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51013)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进驹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鏖战文场几十春,功名只作曲中论——冯惟敏《梁状元不伏老》创作时间和意旨试探
- 2010年
- 明清戏曲中,有一类把作者科举考试的经历遭遇、感受体验和理想追求投寄到作品人物身上的"自况"之作,冯惟敏的《不伏老》是其中最早的作品。通过解读文本,结合作者生平思想及其他文体作品的分析,可以判断《不伏老》是作者在最后一次冲击进士考试前自我抒怀,自我激励,自我祝祷之作。
- 王进驹
- 关键词:冯惟敏意旨
- 鏖战文场几十春,功名只作曲中论——冯惟敏《梁状元不伏老》创作时间和意旨试探
- 明清戏曲创作由于众多士夫的参与,其文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为数颇为可观的'自况'之作的出现则是戏曲文人化的一个重要表征。'自况'之作是指那些通过创构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思想性格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人物故事来映现自己的人生,抒写...
- 王进驹
- 鏖战文场几十春,功名只作曲中论——冯惟敏《梁状元不伏老》创作时间和意旨试探
- 明清戏曲创作由于众多士夫的参与,其文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为数颇为可观的"自况"之作的出现则是戏曲文人化的一个重要表征。"自况"之作是指那些通过创构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思想性格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人物故事来映现自己的人生,抒写...
- 王进驹
- 论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的孟玉楼为作者“自喻”说被引量:1
- 2011年
- 张竹坡关于孟玉楼为作者"自喻"的说法,缺乏切实可靠的依据和严密合理的论证,难以为人接受。但它蕴含着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深远传统,体现了明末清初小说创作发展的新趋势,是张竹坡痛感于身世遭遇,将创作化为批评的一种特殊表达,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影响。
- 王进驹
- 关键词:张竹坡孟玉楼自喻
- 明清戏曲小说批评中的“化身”说及相关话语被引量:1
- 2011年
- 明清戏曲小说批评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概念——"化身"及相关话语,通过梳理和分析这些话语,可以辨明它们在创作中的指称意义和创作动力学、艺术思维学性质,认识"化身"说在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 王进驹
- 关键词: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