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MZ004)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孙振东满忠坤张晓燕靖东阁林刚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基础教育改革多元价值取向论
- 2015年
- 国家单一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改革表现为简单化改革和官僚式改革,导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忽视地域差异性和文化适应性,因此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多元价值取向。该理论主张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价值协商与多方合力作用的过程,坚持主流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并存。实现教育改革的多元价值取向,必须要求地方政府也要进行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让民间力量成为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动力。
- 靖东阁
-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多元价值取向
- 应用“三角互证法”提升教育技术研究的品质被引量:3
- 2014年
- "三角互证法"利用文献、考古学和人类学三种方法的相互印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的技术路线,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的有效性。教育技术具有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在进行教育技术研究时采用简单性的研究范式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该文将"三角互证法"作为一种混合方法研究范式引入教育技术研究,可以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准研究切入点,构建规范的研究谱系,并通过进入教育实践现场开展实地考察,丰富教育技术研究的材料,促进教育技术研究的本原回归,提升研究的品质。
- 林刚张诗亚
- 关键词:考古人类学教育技术研究
-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问题被引量:13
- 2014年
- 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本身就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增强民族群众民生改善的主体性,是教育民生功能的本质规定及实践路径。忽视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文化规约性,是民族地区诸多教育问题凸显的症结。关注民族教育发展中的文化差异与民族群众的民生状况及教育需要、重视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和教育学立场的文化意识,是构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共赢机制的基本理路。
- 满忠坤孙振东
- 关键词:民族教育教育需要文化观照
- 人的国民性、世界历史性与教育被引量:5
- 2016年
- 国民性是国民主体基于所处的独特的天地系统、国际环境和国家内部结构,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稳定的、普遍体现于每个国民个体的心理特征。人的世界历史性是在人类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人的发展状态,是地域狭隘性和民族狭隘性的彻底扬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现时代的人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国民性存在,无论是片面强调"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观点,还是片面强调"人的国民性存在"的观点,都没有真正从"现实的人"出发。应该严格区分"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与"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现阶段,仍然应该强调国家利益和民族独特性,这并非"地域狭隘性"和"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坚持"教劳结合",重视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制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善国民性、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 孙振东
- 教育之于国民性的养成及其限度——兼论教育学的学术边界被引量:1
- 2014年
- 国民性"被纳入教育学的话语体系,既是教育学学者对相关实践与理论问题的自觉回应,也是对其学术使命的积极担当。教育虽为国民性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条件,但也不应被赋予各种无力承担的"厚望"与"误望"使其沦为"众矢之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本身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国民性之养成的本质乃是主体"文化化"的过程,国民性之改造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自觉"。教育改造或养成国民性虽责无旁贷,亦顺理成章,但教育之于国民性养成的限度也不应忽视。确证教育之于国民性养成的限度,对审思教育学的学术边界亦具有启示意义,是教育研究、教育学走向成熟的方法论自觉。
- 满忠坤
- 关键词:学术自觉
- 论教育的民生功能被引量:12
- 2014年
- 教育是民生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民生其他方面的改善起着基础性作用。教育的民生功能是教育系统在塑造和提升民生主体的主体性,引导民生主体提升生存发展能力与生活质量,进而促进民生主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功效与作用。教育的民生功能不是固有的,而是通过改革教育的整体结构生成的。教育民生功能实现的策略包括:树立教育的民生价值观、保证教育政策的民生导向、调整与优化教育结构、增强民生导向的课程改革。
- 张晓燕孙振东
- 关键词:教育功能民生改善
- 教育价值危机的理性审视被引量:2
- 2012年
- 教育价值以客体教育对主体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为条件,具有实践性。为完美生活做准备是教育的使命,也是人所寄予教育的价值信念,工具性是教育价值的应有之意。教育价值危机是教育客体属性对教育主体需要满足程度的日益式微,是教育疏离人的需要、相对过度投入、价值制度化日益凸显的结果。教育要摆脱其价值危机,必须关注教育主体的需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关注教育民生问题,发挥教育应有的价值功能。
- 满忠坤
- 关键词:教育价值
-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四川、贵州的教育调查被引量:5
- 2013年
- 通过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教育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中存在:普九达标存有失实、撤点并校与就近入学实有矛盾、教师生存状况有待改善、学生被迫弃学、民族文化"被传承"等问题普遍存在。对民族教育特殊性、义务教育法规、民族教育与民生改善依存关系的认识与执行误区是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应在全面把握民族教育特殊性的前提下,协调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与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提升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质量。
- 满忠坤
- 关键词:义务教育民族文化教育需要教育质量
- 人的未来性与教育的敞开性——试论教育对复杂未来的回应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教育应运而生,而教育的产生又反过来促成了未来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变。可以说,正是教育的种种施为才使人向未来敞开,占有自己的本质。现代社会是复杂的风险社会,这就要求教育必须敞开自身,以培养适应未来的根基深厚、自我度越、合群志道的人。适度地增加制度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由度,使教育者成为受教育者的护道人是达成这一目的的必由之路。换言之,敞开的教育既意味着介入,也代表着护持。
- 虞嘉琦
- 关键词:风险社会
- 论城乡一体化中农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2
- 2017年
-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它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在一体化的思路中把农村教育定位为服务于城乡共同发展;由于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的自由流动,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人口骤减、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农村劳动力技术结构变化等因素,都对农村教育提出严峻挑战。农村教育只有实现自身转型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辅之以政策支持,来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
- 孙秀岚靖东阁
-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教育城乡二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