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5047)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南崔怀峰殷国栋胡如夫陈大林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汽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理学
  • 6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四轮转向
  • 3篇轮转向
  • 3篇车辆
  • 2篇硬件
  • 2篇硬件在环
  • 2篇硬件在环仿真
  • 2篇有源控制
  • 2篇声辐射
  • 2篇稳定性
  • 2篇结构声
  • 2篇控制系统
  • 2篇滑模
  • 2篇多主体系统
  • 2篇仿真
  • 2篇封闭空腔
  • 2篇操纵稳定性
  • 1篇弹性板
  • 1篇悬架
  • 1篇有源噪声
  • 1篇噪声

机构

  • 13篇东南大学
  • 2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2篇陈南
  • 4篇崔怀峰
  • 3篇殷国栋
  • 3篇陈大林
  • 2篇王金湘
  • 2篇胡如夫
  • 1篇孙宁
  • 1篇陈建松
  • 1篇王明军
  • 1篇姜顺明
  • 1篇管延茹

传媒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汽车工程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Journa...
  • 1篇控制工程
  • 1篇江苏省汽车工...
  • 1篇中国声学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主体系统的封闭空间辐射噪声有源控制
<正>0引言封闭空间内振动结构辐射噪声的有源控制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人员[1-4]对结构声学系统的求解及控制越来越重视。而设计一种新型的具有分布式特征噪声主动控制的智能控制方法是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
陈大林
关键词:辐射噪声有源控制多主体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多主体系统的封闭空腔有源力控制技术被引量:4
2013年
将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分布协同控制的方法应用到封闭空腔结构声控制中,解决整体控制架构的复杂性和智能单元的协调问题。提出由两个相邻弹性板围成的封闭空腔模型,利用模态叠加法分析腔内耦合声场的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MAS的智能控制方法处理复杂的封闭空腔耦合噪声场的基本理论和可行性。通过对噪声控制问题进行逐层分解,构建相应的MAS控制架构。定义具有针对性的子控制器主体及其操作域和内部功能函数,并采用协调体结构中的类监督和竞争协调机制将各子控制器主体耦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基于MAS的封闭空腔有源力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封闭空腔噪声控制具有可行性且降噪效果较好;同时还体现了并行运算、'即插即用'和高度稳定性等MAS的优势。
崔怀峰陈南
关键词:封闭空腔多主体系统
基于TrueTime的分布式主动转向网络控制的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揭示网络的介入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和滑模控制理论,建立了2自由度线性车辆模型和8自由度非线性车辆模型,设计了主动转向控制器。接着,提出了基于CAN网络通信的分布式主动转向控制网络架构,应用仿真工具箱TrueTime建立了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在不同网络服务品质下对网络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网络环境对系统控制性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信负载一定时,通信时延和数据丢包是网络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因素,在系统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孙宁陈南王金湘张丙军钟国华
关键词:控制器局域网TRUETIME
多智能体的振动噪声前馈主动控制技术被引量:4
2017年
传统振动噪声主动控制系统在灵活性、通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缺陷,难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由此考虑将多智能体技术与经典的控制理论—自适应前馈FxLMS控制算法综合起来形成有效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主导振动噪声的结构模态分解振动噪声控制问题,比较结构特征频率声压和一预设阈值大小来定义控制器操作域。综合各种功能函数和自适应FxLMS算法形成控制单元(控制器智能体)。通过最大声压频率和特征频率之差小于某一常数α来定义决策函数,以决策各控制单元的优先启动。提取传递函数至上层组织作为加权系数以实现各控制单元之间的合作。通过调整常数α能够实现不同控制器的灵活启动,并利用智能体之间的合作实现系统的通用性和稳定性。
崔怀峰胡如夫陈南
关键词:振动噪声多智能体技术智能控制
采用响度控制改进算法的封闭车厢主动消声被引量:3
2013年
以响度为噪声主动控制目标,提出逆模型结构和延迟补偿结构相结合的LFLMS改进算法。以轿车封闭车厢为载体构建双通道主动消声系统。以发动机噪声为噪声源,用三种控制算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LFLMS改进算法与LFLMS算法的控制效果相近,且收敛速度快;响度控制声压减小不及声压控制,但响度减小量更大,主观听觉效果更好。
姜顺明陈南
关键词:响度车厢主观
双弹性板矩形空腔内噪声的有源力控制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在弹性板上施加不同参数的有源力对腔内噪声进行控制的问题。构建双弹性板构成的封闭矩形声腔模型,对封闭声腔的结构-声耦合特性进行分析,推导了在封闭声腔有源力控制作用下声压计算公式,给出采用有源力控制的最优控制模型。分析了弹性板在不同参数的次级力源激励下腔内局部声场的声压级响应,并建立了仿真模型对局部声场的减噪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次级力源的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且次级力源的个数并非越多越好。
陈大林陈南
关键词:结构-声耦合声辐射声压级
Study on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to Improve Vehicle Handling Stability
The effect on handling stability by active suspension is analyzed to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modes of control...
Wang Jinxia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四轮转向车辆鲁棒控制系统快速开发仿真与试验被引量:2
2009年
考虑车辆行驶工况的不确定性及系统建模误差,建立了多自由度四轮转向车辆动力学数学模型。基于结构奇异值μ综合鲁棒理论,通过设立不确定性虚拟模块,设计了μ综合控制器,抑制外部扰动;基于Matlab/Simulink/dSPACE建立了四轮转向(4WS)车辆控制系统的HILS快速开发平台,验证测试控制器的有效性;通过实车试验修订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试验表明四轮转向车辆控制系统的纯数字仿真-实时数字仿真-硬件在环仿真-实车试验整个控制系统开发过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说明该快速开发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殷国栋陈南
关键词:车辆四轮转向鲁棒控制硬件在环仿真
考虑非线性特征的4WS车辆滑模鲁棒稳定性控制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系统地分析非线性四轮转向车辆的动力学行为,并同时考虑实际车辆运行工况的复杂性,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四轮转向车辆动力学模型.选择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作为控制变量,基于滑模控制理论和最优反馈控制理论,分别设计控制器抑制外部扰动;在J-turn的操纵模式下,比较2种控制算法的优越性,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下实现仿真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滑模控制下四轮转向车辆具有更优的操纵性能,将质心侧偏角控制在稳定范围内,并能较好地跟踪车辆的期望横摆角速度,可较理想地提高高速环境下四轮转向的抗干扰能力.
陈建松陈南殷国栋管延茹
关键词:四轮转向滑模控制非线性
Active control of structural sound radiation in an acoustic enclosure consisting of flexible structure
2014年
The active control of structural sound radiation in an acoustic enclosure is studied by using distributed point force actuators as the secondary control force, and the control mechanisms for the radiated noise in the cavity are analyzed. A rectangular enclosure involving two simply supported flexible plates is created for this investig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nd field and the structural-acoustic coupled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 optimal control objective for reducing the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 in the cavity is derived. The response of the SPL in the cavity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hen the secondary point force actuators with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parameters are applied to the two flexible plat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ise in the cavity can be better controlled when some point force actuators are applied to two flexible plates for cooperative control rather than the point force actuators being only applied to the excited flexible plate.
陈大林陈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