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131)
- 作品数:11 被引量:209H指数:8
- 相关作者:吉利明贺聪吴远东李相博王菁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The palynological record from Coniacian to lower Campanian continental sequences in the Songliao Basin,northeaster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alaeoclimate
- A palynological record recovered from successions of Coniacian to early Campanian age(89.1e83.5 Ma)was obtaine...
- Liming JiMingzhen ZhangZhiguang Song
- 关键词:CONIACIANSANTONIANPALYNOFLORA
- 文献传递
- 深水块状砂岩碎屑流成因的直接证据:“泥包砾”结构——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研究为例被引量:36
- 2014年
- 水下碎屑流沉积是近年来在深水环境(深海或深湖)中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沉积类型,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水下沉积物的块体搬运过程的公认鉴别标志。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央地区几个露头剖面的地质调查,首次在延长组深水厚层块状砂岩中发现了一种"泥包砾"结构,并分析了其形成与演变过程。研究认为这种"泥包砾"结构主要与三角洲前缘特殊的"碎屑流"成因机理与发育过程有关,其形成过程自始自终表现出含有它的沉积物是作为块体状态(宾汉塑性体)被搬运的,自始自终表现出其在搬运过程中是被介质的强度所支撑的,据此认为"泥包砾"结构是确定延长组深水厚层块状砂岩为碎屑流成因的最有意义的标志性证据,并由此建立了延长组深水砂岩从开始启动到搬运、再到沉积的过程与模式。同时,本文认为"泥包砾"也为深海沉积中块体搬运作用与搬运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关键性判识标志,对于当前全球深水(包括深海与深湖)油气勘探以及目前国际地学界广泛开展的大陆边缘沉积物"从源到汇"过程的研究都有积极意义。
- 李相博刘化清张忠义袁效奇完颜容牛海青廖建波王菁
- 关键词:砂质碎屑流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陆相盆地深水沉积中的块体搬运作用与搬运机理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被引量:9
- 2015年
- 由块体搬运作用形成的碎屑流是近年来在深水环境(深海或深湖)中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沉积类型,但深水环境中的块体搬运作用及其碎屑流沉积与陆上相比较,有显著的特殊性。通过对深水沉积物重力流搬运和沉积作用研究现状的综述,明确了深水块体搬运与流体搬运作用的概念、主要区别及控制因素;并以鄂尔多斯陆相盆地延长组为例,提出了块体搬运与流体搬运的识别标志,探讨了水下沉积物呈块体状态搬运的机理,认为少量的黏土杂基的润滑作用与等厚黏土薄膜的"黏附剂"作用是延长组"砂质碎屑流"在水下能呈块体搬运而没有被水体打散的根源。同时指出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湖区,由块体搬运作用形成的"厚层砂岩"具有最有利的生储配置关系,是油气勘探的最有利目标。
- 李相博王菁廖建波龙礼文潘树新李智勇完颜容
- 关键词:深水沉积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两环烷烃分布特征及其生源被引量:3
- 2015年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检出丰富的两环烷烃,主要为C12~C14和C15、C16两组两环烷烃。其相对丰度表现出3种源岩模式:1以低碳数两环烷烃为主,出现于长71和长81段非烃源岩;2两组两环烷烃都很丰富,出现于长73段富有机质烃源岩;3以高碳数两环烷烃为主,主要发现于长73段烃源岩,也见于长72和长81段。尽管长7段热演化程度基本一致,但补身烷异构化指数变化明显,表明补身烷重排不仅受热演化的影响,而且受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延长组烃源岩具有明显的高补身烷优势,反映了烃源岩的还原性沉积环境。烃源岩高丰度C15、C16两环烷烃的检出则指示该地区晚三叠世发育淡水湖泊。葡萄藻不仅是该地区中生界石油的重要母质来源,而且可能是这些两环类标志物的直接生源。
- 吉利明梁晓飞贺聪吴远东
- 关键词:延长组烃源岩三叠系葡萄藻鄂尔多斯盆地
- 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倒转成因分析及地质应用被引量:12
- 2016年
- 为促进稳定碳同位素倒转现象在天然气地质勘探中的应用,通过调研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了天然气烷烃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序列倒转的成因及原理,包括有机成因气与无机成因气混合、细菌氧化降解作用、不同类型天然气(油型气和煤成气)混合、不同源或不同期天然气(如原生气与次生气)混合、高温及高压作用(气层气和水层气混合、硫酸盐热氧化还原反应、瑞利分馏作用)以及天然气运移扩散效应等。分析认为,碳同位素倒转现象在天然气地质勘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判识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研究母质成熟度及天然气次生变化,反映气藏的地质特征(如成藏期次和沉积环境),以及判断天然气远景区等。
- 贺聪吉利明苏奥吴远东张明震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甘肃西峰地区延长组孢粉组合及古气候研究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油田中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段和长7段钻井岩心中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分别命名为Aratisporites-Punctatisporites组合和Asseretospora-Walchiites组合,组合...
