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880011)
- 作品数:31 被引量:504H指数:12
- 相关作者:任友群詹艺郑太年王美陈家刚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艺术更多>>
- 培养数学专业师范生TPACK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9
- 2011年
- 200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ishra和Koehler提出、阐述了TPACK的概念,并指出TPACK是教师使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所必须的知识。自提出以来,国外涌现出大量的TPACK相关研究。本研究是在借鉴国外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国内境脉下进行的一次实验研究,研究的过程和数据都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本研究围绕"怎样的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师范生的TPACK水平?"这一问题,以上海市某高校数学专业的师范生为例,参照Mishra和Koehler所采用的"设计学习"方法,Bracha Kramarski和Tova Michalksy的"自我提问"策略设计微型课程并进行教学实验。同时,参照Schmidt等人、Archambault和Cripen开发的量表,设计数学教师TPACK量表,对微型课程实施前后师范生的TPACK水平进行了测量。前后测量表的数据显示,微型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师范生的TPACK水平获得了提升。
- 詹艺任友群
- 关键词:TPACK
- 逼真教学问题解决情境中教师适应性专长表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适应性专长是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并被视为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一个新目标。本文通过一个教学专业实践领域中的认知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对参与实验的9位数学教师在逼真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适应性倾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学习的倾向""新情境中的适应性改变""深度的概念性理解""元认知"这4个构成适应性专长的表现特征的维度上,不同的教师之间存在明显的表现差异。结合对被试教师的话语分析,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具有不同表现特征的教师在这4个维度上的具体表现。
- 王美
- 认知学徒制二十年研究综述被引量:44
- 2010年
- 认知学徒制理论提出至今已有20年,此间关于认知学徒制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国外学界的理论研究仍在持续,但更侧重于对它的应用研究,而且该理论的应用结合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进一部拓展。而国内学界,特别是内地学者,仍以理论介绍为主,缺乏针对该理论的实证研究。希望对该理论提出20年来国内外大致的研究状况进行的回顾,有助于国内学界把握其研究动态和方向。
- 陈家刚
-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
- 场馆环境中介性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以上海科技馆学习单设计研究为例被引量:29
- 2011年
- 博物馆、科技馆是一类独特的社会教育机构。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这类场馆的教育职能逐渐超过收藏、研究,成为首要职能。近年来,发生在这类场馆中的非正式学习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但相比大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国内场馆环境中的相关学习设计实践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如何使设计环境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是场馆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按照基于设计的研究框架,设计家庭参观学习单作为干预手段,研究其对参观行为、参观者对展品使用、参观者对展品理解的影响。通过两轮学习单的可用性测试以及一轮对照试验,研究者发现学习单的使用会影响参观行为。设计适切的学习单能帮助参观者更好地利用场馆资源,理解展品内容和主题,同时也有助于场馆教育目标的达成。
- 鲍贤清毛文瑜王晨李康立
-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科技馆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3
- 2013年
- 本研究借助PISA测验,以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五个地区的5066名初三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家庭SES与学生的学业学习存在密切关联。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中的学习辅助工具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财富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取决于投资物品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联度。(2)家庭SES与学生的学校类型显著相关。家庭SES水平高的学生,进入重点中学的比例更高。(3)中国父母对孩子普遍持有高教育期望,家庭SES水平与父母教育期望存在一致关系。(4)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高,孩子的学业成绩越好,学校类型在这种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 庞维国徐晓波林立甲任友群
- 关键词:学业成绩教育期望
- 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及其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基于五城市调研的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基于对我国教师专业共同体导向的专业发展实践的关注,本研究在五个城市调研基础上,考察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特征及其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研究描述了取样城市教师的备课方式、培训参与、同行听评课、教科研参与等有关参数的分布,以及上述分布中的城市间、学校间、城-郊间的差异,描绘样本城市的教师专业实践、特别是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样态;通过控制学生背景变量、教师背景变量和教学方式的变量,研究发现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整体模型与学生数学成绩的关联,并建立了相关数量模型。本研究还希望,基于上述考察,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这一侧面来验证上海学生PISA成绩的代表性。
- 赵健裴新宁冯锐程佳铭金莺莲
- 关键词:学业成就
- 我国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对学生数学成绩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3年
- 本研究以对我国不同地区五个主要省会城市60所学校的581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对这些学校中5066名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结果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对学生数学成绩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方法,讲授法(教师主导)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用计算机主要是为了播放讲义。与此相适应,教师对于课程标准和上级部门指定教材较多采取一种认同和接受的态度。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课程、教学资源、教师的计算机应用、上级部门指定的教材、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对于数学成绩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总体上显著,但是,对于不同城市而言,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及这些因素的显著性存在着差异。
- 郑太年王美林立甲文剑冰
- 关键词:教学方法数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 技术支撑的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设计被引量:9
- 2010年
- 认知学徒制理论提出以来,在学习环境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技术的发展使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便捷、有效和强大。本文对技术支撑下的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的设计,尤其是其方法维度的设计,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从而表明,技术的发展赋予了认知学徒制理论新的生命力。
- 陈家刚
-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学习环境
- 视频研究在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中的运用被引量:6
- 2011年
- 视频研究是学习科学研究中倡导的运用视频技术探究学习、教学与教育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研究者运用视频研究促进在职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一个案例,具体描述了该案例中面向4位教师的视频研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基于对教师视频研究活动中的话语分析,发现有效的视频研究活动设计能够促进教师:(1)转变原有观念,发展教学理解与专长;(2)主动参与学习,对新知的获得持积极倾向;(3)发展视频研究的意识,获得视频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就视频研究在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中的有效设计与运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 王美
- 关键词:教师学习教师专业发展
- 基于TPACK框架的话语分析:师范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什么?被引量:21
- 2011年
- 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Technological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概念的提出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010年12月2日至19日,上海市某高校开展了一次职前教师教育微型课程。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前后测量表的数据,分析了微型课程前后师范生TPACK水平的变化情况。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深入到微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师范生的话语进行记录,并按照TPACK框架进行话语编码和分类。通过统计各类话语的比重,从班级、小组两个层面呈现出师范生在近似真实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关注焦点的变化情况,从而为以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提供建议。
- 詹艺
- 关键词:TPACK师范生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