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6-001-001)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2H指数:7
- 相关作者:陈学民伏小勇李小平朱阳春杨柳燕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我国第三级阶梯湖泊富营养化特征的区域差异性
- 2012年
- 为了探明位于我国地形地貌第三级阶梯内不同湖泊区域富营养化特征的区域差异性,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地形地貌第三级阶梯内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并探讨不同湖泊区域受这些自然地理因素影响程度及机理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与经度、纬度、年均温、多年平均降水量呈二次( 三次) 函数关系,曲线的顶点是东北平原-山地和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点。三个湖泊区域浮游植物生物量(Chl-a浓度)对营养物TN和TP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长江中下游平原Chl-a浓度对TN和TP的响应程度较华北平原高,导致长江中下游平原TN和TP浓度平均值和离散程度较华北平原低,但其Chl-a浓度平均值和离散程度却较华北平原高。东北平原-山地TN、TP和Chl-a浓度平均值及离散程度均最低,但浮游植物对TP的响应程度却是最高的,说明对TP的利用效率最高。
- 曹金玲许其功席北斗李小平杨柳燕江立文魏自民
- 关键词:总氮总磷叶绿素A
-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相关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6
- 2012年
- 为探明我国湖泊营养物浓度及富营养化状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曲线拟合方法分析了我国湖泊的TN浓度和TP浓度,浮游植物生物量(Chl-a浓度)以及湖泊营养状态指数(TLI)与湖泊所处地理位置指标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关系(文中数据未含港澳台)。结果发现,我国湖泊TN浓度和TP浓度与经度和纬度显著正相关,与海拔显著负相关;但纬度对TN浓度和TP浓度变化的解释度仅为3.0%和3.7%,小于经度和海拔对TN浓度和TP浓度变化的解释度。Chl-a浓度和TLI随经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与纬度的相关性较弱。
- 曹金玲许其功席北斗李小平杨柳燕江立文魏自民吴献花
- 关键词:总氮总磷叶绿素A营养状态指数
- 青海湖水体中磷的分布状况及特征被引量:3
- 2012年
- 以青海湖水体11个采样点的75个水样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体总磷浓度和溶解性磷浓度,同时测定其他相关因子。结果表明:溶解性磷对总磷的贡献较低,但水中磷的形态较为复杂,溶解性磷并不是水中磷的主要形态。青海湖水中总磷浓度与pH、DO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而与叶绿素a浓度、藻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5月、7月和9月水体总磷浓度分别为0.039~0.320、0.067~0.197和0.037~0.080mg/L;沙岛、江西沟码头采样点3个月(5月、7月和9月)间总磷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151码头、鸟岛、青海湖农场采样点9月与其他2个月(5月和7月)间总磷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5月和7月间无显著差异;沙柳河采样点5月与其他2个月(7月和9月)间总磷浓度无显著差异,7月和9月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湖心3#、黑马河采样点5月与其他2个月(7月和9月)间总磷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7月和9月间无显著差异;布哈河、湖心7#、泉吉河采样点3个月(5月、7月和9月)间总磷浓度无显著差异。
- 陈学民王莉莉韩冰伏小勇
- 关键词:总磷
- 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空间耦合分析——以工业废水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废水排放与工业产值在空间变化上的耦合过程,将全国分为4个地区,1981—2011年分为4个阶段,并引入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1)31年来,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式变化趋势。其中,1987年排放量最高,达260.3×108t;1997年排放量最低,为184.5×108t。2)分省区看,工业废水排放量相对集中。31年来,排放量超过400×108t的5个省份(江苏、四川、广东、湖南、浙江)占全国总量的37.2%。3)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年均降低11.8%,降幅高于东部、东北、中部的9.9%、10.2%、11.5%。4)相比于工业产值的增长,4大地区间工业废水增长速度的差异更大,各地间的非均衡增长更为明显。同时在4大地区内部,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差异也在变大。5)31年来,地区间工业经济经历了"低水平均衡-非均衡-均衡"的过程,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则基本向非均衡状态发展。6)技术因素(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对废水排放量增量的抑制作用将逐渐减弱,工业废水增长量受工业产值增长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 罗海江
- 关键词:偏离-份额工业废水污染排放经济增长
- 青海湖总磷、水温及矿化度与叶绿素a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以青海湖水体11个样点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中叶绿素a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用叶绿素a来表征藻类,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水中总磷、水温及矿化度与叶绿素a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5月叶绿素a含量为0.396~4.031mg·L-1,均值1.387mg·L-1;7月叶绿素a含量为0.129~0.865mg·L-1,均值0.432mg·L-1;9月叶绿素a含量为0.164~1.360mg·L-1,均值0.665mg·L-1。5月至9月湖水总磷平均含量从0.124mg·L-1持续下降到0.061mg·L-1,藻类生长对总磷的需求大于外源输入和内源转化的总量,磷是青海湖藻类生长繁殖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水温是春季限制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目前青海湖湖水矿化度在藻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
- 陈学民韩冰王莉莉伏小勇
- 关键词:叶绿素A总磷水温矿化度
- 济宁南四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2012年南四湖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修正的卡森指数法(TSIM)对南四湖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修正卡森指数的评价结果为TSIM=56.04,南四湖已达到富营养化的标准。根据评价结果,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底质、农业生产、渔业养殖的影响方面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从减少外源污染物、应用生物措施和发展健康水产养殖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南四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 于光金商博王桂勋刘菁
- 关键词:南四湖湖泊富营养化
- 长荡湖近15年营养状态指标的时空分布及浮游藻类的营养限制研究
-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箱线图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长荡湖近15年的氮、磷、叶绿素a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长荡湖的水质现状、营养盐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及藻类增长的营养限制类型。结果表明:自2001年以来长荡湖富...
