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860) 作品数:21 被引量:176 H指数:8 相关作者: 戈伟 郑永法 李长虎 徐细明 曹德东 更多>> 相关机构: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抗肿瘤血管生成及联合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1年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新生血管所提供的氧和营养物质,在无新生血管生成时,肿瘤的生长明显受抑制。目前,以抗血管生成为目的的肿瘤治疗策略已成为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但由于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性,单独抗血管生成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联合放射治疗可以起到协同作用。 王慧敏 综述 戈伟 审校关键词:肿瘤 血管生成抑制剂 放射疗法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6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42例采用紫杉类或铂类或氟尿嘧啶类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者为对照组,34例采用阿帕替尼联合以上基础化疗方案化疗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20.59%)、疾病控制率(73.53%)高于对照组(4.76%、47.62%)(P<0.05);观察组高血压(35.29%)、蛋白尿发生率(17.65%)高于对照组(0、0)(P<0.05),骨髓抑制(52.94%)、恶心呕吐(23.53%)、口腔黏膜炎(11.76%)及肝功能损害(5.88%)发生率与对照组(47.62%、42.86%、4.7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胃癌单纯化疗疗效,不良反应易于控制。 钱祥云 戈伟关键词:晚期胃癌 联合化疗 恩度联合放射治疗对Lewis肺癌小鼠生长以及碳酸酐酶Ⅸ和乏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放射治疗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碳酸酐酶Ⅸ(CAIX)和乏氧诱导因子-1a(HIF-1a)mRNA的表达变化,并对组织基因表达变化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建立Lewis肺癌模型,将32只成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恩度组(ES组)、放射治疗组(RT组)和恩度联合放疗组(ES+RT组),从治疗当天开始,隔日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治疗结束后剥离瘤体,使用Real—timePCR方法对各处理组肿瘤组织中CAIX及HIF—lct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从肿瘤生长曲线可以看出:ES+RT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组抑瘤效果最好。以对照组为参照,ES组、RT组、ES+RT组CAIXmRNA的扩增倍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T组下降最明显。以对照组为参照,ES组、RT组、ES+RT组的HIF—1a mRNA扩增倍数均下降,RT组、ES+RT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a mRNA与CAIX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恩度联合放疗显著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的生长;同时能够改善肿瘤乏氧状况,抑制HIF-1a和CAIXmRNA的表达,可能是放疗增敏作用的机制之一。 刘梁 戈伟 明平坡 张金忠 张令 王慧敏 曹德东 郑永法关键词:恩度 碳酸酐酶IX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射治疗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肿瘤微环境疗法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新靶点。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具有广谱的抗血管形成活性,可以与正常的血管形成相关基因进行作用,且毒副作用低可长期应用。 黄玉 戈伟关键词:血管内皮抑素 肿瘤微环境 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抗血管形成 相关基因 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6年 肿瘤微环境是影响肿瘤生长与转移的关键因素,外泌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外泌体是由多种类型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小体,广泛地分布于外周血、唾液、尿液、腹水、胸水、乳汁等多种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大量功能性蛋白质、mRNA、miRNA、DNA片段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之间穿梭并介导细胞间的物质转运与信息交流,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相关纤维细胞的分化、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控以及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调控,进而在肿瘤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外泌体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徐敏 戈伟 尹竺晟关键词:外泌体 血管生成 肿瘤进展 恩度联合放疗对肿瘤组织血流灌注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放疗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血流灌注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从治疗当天开始,隔日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同时采用局部瘤体直接团注声诺维的方法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SonoLiver1.0软件分析造影过程中获取的时间一强度曲线(TIC),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及TIC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荷瘤小鼠肿瘤体积随时间不断增长,而恩度联合放疗组与其余3组比较,在第6天后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参数始增时间(s)、达峰时间(s)、上升支斜率(dB/t)、感兴趣区增强强度(dB)、半降时间(s)在不同的测量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强度(IMAX)、曲线下面积(AUC)随着肿瘤生长时间呈上升趋势,但在后期由于肿瘤内出现明显坏死,出现下降。结论恩度联合放疗可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的生长,并影响小鼠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使其分布规则,改善肿瘤组织血流灌注,超声造影检查可观察荷瘤小鼠肿瘤内血流灌注和坏死区域的变化,显像效果良好。 戈伟 明平坡 陈文卫 徐慧琳 李长虎 郑永法 徐细明 陶泽璋 李桂兰关键词:超声造影 血流灌注 恩度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YH-16,恩度)对不同放射剂量治疗的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Lewis肺癌细胞接种肿瘤的动物模型,并将60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A,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B,小剂量多次放疗组(1Gy/f,隔日一次,共4次);C,大剂量单次放疗组(4Gy/f,共1次);D,小剂量多次放疗联合恩度组(放疗前4天起每天右侧腹股沟区皮下注射恩度0.1ml,共15天,放射剂量为1Gy/f,隔日一次,共4次);E,大剂量单次放疗联合恩度组(放疗前4天起每天右侧腹股沟区皮下注射恩度0.1ml,共15天,放射剂量为4Gy/f,共1次)。分别给予上述处理后计算抑瘤率,并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各组VEGF的阳性表达率。结果:与C、E组比较,B、D组的抑瘤作用及VEGF表达下降明显(P<0.05),尤以D组抑瘤更强(P<0.05)、VEGF下降最多(P<0.05)。结论:放疗前使用恩度可使Lewis肺癌小鼠对放疗的敏感性增加,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的表达有关。 王慧敏 戈伟 曹德东 郑永法 介芳芳 何渡 胡科 张金忠关键词:VEGF表达 LEWIS肺癌小鼠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肿瘤生长 联合放疗 血管生成诱导剂 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YH-16)联合同步化疗、放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经病理组织学确诊59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纳入标准,分为30例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组(试验组)和29例同步放化疗组(对照组),以客观有效率(RR,CR+PR)、临床获益率(CBR)、1年生存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近期疗效评价指标。评价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心脏毒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等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RR和CR+PR分别为66.7%、37.9%,CBR分别为90%、69%,两组的RR和CB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70.0%、51.7%,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6.6%、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心脏毒性、急性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治疗近期疗效好,其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赵柏林 戈伟 郑永法 罗卫 尹竺晟 李长虎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恩度 同步放化疗 抗血管生成治疗耐药与肿瘤微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6年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起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然而抗血管生成治疗存在耐药现象,且在临床中的益处都是短暂的,通常会迅速地出现肿瘤的生长、进展和转移,这与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目前,耐药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主要从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或通道、缺氧微环境、细胞自噬、肿瘤基质细胞及其他血管生成方式等方面简述了肿瘤微环境介导抗血管生成治疗耐药的分子机制,以期发现肿瘤血管生成的新靶点,改善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临床效果。 钱祥云 戈伟关键词:抗血管生成 肿瘤微环境 耐药 肿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与同步化学治疗(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Medline、EMbase、OpenSIGLE、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NTIS)、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CBM中关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估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1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0.25软件。结果共纳入12个RCT,Meta分析5个主要结局指标的结果显示:单纯三维适形放疗与同步化疗比较,有效率和局部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OR=2.52,95%CI(1.41,4.52)和OR=3.22,95%CI(1.32,7.83)],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和骨髓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研究表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局部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大部分患者可耐受毒副作用,临床医师可将联合化疗作为强推荐。但鉴于纳入研究较少,样本量小,质量不高,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和规范的高质量RCT,以进一步验证二者的联合治疗效果。 黄玉 戈伟 唐甜 李长虎 郑永法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