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62302)
- 作品数:30 被引量:166H指数:8
- 相关作者:凌立成詹亮王艳莉乔文明梁晓怿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泡沫炭在自发泡过程中的成核行为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结合中间相沥青的热性能和微型气泡的受力行为,通过比较不同原料体系所制泡沫炭的孔结构差异,研究了泡沫炭在自发泡过程中的成核行为。结果表明:1)中间相沥青在发泡过程中最初生成的气体将成为泡核,随后生成的微型气泡将在表面能及气泡内外压差的驱动下,在泡核周围逐步进行兼并、聚集和膨胀,并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成为球形气泡;2)自发泡过程中,中间相沥青的热性能是影响成核行为和泡沫炭孔结构均一性的主要因素。
- 张翠翠王艳莉詹亮杨俊和杨光智凌立成
- 关键词:泡沫炭成核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针状焦的石墨化机理及其储锂行为
- 通过考察煤系针状焦在700~2800℃热处理过程中石墨微晶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电化学性能,并结合TG-DTG、XRD、SEM、XPS表征方法以及充放电、循环伏安曲线特征,分析了针状焦的石墨化机理及其储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 王邓军王艳莉詹亮张秀云刘春法乔文明凌立成
- 关键词:针状焦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石墨化
- 文献传递
- 沥青基球形活性炭对CO_2的吸脱附行为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考察了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的孔结构与CO2吸附容量间的内在关系及其脱附性能.采用N2吸附法分析PSAC的孔结构,由穿透曲线测试其对CO2的平衡吸附量.实验结果表明:在CO2/N2混合气氛下,活性炭对CO2的吸附容量与孔径小于1nm的微孔比表面积呈线性关系;当PSAC担载5%的三聚氰胺后,对CO2(15%)的平衡吸附量由0.91mmol/g增加到1.15mmol/g,提高了26.3%;采用抽真空脱附时,循环脱附效率为74.6%,而电解吸-抽真空耦合脱附工艺可使CO2的循环脱附效率接近100%.
- 谢菲王艳莉詹亮葛明梁晓怿乔文明凌立成
- 关键词:沥青基球形活性炭二氧化碳
- 锂离子电池用Si/针状焦复合负极材料的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5
- 2010年
- 以石墨化针状焦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得碳/Si/针状焦复合负极材料。结合XRD、SEM分析手段和电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当石墨化针状焦复合20%的纳米Si后,其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110mAh/g,但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衰减为200mAh/g;采用CVD方法,在Si/针状焦复合材料的表面沉积厚度为6~8nm的碳后,其首次库伦效率为81%,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能稳定在860mAh/g,且循环效率接近99%。
- 叶冉成果詹亮张秀云刘春法梁晓怿乔文明凌立成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针状焦纳米SI化学气相沉积
- 真空变压吸附过程捕获烟道气中CO_2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11年
- 真空变压吸附(VPSA)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且为一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来了解各变量对过程分离性能的影响有着实验无法替代的作用。采用沥青基活性碳小球为吸附剂,建立了VPSA过程及其能耗计算的模型,模拟研究了P/F、真空压力和CO2进料浓度对VPSA过程分离性能及其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F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VPSA过程的总能耗最小;随着真空压力的减小,产品气的纯度和回收率均增大,风机能耗减小,真空泵能耗增大,总能耗增大;随着CO2进料浓度的增加,产品气的纯度和回收率均增大,相反地,风机、真空泵及过程总能耗均减小。
- 沈春枝孙玉柱李平于建国
- 关键词:数值模拟产品纯度