- 王菲菲李小平陈小华程曦陈无岐刘晓臣
- 关键词:磷氮磷比营养盐限制富营养化
- 文献传递
- 太湖流域典型中小型湖泊富营养化演变分析(19912010年)被引量:11
- 2013年
- 通过分析太湖流域的中小型湖泊富营养化指标近20年的变化趋势,探讨流域富营养化特征的总体演变趋势.从全流域看,总氮浓度在近20年里呈稳中略降的趋势;而总磷浓度在近20年里有较明显上升趋势;作为营养物上升的直接响应指标叶绿素a呈快速上升趋势,平均值从1991年的7.0μg/L上升至2010年的27.5μg/L,20年间上升了近3倍,叶绿素a数据离散程度出现大幅上升,标准差从1991年的1.25μg/L上升至2010年的19.06μg/L,说明各湖富营养化程度的空间分异性在加大,藻华风险增加;透明度在近20年中虽有波动,但整体仍呈下降趋势.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计算结果显示,近20年过水型湖泊淀山湖和昆承湖的TLIc指数明显高于封闭型湖泊水源地尚湖和傀儡湖.典型过水型湖泊(淀山湖)、封闭型湖泊水源地(尚湖和傀儡湖)以及典型的渔业生产型湖泊(长荡湖)的富营养化演变过程有所差异,主要受湖泊本身自然属性、污染控制强度、管理模式、功能定位等影响.
- 陈小华李小平程曦王菲菲陈无歧
- 关键词:富营养化太湖流域
- 苏南地区湖泊群的富营养化状态比较及指标阈值判定分析被引量:34
- 2014年
- 借助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箱须图法以及拐点探测分析法,分析了苏南地区11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特征以及各湖之间的差异性,并探讨湖泊由轻度富营养化向中度富营养化状态转换的相关指标阈值。结果显示苏南地区各湖泊的营养物水平存在明显的阶梯状特征,不同湖泊所处的富营养化阶段有所不同。典型封闭型湖泊水源地尚湖与傀儡湖水质最好,总体为Ⅱ—Ⅲ类,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典型过水性湖泊淀山湖与澄湖水质最差,TN和TP均劣于Ⅴ类,评价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他湖泊属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基于拐点分析,提出苏南地区湖泊群富营养化状态由轻度向中度转变的指标阈值:COD Mn为4.7mg/L,NH3-N为1.0mg/L,TN为2.3mg/L,TP为0.125mg/L,Chl-a为25μg/L,透明度为50cm;尚湖和傀儡湖处于富营养化最轻的下游区,元荡和阳澄湖目前处于敏感的拐点区域,而淀山湖、澄湖、长荡湖等其他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程度较重的上游区。苏南湖泊群的富营养化状态差异性主要是由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和水资源管理模式引起的,实现管理目标由资源利用向资源保护合理转变是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
- 陈小华李小平王菲菲陈无歧刘晓臣
- 关键词:阈值富营养化湖泊
- 青海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来源被引量:10
- 2013年
- 针对青海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测定了湖区11个采样点99个样本表层(0~20 cm)沉积物中重金属Zn、Cu、Pb、Ni、Cr和Fe的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重金属富集状况,并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旅游区采样点151码头(1#)和江西沟码头(4#)的Zn和Cu元素及布哈河(5#)Cr为轻度污染,其他样点未受重金属污染,所有样点潜在生态危害均为轻微程度,以旅游区码头的潜在生态危害综合评价最高;沉积物中Cr、Fe和TOC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在因子1(内源因子)中占绝对负荷,其来源主要与沉积母质有关。此外,入湖河流也带入一定量的Cr元素;Pb和Zn与其他元素相关性较差,分别反映因子2(农业生产活动因子)和因子3(旅游交通排放因子)的迁移转化规律,其来源与人类活动有关;表层沉积物中Cu的积累与内源因子、农业和旅游排放因子均有关;Ni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内源因子和旅游交通排放因子的影响。本研究表明,青海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较轻,其来源除内源因子外,还与湖区农业活动及旅游交通排放等人为因素有关。
- 朱阳春陈学民伏小勇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