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40204004SF)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擎柏静儒刘洪鹏秦宏迟铭书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电力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油页岩
  • 5篇干馏
  • 4篇页岩
  • 3篇油页岩干馏
  • 1篇页岩油
  • 1篇油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脱蜡
  • 1篇温度分布
  • 1篇硫化氢
  • 1篇进气
  • 1篇进气方式
  • 1篇积炭
  • 1篇干馏炉
  • 1篇半焦
  • 1篇
  • 1篇H2S
  • 1篇丙烯
  • 1篇H
  • 1篇值模拟

机构

  • 4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王擎
  • 4篇秦宏
  • 4篇刘洪鹏
  • 4篇柏静儒
  • 3篇迟铭书
  • 1篇张立栋
  • 1篇潘朔
  • 1篇郑英伟
  • 1篇郑烨
  • 1篇迟明书
  • 1篇许伟
  • 1篇张智强
  • 1篇张鑫

传媒

  • 2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油页岩干馏气与半焦中硫的分布特性
2014年
针对桦甸油页岩和汪清油页岩样品,通过程序升温控制干馏法,考察水蒸气质量分数以及操作气速对H2S气体的释放过程的影响,并对干馏后的半焦进行各形态硫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气氛中蒸汽对气态硫的析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蒸汽质量分数为22%时,桦甸和汪清油页岩的H2S释放总量分别提高了75.63%和37.16%。同时,气体流速促进硫的析出也较为显著。蒸汽气氛促使整个反应出现2个释放高峰,并且随着蒸汽量的增加,第2个释放高峰更为明显;操作气速的增加对传质具有积极作用;相对而言,桦甸样品的分解更为剧烈,有机硫为最主要的分解部分;在蒸汽与氮气的混合气氛下硫酸盐硫几乎不分解;桦甸样品中的硫更多进入到了干馏气中,而汪清油页岩的干馏气与半焦中的硫含量非常接近,2种样品的油页岩和冷凝水中的硫含量均小于其他2项。
秦宏郑烨迟铭书王擎张立栋刘洪鹏
关键词:油页岩干馏H2S半焦
预脱蜡对油页岩干馏炼油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以吉林桦甸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用有机溶剂单级萃取的方法在油页岩干馏前脱蜡。脱蜡后的油页岩样在试验初温20℃,试验终温520℃,升温速率10℃/min,终温停留时间30 min,进行油页岩干馏试验研究。为了研究脱蜡对页岩油品质的影响规律,对桦甸页岩油性质进行了测试,包括馏程、元素分析等,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脱蜡对页岩油的各项品质是有一定影响的,油页岩干馏前脱蜡对油页岩含油率影响不大且用苯溶剂萃取后的油页岩还比未萃取的页岩含油率略高;而且脱蜡能提升页岩油中的轻馏分组分。通过元素分析的数据变化也可以看出预脱蜡有利于提高页岩油的质量。
秦宏孙蓬元王擎刘洪鹏柏静儒迟明书
关键词:油页岩干馏页岩油油品
油页岩干馏瓦斯中丙烯积炭模拟
2016年
通过自建实验台模拟瓦斯全循环油页岩干馏工艺并进行积炭实验,以丙烯为碳源气,考察反应时间、壁面温度和气体流量对积炭的影响。结果表明,积炭量随反应时间和壁面温度(800℃以下)的增加而增加,随气体流量的增加先增加,流量达到30 m L/min后积炭量开始减少。各因素对积炭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时间、气体流量和壁面温度,且各因素间无交互作用。
柏静儒许伟张本熙潘朔王擎
关键词:丙烯油页岩干馏
油页岩干馏过程中H_2S释放的数值模拟
2014年
油页岩干馏过程中产生的以H2S为主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针对干馏气中H2S的释放特性进行理论研究,结合试验数据进行油页岩干馏过程中H2S释放特性的数值模拟。所建立模型采用Aspen Plus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干馏终温对H2S释放量和释放速率的影响。在特定温度段内,H2S气体释放量和总气体释放量均随干馏终温的升高而增加。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近,可为研究油页岩干馏过程中硫的转化与分布特性提供有益参考。
秦宏郑英伟刘洪鹏柏静儒王擎迟铭书
关键词:油页岩干馏数值模拟硫化氢
布气方式对油页岩干馏炉内温度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发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技术,自主搭建了气体热载体干馏炉试验台。对不同进气方式下的炉内温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采集干馏炉内温度数据,得到炉内沿半径方向和高度方向上温度分布。分析了中心管和边壁同时进气的特点,并与中心管单独进气时进行了对比,研究了联合进气时的温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中心管单独进气时靠近边壁处存在滞留层,温度较低,与炉内中心处温差较大。采用中心管联合边壁进气可以较大程度改善滞留层温度较低的问题。联合进气时,炉内沿高度方向上升温速率有所不同。试验结果将为进一步研发和改进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炉布气方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秦宏张智强刘洪鹏王擎柏静儒张鑫迟铭书
关键词:油页岩干馏炉温度分布进气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