- 用作气相催化反应体系CNF/泡沫炭催化剂载体的合成(英文)被引量:14
- 2011年
- 以中间相沥青为碳质前躯体,采用自发泡法制得泡沫炭。为了提高比表面积,泡沫炭经质量分数65%的HNO3氧化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其表面生长一层纳米炭纤维(CNFs)。泡沫炭表面生长一层CNFs后,其比表面积和导热系数分别由40m2/g、107W/mK相应提高到198m2/g、125W/mK。这种结构的CNFs/泡沫炭复合材料可以用作气相催化反应体系的催化剂载体。
- 鲍英詹亮王春晓王艳莉杨光智杨俊和乔文明凌立成
- 关键词:泡沫炭纳米碳纤维催化剂载体
-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高强度纳米炭纤维/蜂窝堇青石复合材料(英文)
- 2012年
- 以C2H4为碳源、Ni-Cu合金作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蜂窝状堇青石表面生长纳米炭纤维(CNFs),获得压缩强度为50.0MPa的纳米炭纤维/蜂窝堇青石复合材料。在堇青石表面蜂窝腔内生长的CNFs直径为20nm~30nm,CNFs之间相互交织形成5μm厚的纤维层,CNFs的质量分数为25.3%。金属Cu的掺杂对Ni-Cu合金的颗粒尺寸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CNFs的生长速率、纤维层厚度及其微结构。所合成CNFs的石墨化程度不高,在蜂窝堇青石中生长纳米炭纤维可以把其压缩强度从10MPa增加到50MPa。
- 王艳莉王绪建詹亮乔文明梁晓怿凌立成
- 关键词:纳米炭纤维微结构
- 碳基材料吸附二氧化碳及电解吸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利用碳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研发电解吸技术,取代传统的真空解吸工艺,进行吸附剂再生。估算能耗,为碳基材料吸附捕集温室气体CO2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依据。筛选出十余种由椰壳、煤、沥青、木炭和聚合物基体制备成的颗粒状、纤维状以及蜂窝状的碳基吸附剂,进行实验研究。基于实验结果,比较捕集烟道气中CO2的吸附量、选择性、电加热升温速率、电解吸工艺的电能耗。探讨采用碳基材料吸附和电解吸技术捕集烟道气中CO2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加热碳基材料吸附剂,升温速率较快,能使吸附剂达到快速解吸再生的目的。而且电直接加热到吸附剂,电能利用率较高。通过表面改性等方法提高碳基材料吸附CO2容量,电解吸工艺在CO2吸附捕集技术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 梁辉刘振李平于建国
- 关键词:CO2捕集
- 成型工艺对活性炭孔结构及其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用比表面积1183m2/g的活性炭和酚醛树脂分别作为吸附剂和粘结剂,考察了成型工艺对活性炭孔结构及其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成型后,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但对成型活性炭进行CO2二次物理活化可使其比表面积提高60.7%;粘结剂含量为30wt%、成型压力10MPa条件下所制的成型活性炭在800℃用CO2二次活化2h后,其比表面积、压缩强度和对CO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323m2/g、12.7MPa和0.67mmol/g。
- 霍素敏邓洪贵王艳莉詹亮乔文明梁晓怿凌立成
- 关键词:活性炭二氧化碳
- 三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吸附分离CO2-CH4的计算机模拟--CO2电荷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COF)材料是一类具有大比表面积、低密度的多孔材料,在温室气体捕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COF-102等框架材料对CO2-CH4混合气的吸附分离。模拟过程中,选择了4种常见的CO2电荷模型:(1)C(0.70 e)、O(-0.35 e)、C=O键长1.16×10-10m;(2)C(0.576 e)、O(-0.288 e)、C=O键长1.18×10-10m;(3)C(0.544 e)、O(-0.272 e)、C=O键长1.18×10-10m;(4)C(0.664 5 e)、O(-0.332 25 e)、C=O键长1.16×10-10m,框架材料的力场模型则选择了UFF(Universal ForceField)和Dreiding这两种常见的力场。根据不同力场和CO2电荷模型模拟所得到的吸附等温线和选择性,发现UFF和第(2)种电荷模型的组合与实验结果最吻合。
- 朱玉俊黄永民胡军刘洪来
- 关键词:C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