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505247)
-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5
- 相关作者:蔡伟建李济吾朱利中李峰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膨润土凝胶固定镰刀菌反应器对苯酚废水的降解特性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新型膨润土凝胶将镰刀菌固定化,研究了镰刀菌不同固定方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效果,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间歇与连续运行处理不同苯酚浓度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膨润土凝胶吸附固定镰刀菌对苯酚的降解速率最大,速度常数达2.5882h-1;反应器间歇运行时,苯酚的降解率随初始苯酚浓度增加而有所下降,不同浓度的苯酚降解过程基本上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反应器串联连续运行条件下,停留时间为9.5h时,苯酚浓度100mg·mL-1的总降解率稳定在95.5%左右.
- 李济吾蔡伟建
-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镰刀菌苯酚
- 微波增强有机膨润土合成-废水处理一体化吸附染料的效率与机理被引量:12
- 2006年
- 提出了利用微波增强有机膨润土合成-废水处理一体化技术吸附处理染料的方法.探讨了微波增强一体化技术吸附处理中性红的适宜条件、饱和吸附量、吸附反应动力学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影响吸附处理效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表面活性剂用量、土量和处理时间,微波增强一体化吸附处理中性红的适宜条件为土/水=1/1 000(质量比),CPC浓度120 mg/L(相当于原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28%),微波处理时间60s.与传统的有机膨润土吸附处理方法相比,微波增强一体化技术处理较高浓度染料废水的效果较好,饱和吸附量提高,表面活性剂用量大幅减少,吸附处理染料的速度大幅增加.
- 李济吾朱利中蔡伟建
- 关键词:有机膨润土表面活性剂微波染料废水处理
- 真菌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7年
- 含酚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成分复杂,毒性较强,对环境污染严重。利用真菌处理含酚废水是一种新兴环境生物技术,逐渐成为了国内外环境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概述了真菌降解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和降解的主要机理及途径,介绍了真菌固定化技术在酚类废水治理的进展,并提出了真菌技术治理含酚废水的研究发展方向。
- 李济吾张珍
- 关键词:真菌酚类物质固定化
-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对吲哚废水的降解特性被引量:2
- 2010年
- 链霉菌(Streptomycessp.)HJ02能以吲哚为唯一碳源生长,考察了初始吲哚质量浓度、外加碳源、温度、pH等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该菌降解吲哚的动力学与机理.结果表明,链霉菌对吲哚有很强的耐受力,在pH=7、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6d,初始浓度为300mg·L-1吲哚的降解率达到97.4%.菌株对吲哚的降解过程动力学符合Andrews方程.外加葡萄糖会抑制链霉菌降解吲哚的速率,葡萄糖与吲哚之间存在底物竞争抑制.紫外光谱与GC分析表明,吲哚的特征杂环被链霉菌破坏.
- 李济吾蔡伟建
- 关键词:链霉菌吲哚生物降解
-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对吡啶的降解特性被引量:11
- 2008年
- 从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对溶液中吡啶具有降解效果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考察了吡啶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H、降解温度、振荡速度等对吡啶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该菌降解吡啶的动力学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吡啶有很强的耐受力,能以吡啶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生长。链霉菌在初始pH=8、降解温度30℃、振荡速度100 r/min的条件下培养7 d后,吡啶的质量浓度从250 mg/L降至6.6 mg/L,吡啶降解率达97.4%。该菌对吡啶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的吡啶降解速率常数为0.4011 d^(-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吡啶经该菌降解后的特征环被破坏。
- 李济吾蔡晶晶
- 关键词:链霉菌吡啶生物降解
- 微波作用下表面活性剂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特征被引量:9
- 2007年
- 探讨了微波辐照时间、CPC浓度对微波合成有机膨润土的层间距、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及CPC在有机膨润土合成过程中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结果表明,微波辐照90~120 s时,CPC在膨润土的饱和吸附量与常规合成的相当,达0.00163mol·g^-1,当微波辐照2 min时,CPC浓度为1.20 mmol·L^-1时,合成的有机膨润土的层间距达到最佳的2.44 nm,有机碳含量达23.45%;AFM分析表明微波不会破坏膨润土的层状结构;微波对CPC在膨润土上的吸附有较大的影响,可提高吸附反应速度常数107.6倍,并降低体系的自由能.
- 李济吾朱利中蔡伟建
- 关键词:微波膨润土表面活性剂原子力显微镜
- 镰刀菌(Fusarium sp.)HJ01对中性艳蓝GL的脱色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镰刀菌(Fusarium sp.)HJ01降解中性艳蓝GL,经扩增翻译延伸因子TEF1对HJ01菌株做了种的鉴定,并考察了温度、pH值对该菌株降解酶漆酶的活性,以及对中性艳蓝GL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屑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HJ01菌株所产降解酶漆酶在pH为2.0-8.0内相对活性在12%-96%之间。在pH=4.0时,相对活性最大;在25-65℃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漆酶相对活性增大;在65-85℃内,随着温度增大,漆酶相对活性降低.Hj01菌株在25气、50r·min^-1条件下,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96h后加入到25mL含100mg·L^-1中性艳蓝GL的溶液中,在35℃、50r·min^-1、pH=4.0条件下继续培养100h后,中性艳蓝GL的脱色率达100%,培养至120h后,COD去除率选87.8%.紫外光谱分析表明,中性艳蓝GL的发色基团蒽醌环被漆酶打破.
- 蔡伟建李峰李济吾
- 关键词:镰刀菌脱色漆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