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SH052)

作品数:12 被引量:282H指数:9
相关作者:吕方崔月琴袁泉田毅鹏王郅强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社会学
  • 6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社会
  • 4篇社会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社会转型
  • 2篇单位社会
  • 2篇第三部门
  • 2篇社会组织
  • 2篇社区制
  • 1篇单位制
  • 1篇议题
  • 1篇正和博弈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组织
  • 1篇社会风险
  • 1篇社会公共性
  • 1篇社会管理体制
  • 1篇社会基础
  • 1篇社会体制
  • 1篇社会学考察
  • 1篇社会学视野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5篇吕方
  • 4篇崔月琴
  • 2篇袁泉
  • 1篇丁惠平
  • 1篇王郅强
  • 1篇林兵
  • 1篇田毅鹏

传媒

  • 3篇福建论坛(人...
  • 2篇吉林大学社会...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被引量:131
2009年
所谓单位社会的终结,并非指具体的作为职场的"单位组织"的终结,而是指1949年以来形成的中国社会宏观联结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即由"国家—单位—个人"的控制体系向"国家—社区、社会团体—个人"协同参与模式的转变。社会联结方式的根本性变动,导致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和转型期社会联结之中断错乱。昔日由单位组织承载的社会公共性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萎缩,导致公共精神生活的衰落,使得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田毅鹏吕方
关键词:单位社会社会体制社会公共性社会风险
发展的想象力:迈向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的理论创新被引量:22
2012年
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转移到"连片特困地区"①。所谓"连片特困地区"不能仅就其地域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及减贫工作难度等表面特征来理解。既往的贫困治理实践,虽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事业,需要通过体认"连片特困地区"减贫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激活"发展的想象力",开创新型的贫困治理模式。这里所言的"发展想象力"包含着多元发展、多重视角、文化自觉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吕方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
新阶段社区发展理念下的扶贫开发策略
2012年
增收减贫的贫困治理策略在一定时期有其重要价值,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策略的局限也开始显现。增收减贫只是一种权宜性策略,增加了来自市场的风险,同时忽略了村落生态与文化传统价值。指出这一策略的局限,并非要对之进行否定。社区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能够弥补这一策略的缺失,推进我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再造公共生活空间以及促进农民组织发展是实现贫困地区社区发展的可行路径。
袁泉
关键词:扶贫开发社会政策
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理念变革被引量:17
2010年
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的难题。在以往的治理模式中,存在着政府和民众双方对立的零和博弈思维,政府和民众各自存有一套相时而动的机会主义策略,其结果不仅做不到双赢,也不利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只有通过思维的创新和谈判协商制度的构建,实现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群体性事件的治道变革,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王郅强
关键词:社会转型群体性事件零和博弈正和博弈公共治理
后单位时代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以“中间社会”的构建为视角被引量:34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涌现出大量的社团组织,在学者的研究中往往被称为"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等。在社会学理论传统和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中间社会"这样一个中观的理论概念,其目的在于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审视国家与社会,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借以思考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问题,这对社会学理论本身是一种推动,同时"中间社会"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实践内涵,有助于结合社会实践的具体情景思考中国社会进入后单位时期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问题。
崔月琴
关键词:单位社会社会管理社会组织
回到社会:非政府组织研究的社会学视野被引量:14
2009年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社会自我保护运动的一部分,是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的社会原子化危机的回应。社会自我保护运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内涵,同样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也与特定社会的特定历史阶段密切相关。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在90年代加速的中国社会转型,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国家—单位—个人"的总体性社会关系格局和社会联结方式,社会原子化危机也逐步呈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作为社会自我保护运动的一部分,其特殊性在于国家主导的改革和独特的社会结构特征将形塑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
崔月琴吕方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社会转型
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变迁被引量:11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单位体制的变革和总体性社会的变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管理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伴随新兴社会力量和第三部门的发育和成长,虽然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已从单一走向多元,一种由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思路已逐渐明朗。但新时期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仍面临着社会管理主体身份的合法性缺失、生存空间狭小、社会组织形态衔接转换的复杂性、社会弱势群体阶层自治组织培育等问题。故我们应加强在政策上、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和推动,探索并寻求有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崔月琴
关键词:社会管理第三部门
环境管理的社会基础——从单位组织到社会组织被引量:7
2010年
伴随着社会转型的进程,我国环境管理经历了从单一化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到社会力量介入环境保护与管理机制的发展历程,社会转型在客观上为社会力量介入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民间环保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中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在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有政府而无社会的单一格局,有助于协调和谐环境与社会的关系。
林兵
关键词:环境管理社会转型环境NGO公众参与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变革过程及其深层意涵被引量:10
2010年
伴随着单位体制的消解与城市社会复杂性不断增加,社区制取代了街居制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然而,仅从社会管理的纵向单维视角理解这一过程,无疑窄化了社区建设浪潮兴起的复杂背景。文章将街居制向单位制变革的具体过程,置于改革以来中国城市社会基础秩序变革的长时段中认识,提出社区建设和社区研究的深层命题在于:如何在后单位社会实现社会空间的根本性转换,以新型社会空间的生产,克服社会原子化的潜在危机,形成城市社会的良善治理的社会基础。
吕方
关键词:社区制
新公共性: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社会学议题被引量:19
2010年
食品安全问题不完全是一个科学命题,对食品安全的完整理解尚需要在社会学公共性格局的相关理论中寻找答案。西方社会在自由市场发展的特定阶段,也都经历了食品安全危机的阵痛,其随后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公共性结构的调整。克服食品安全危机有赖于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形成一种积极沟通的新公共性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食品安全风险也有全球化的趋势,因此,超越民族国家范围的人类安全视野须要被纳入到新公共性格局的生产之中。
吕方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工业第三部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