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8-YB-161)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阳隽朱家馨张天托黄静黄华兴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及药物敏感性检测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监测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CAL)体外生物膜形成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接种CAL于96孔培养板黏附生长形成生物膜,根据相对于空白对照透光度下降的程度将CAL分为生物膜阳性和生物膜阴性菌株,并测定抗真菌药物对10株生物膜阳性CAL游离态和生物膜的MIC值。结果 52株CAL中有14株为生物膜阳性菌株,占26.92%;38株为生物膜阴性菌株,占73.08%;氟康唑、卡泊芬净及两性霉素B对生物膜CAL的MIC值明显高于其游离态MIC值,10株生物膜CAL对氟康唑、卡泊芬净均耐药(SMIC80>256μg/ml及>16μg/ml),而两性霉素B对其中4株生物膜CAL的SMIC80>8μg/ml。结论呼吸道CAL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存在表型差异,生物膜CAL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增高。
- 阳隽张天托朱家馨黄静
- 关键词: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药物敏感
- CPH1和EFG1基因在游离态及生物膜态白念珠菌的表达差异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检测游离态及不同时期生物膜态白念珠菌转录因子CPH1和EFG1的表达,探讨其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白念珠菌质控株ATCC90028和临床分离株14215于聚乙烯片上黏附生长24h后的生物膜形态。分别提取6株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13860、13874、14127、14371、14215、14533和质控株ATCC90028游离态以及早期(聚乙烯片上黏附生长4h)、中期(聚乙烯片上黏附生长12h)、晚期(聚乙烯片上黏附生长24h)生物膜态的总RNA,应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其CPH1和EFG1基因的表达。结果聚乙烯片上黏附生长24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质控株ATCC90028多为单层的孢子细胞黏附;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14215形成菌丝态为主,具有三维结构的生物膜。相对于游离态,白念珠菌质控株ATCC90028在生物膜形成的早中晚期转录因子CPH1和EFG1表达均下调。临床分离株转录因子CPH1在游离态、生物膜形成的早中晚期时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游离态相比,临床分离株转录因子EFG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生物膜形成早期及中期均上调[0.141(0.029-0.212)、0.252(0.103-0.943)比0.077(0.018-0.113),均P〈0.05],在生物膜形成晚期则无明显改变(P〉0.05),相对表达量为0.091(0.024-0.354)。结论转录因子EFGl在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阳隽黄华兴朱家馨
- 关键词:念珠菌生物膜基因表达
- 卡泊芬净对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作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检测卡泊芬净对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抑菌作用,探讨临床治疗其相关感染的最适治疗剂量。方法:分别测定卡泊芬净对10株白色念珠菌临床株游离态及生物膜态的半数抑菌浓度(MIC50),并对比观察不同浓度卡泊芬净作用下白色念珠菌的增殖活性。结果:卡泊芬净对游离态白色念珠菌的MIC50为0.125~0.5mg.L-1,对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的MIC50为0.25~256mg.L-1,当卡泊芬净浓度高于白色念珠菌MIC50时,全部游离态白色念珠菌的增殖活性几乎完全受到抑制,但有7株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的增殖活性再次增强,且大于阳性对照的50%。结论:卡泊芬净对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但并不呈浓度依赖性,当其用于治疗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相关感染时的最适治疗剂量有待临床研究验证。
- 阳隽张天托朱家馨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卡泊芬净抑菌作用
- 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表型差异的机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呼吸道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ATCC90028体外粘附生长24 h形成生物膜,用XTT减低法测定其增殖情况,并分别提取生物膜态白念珠菌总RNA,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转录因子CPH1、EFG1和粘附分子ALS3、HWP1基因的表达,采用△Ct的方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根据粘附生长的白念珠菌增殖情况,有8株临床株形成生物膜能力"高",另7株临床株及标准株ATCC90028形成生物膜能力"低"。生物膜表型差异的菌株间转录因子CPH1、EFG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粘附分子ALS3、HWP1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白念珠菌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存在表型差异,其差异的机制可能与转录因子CPH1和EFG1以外的基因调控相关。
- 阳隽张天托朱家馨
- 关键词:白念珠菌生物膜转录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