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429)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0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海彬何成华王希春王莹刘海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赭曲霉毒素A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1种具有多种毒性的真菌毒素[1],广泛污染粮食和饲料[2],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3]。OTA的检测方法正在不断发展,从灵敏度、准确性、重现性、简易性、批量性和可视性等各方面日益满足实际生产生活的需求。
- 张爱华冯璐璐马彦娜王莹何成华张海彬
-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
- 质谱法测定4种真菌毒素与载体蛋白偶联物的结合比被引量:6
- 2012年
-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对由3种真菌毒素伏马菌素B1(FB1)、赭曲霉毒素A(OT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与两种载体蛋白卵清白蛋白(OVA)、血清白蛋白(BSA)分别偶联制备得到的4种小分子-载体蛋白偶联物FB1-OVA、FB1-BSA、OTA-BSA、DON-OVA的偶联结合比进行测定,并与紫外吸收光谱法进行比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得偶联物FB1-OVA、FB1-BSA、OTA-BSA、DON-OVA的结合比分别为5:1、11:1、3:1、0;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得OTA-BSA的结合比为4.4:1,DON-OVA的结合比为3.4:1,无法测定FB1-OVA、FB1-BSA结合比。
- 王莹王希春金福源何成华郑浩张海彬
- 关键词:紫外吸收光谱法真菌毒素载体蛋白偶联物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抗原化分子设计及其检测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琥珀酸酐法对DON分子进行结构修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进行检测,并将衍生物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进行偶联,设计人工抗原,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SDS-PAGE和ELISA试剂盒分析偶联结果。结果显示,成功得到了DON-BSA,偶联物中DON浓度为0.797μg/μL。
- 王希春邢云云金福源刘海明何成华樊彦红张海彬
-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人工抗原
- 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合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3
- 2010年
- 建立了薄层色谱法(TLC)定性检测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相结合的检测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ZON)的方法。以石油醚∶乙醚∶冰醋酸(70∶28∶2)为展开剂,TCL定性检测ZON,ZON的比移值(Rf值)约为0.26。HPLC对ZON进行定量分析,ZON在0.2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高,检测限为3μg/kg。试验表明:TLC快速、简便,可作为大批量、快速检测ZON的有效方法;HPLC精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定量检测ZON的有效手段。
- 吴文达王宝杰蔡兰芬何成华李治忠王希春刘海明施志玉张海彬
-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TLCHPLC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的研制被引量:7
- 2008年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 ivalenol,DON)是一种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为了制备抗DON的抗体,必须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加大DON的分子量。本研究采用保护-去保护策略使DON的C3上的羟基与琥珀酸酐反应,使DON衍生后获得1个羧基。利用薄层色谱法跟踪反应进程,反应产物采用薄层色谱法纯化,高效液相色谱和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分析,得出[M+H]+为397.2,确认为3-半琥珀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HS-DON)。3-HS-DON与载体蛋白采用碳化二亚胺法进行偶联,偶联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推断偶联成功,并研制出多克隆抗体。
- 祭芳李华陈怀谷徐剑宏陆琼娴史建荣
-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结构修饰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BHK-21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对体外培养仓鼠肾细胞(BHK-21)的线粒体膜电位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研究DON对细胞早期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DON均可诱导BHK-21细胞凋亡,各浓度组的凋亡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ON可使BHK-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且表现出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DON处理细胞24 h,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DON诱导了BHK-21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Bax表达增强而Bcl-2表达下降是DON诱导BHK-2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 丁举静何成华刘俐君马彦娜张海彬
-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线粒体膜电位BAX
- 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为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的有效、快速检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比较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方法,探讨了相关问题并预测了饲料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结果]使用TLC检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限可达20~300μg/kg。在羟基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法检测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为10~50μg/kg,衍生化或荧光酰化后检测B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可达20~50μg/kg,甚至更低。利用HPLC,以甲醇-水或乙腈-水混合物为流动相检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其检测限为100~500μg/kg。利用LC-MS/MS检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检测限可达0.8~10.0 ng/kg。[结论]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良分析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饲料中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 吴文达何成华王希春李治忠刘海明刘斌施志玉张海彬
- 关键词:真菌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饲料
- 伏马菌素B_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真菌毒素可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本试验旨在制备可用于检测伏马菌素B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制备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杂交瘤细胞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株F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类为IgG1,轻链类型为κ链;10%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单抗蛋白重链分子质量约为50 kD,轻链分子质量约为25 kD;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杂交瘤细胞F3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3 200和1:51 200;亲和力常数为1.60×10-8 mol.L-1;IC50值可达3.589ng.mL-1;对其它真菌毒素不存在交叉反应;免疫转印法鉴定抗体具有高特异性。【结论】本试验制备FB1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亲和力和高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王莹郑浩何成华张爱华冯璐璐皇超英张海彬
- 关键词: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 伏马菌素B_1人工抗原的鉴定及抗体的制备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戊二醛(GA)一步法将半抗原伏马菌素B1(FB1)分别与鸡卵清蛋白(OVA)、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2种具有免疫原性的FB1人工抗原FB1-OVA和FB1-BSA。分别采用凝胶电泳法、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基质辅助激光分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4种方法鉴定人工抗原偶联效果并测定偶联比。将FB1-BSA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FB1-OVA作为固相包被抗原,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ELISA)测定小鼠抗血清滴度。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鉴定FB1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凝胶电泳法测定FB1-OVA和FB1-BSA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0 000和75 000。MALDI-TOF-MS测定FB1-OVA和FB1-BSA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8 009.212和74 355.301,并精确计算FB1-OVA和FB1-BSA偶联比分别为5∶1和10∶1。FB1-BSA免疫后小鼠的抗血清效价为1∶1.25×105,并具有较高灵敏度。
- 王莹郑浩何成华张爱华张海彬
- 关键词: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抗体
-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鲤鱼的联合毒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为了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两种真菌毒素单独或联合应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本试验选用鲤鱼270尾(体重为(18±0.1)g),均分为9组,每组设3个平行,2个平行组进行试验观察和统计,1个平行组作为试验过程中解剖检查用。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设计,AFB1的含量分别为0、0.05和0.1mg·kg-1,DON的含量分别为0、1和5mg·kg-1。试验期为40d。每20d进行增重、体长、丰满系数的检测。试验结束时进行肝胰脏重/体重值、血清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检测以及肝胰脏、脾脏和肠道的组织学检查。试验结果表明:除1mg·kg-1DON组外,其他7个试验组鲤鱼的增重都明显受到抑制(P<0.05),但在体长、丰满系数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生化指标中AST活性增加明显(P<0.05)。肝脏的病理变化为肝细胞变性、坏死;肠道为肠黏膜脱落、绒毛萎缩,而毒素对脾脏的影响较小。两种毒素联合作用后毒性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 何成华樊彦红王莹皇超英王希春张海彬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