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78008)

作品数:39 被引量:576H指数:16
相关作者:吕志涛袁广林刘荣桂张德峰袁承斌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1篇应力
  • 20篇预应力
  • 16篇预应力混凝土
  • 14篇混凝土
  • 13篇耐久
  • 13篇耐久性
  • 13篇高温
  • 13篇高温后
  • 8篇预应力混凝土...
  • 8篇土结构
  • 8篇混凝土结构
  • 5篇结构耐久性
  • 4篇应力状态
  • 4篇碳化
  • 4篇裂缝
  • 4篇冷却方式
  • 4篇骨料
  • 4篇钢筋
  • 4篇钢筋混凝
  • 4篇钢筋混凝土

机构

  • 22篇东南大学
  • 16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江苏大学
  • 4篇河海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4篇上海市建筑科...
  • 3篇江苏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城建设计...
  • 2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黄河水利职业...
  • 1篇中元国际工程...

作者

  • 22篇吕志涛
  • 17篇袁广林
  • 8篇刘荣桂
  • 6篇张德峰
  • 4篇梁正平
  • 4篇袁承斌
  • 3篇田露丹
  • 3篇周立欣
  • 3篇涂永明
  • 3篇张倩茜
  • 2篇贾文亮
  • 2篇陆春华
  • 2篇苗生龙
  • 2篇梁爱莉
  • 2篇董亚男
  • 1篇张径伟
  • 1篇杨道富
  • 1篇渠艳艳
  • 1篇舒前进
  • 1篇杨小平

传媒

  • 9篇工业建筑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建筑结构
  • 4篇混凝土
  • 3篇江苏理工大学...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煤炭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徐州建筑职业...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年份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龄期钢筋混凝土柱高温后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护龄期(14、28 d)受高温后的钢筋混凝土柱在小偏心荷载下构件的承载力及变形退化规律。结果表明:养护龄期为14d的柱高温后其相对抗压强度和残余抗压强度均大于28d龄期柱,且柱的挠度和轴向变形增长幅度明显小于龄期为28 d柱的增长幅度;14 d龄期的钢筋混凝土柱在常温下和550℃高温后测得的荷载-挠度曲线及荷载-轴向变形曲线都有明显的下降段,而28 d龄期柱高温后的曲线下降段不完整。这说明,养护龄期为14 d的柱高温后残余强度、延性均优于龄期为28 d的柱,14 d龄期的钢筋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较好,这些研究成果可为不同龄期钢筋混凝土结构受火后的评估提供参考。
王磊袁广林周立欣
关键词:早龄期高温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
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20、C25和C30的硅质骨料和钙质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分析了受火温度、冷却方式、骨料类型、静置时间和强度等级等因素对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受热温度较低时,冷却方式对受热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小,在受热温度较高时,冷却方式对受热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骨料类型对高温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不可忽略,温度低于550℃时,硅质骨料混凝土强度高于钙质骨料,但当超过750℃后,硅质骨料混凝土强度迅速降低,温度越高,钙质骨料相对于硅质骨料的耐火优越性表现的越明显;受火灾作用后,混凝土强度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在某一静置时间,混凝土强度都会出现最小值;高温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趋势相似,高温后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受强度等级的影响不能忽略。
梁爱莉张倩茜袁广林董亚男
关键词:混凝土高温抗压强度冷却方式
基于耐久性要求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被引量:7
2003年
基于耐久性要求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能自动满足耐久性要求的裂缝控制宽度 ,但应用于超静定结构时 ,需要考虑预应力作用效应的影响。推导了单跨及对称双跨框架考虑预应力作用影响的计算公式 ,并对算例进行了分析 。
张德锋吕志涛
关键词:耐久性预应力混凝土裂缝
高温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绞线预应力的损失被引量:15
2006年
对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温作用下产生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高温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会产生预应力损失,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试件完全冷却后,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会有所恢复,但钢绞线经历的温度越高,其恢复值就越小.受高温作用的预应力构件产生附加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有高温作用下预应力钢筋的松弛和蠕变、混凝土的高温徐变和钢筋与混凝土的热膨胀差.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可为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和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评估提供参考.
袁广林李庆涛吕志涛黄方意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混凝土试件碳化试验及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进行了碳化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试件弯曲受拉和直接受压的耐久性试验研究,阐述了碳化作用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机理。引进拉、压应力状态影响函数χσ,以反映碳化深度和应力状态及应力水平的关系。分别假定Fick第Ⅰ定律中的碳化时间指数α为0.50或为变量,由此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且采用一次可靠性方法(FORM)对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拉、压应力分别可加快和减缓混凝土结构的碳化速度,χσ反映了碳化速率的变化趋势。最优的碳化时间指数α=0.48,若近似取α=0.50,计算结果也是足够准确的,由此印证了Fick第Ⅰ定律的正确性,而且采用FORM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碳化深度的离散程度是可靠的。
涂永明吕志涛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耐久性碳化应力
高温后黏土砖砌体的抗压承载力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研究温度对黏土砖砌体抗压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温度后黏土砖砌体试件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验,得到了砖砌体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受热温度的升高,黏土砖砌体的极限荷载逐渐降低。根据砌体试件截面内各点在高温后的温度分布状况、材料高温后的性能变化规律,提出采用分层法计算得到高温后砌体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可为高温后砌体结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苗生龙舒前进袁广林
关键词:砖砌体抗压性能承载力
高温(火灾)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对预加载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高温(火灾)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受热温度分别为250,450和650℃,加载试验分别在高温下和冷却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将使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发生改变。在升温的初始阶段,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有少量增长,当温度达到一定水平时,预应力才开始下降;高温使得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刚度下降,但冷却会使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随着温度的升高,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预应力和极限挠度增量的变小,高温后加载的试验梁的极限应力增量和极限挠度增量比高温下加载的试验梁要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呈下降趋势,但高温中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值均低于高温后的梁。
袁广林黄方意吕志涛
关键词:高温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开孔梁模糊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00年
在梁中开孔能够进一步满足结构功能要求 ,其中开孔参数的设计是重要一步 笔者在预应力开孔梁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用模糊规划方法 ,以开孔参数为设计变量 ,将预应力梁力学特性回归方程、应力强度计算公式转化为模糊约束函数 ,从而建立模糊优化模型 ,对开孔尺寸进行优化设计 ,得到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最优解答 。
姜小云刘荣桂苏军
关键词:最佳化建筑结构
裂缝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提出了制作预应力混凝土裂缝状态试件的试验方法 ,并通过混凝土碳化与氯离子侵蚀试验 ,分析了裂缝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
袁承斌张德峰刘荣桂梁正平吕志涛
关键词:裂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高温后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承载能力被引量:8
2006年
对预加载的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高温(火灾)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件的加热温度分别为250,450和650℃,加载试验分别在高温下和冷却后进行.试验表明,高温对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和变形,都有较大的影响;与冷却后加载试验相比,高温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损伤更为严重.根据受热后梁截面的温度场,采用分层法得到了高温下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计算分析表明,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袁广林黄方意吕志涛
关键词: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分层法承载能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