- 吉利明祝幼华
- 关键词:孢粉组合古气候延长组三叠系鄂尔多斯盆地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蓝藻及其油源意义
-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孢粉型有机壁微体化石的调查,在长—长段发现了浮游植物Sigmopollis cf.laevigatoides-Botryococcus braunii组合。该组合以极具丰富的蓝藻占优...
- 吉利明徐金鲤宋之光
- 关键词:蓝藻延长组三叠系鄂尔多斯盆地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被引量:81
- 2012年
- 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盆地模拟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与长10油层组的油源、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原油分为2种类型,第Ⅰ类来源于长7烃源岩,第Ⅱ类来源于长9烃源岩;陕北地区长10油层组的原油主要来源于长9烃源岩。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藏均发生过2期油气充注,但前者在第1期(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期)就达到了油气充注的高峰期,而后者在第2期(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期)才达到油气充注高峰期;陕北长10油层组也存在2期成藏,但2期油气呈连续充注,大致从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早期一直持续到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中后期。长9与长10油藏有"上生下储"、"侧生旁储"及"自生自储"3种成藏模式。
- 李相博刘显阳周世新刘化清陈启林王菁廖建波黄军平
- 关键词:油源对比成藏主控因素成藏模式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测井预测方法优选及应用被引量:13
- 2016年
- 尽管通过测井数据预测烃源岩有机碳含量(TOC)具有经济快速的明显优势,但由于不同地区及地层的特殊性,其预测误差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利用前人提出的预测烃源岩TOC含量的自然伽马测井法、体积密度测井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地质特征建立了研究区TOC含量预测的经验公式和模型。优选认为BP模型为延长组TOC含量预测精度最高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盆地南部YK1井延长组,得到9 220个样点的TOC值,辨识出4段连续厚度大于10m的有效烃源岩,分别位于长9^1段、长7^3段、长7^2段和长7^1段,并且长7^2—长7^3段为TOC含量最高的优质层段。研究发现,这些有效烃源岩层段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油页岩,并且同一层段TOC含量预测值在不同地区的钻井中可能出现明显的差异,这与延长组不同沉积时期古湖泊沉积相的分布和差异相一致。
- 贺聪苏奥张明震吴远东吉利明
- 关键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测井预测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SP测井小波变换在单井层序划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利用单井自然电位(SP)测井曲线经coif5小波变换,结合露头剖面传统层序地层划分标准,探讨了小波变换曲线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A井三叠系陆相延长组三级层序界面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SP测井曲线经coif5小波变换后的d12小波(SP_coif5_d12)极大值可能对应湖退—湖侵旋回转换面(即层序界面);而小波曲线的极小值对应最大湖泛面,SP_coif5_d12小波可以作为湖盆的三级层序划分指标,说明coif5小波变换极值点位置检测到的SP测井信号与层序界面具有对应关系。该方法非常简捷,在陆相湖盆层序地层研究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尤其适于缺乏岩心和地震等资料的单井研究。
- 贺聪苏奥吉利明吴远东梁晓飞
- 关键词:自然电位测井小波变换层序地层延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