构在不同行车速度下不同层位的R0与DS标准。结果表明:车辙标准随行车速度减慢、路面温度升高、轴载作用次数增多而提高,且中、上面层的标准值远远高于下面层。
- 纪小平郑南翔牛思胜王莎丛卓红
- 关键词:加速加载试验动稳定度车辙深度
-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参数对面层畸变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面层内部畸变能的变化规律,应用BISAR软件分析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面层的模量、厚度及泊松比等参数对面层畸变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层间状态下沥青路面面层内部的最大畸变能可能发生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层间的连续性,提高面层的模量,增加面层的厚度及泊松比,可以有效减小面层的畸变能,从而提高柔性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面层畸变能最大值的位置与层间状态有关,当层间状态为连续时,最大畸变能的位置在面层厚度的1/3处,当层间状态为光滑时,最大畸变能的位置既可能在面层厚度的1/3处,也可能出现在面层底部。分析结果为以最大畸变能理论解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长寿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 丁彪郑传超王兴平
- 关键词:道路工程模量厚度泊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