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3288)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索绪斌游杨杨岳静静徐兴向兰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炎性
  • 5篇肺炎
  • 5篇肺炎支原体
  • 5篇NLRP3
  • 4篇支原体感染
  • 4篇体感
  • 4篇细胞
  • 4篇肺炎支原体感...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小鼠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包封

机构

  • 7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作者

  • 6篇索绪斌
  • 3篇岳静静
  • 3篇游杨杨
  • 2篇徐兴
  • 1篇向兰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药材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聚糖凝胶微柱离心-HPLC法测定紫杉醇-PEG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包封率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紫杉醇(PTX)-PEG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DSPE-PEG-MWCNTs-PTX)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葡聚糖G-50凝胶微柱离心法分离DSPE-PEG-MWCNTs与游离药物,用HPLC法测定结合在DSPE-PEG-MWCNTs的PTX,计算包封率。结果在本法选择的色谱条件下,PTX得到良好的分离,在2~200μg/m 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葡聚糖G-50凝胶微柱离心法能有效分离DSPE-PEGMWCNTs与游离药物,测得DSPE-PEG-MWCNTs-PTX平均包封率为88. 17%,RSD为2. 33%(n=3)。结论建立的葡聚糖凝胶微柱离心-HPLC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DSPE-PEG-MWCNTs-PTX包封率。
陈丹萍张涵索绪斌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紫杉醇微柱离心包封率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紫杉醇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体外释药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制备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紫杉醇复合物(PTX-MWCNTs-COOH),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以紫杉醇(PTX)为药物,磷脂为表面活性剂,溶剂共混法制备PTX-MWCNTs-COOH,用激光粒径仪、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其进行表征,滤膜法-HPLC测定其载药量,微柱分离-HPLC测定其包封率,反向透析法研究PTX-MWCNTs-COOH在p H 7. 4的PBS缓冲溶液(含1%聚山梨酯80)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药物成功加载到多壁碳纳米管上形成PTX-MWCNTs-COOH,其Zeta电位为(-24. 5±1. 01) m V,载药量为(50. 09±0. 02)%,包封率为(76. 80±0. 02)%,在体外的释放效果良好。结论制备的PTX-MWCNTs-COOH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载药量与包封率较高,反向透析法能较好地用于研究PTXMWCNTs-COOH的体外释药行为。
陈丹萍戴海颖刘金玲林小超张涵索绪斌
关键词:紫杉醇磷脂体外释放
清热止咳方对肺炎支原体感染BALB/c小鼠NLRP3炎性体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清热止咳方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小鼠NLRP3炎性体mRNA表达及IL-18分泌的影响。方法:将96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P模型组、罗红霉素组及清热止咳方组,每组24只。滴鼻法建立MP感染小鼠模型,每组小鼠灌胃给药2周,其中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灌服相同容量蒸馏水。于造模后7d、14d、28d留取小鼠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BALF),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及ELISA方法检测NLRP3、ASC、Caspase-1mRNA及IL-18在肺组织或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量。结果:给药后7d、14d罗红霉素组和清热止咳方组可下调MP模型小鼠肺组织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及BALF IL-18分泌(P<0.05)。结论:清热止咳方抗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下调NLRP3炎性体相关mRNA表达,并抑制IL-18分泌有关。
张涵索绪斌张云凌姚琳许庆瑞张树明王伟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IL-18
肺炎支原体经ROS激活NLRP3炎性体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IL-1β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noniae,Mp)促进NLRP3炎性体的活化及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是否与活性氧簇(ROS)有关。方法:预先用5 mmol/L 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RAW264.7细胞30 min,用10 MOI Mp分别感染RAW264.7细胞4、8、16和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NLRP3、ASC和caspase-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ASC和caspase-1 p20的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的分泌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感染后4、8、16和24 h模型组ROS生成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8、16和24 h模型组NLRP3、ASC和caspase-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16和24 h NLRP3、ASC和caspase-1 p20的蛋白水平上调(P<0.01),感染后24 h细胞上清液IL-1β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NAC组在上述相应时点ROS生成降低,NLRP3、ASC和caspase-1 mRNA的表达下调,蛋白水平下降,细胞上清液IL-1β的含量减少。结论:Mp可能通过刺激RAW264.7细胞生成ROS而激活NLRP3炎性体。
张涵马晶张云凌张树明许庆瑞王伟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活性氧簇白细胞介素1Β
芩百清肺浓缩丸对肺炎支原体感染BALB/c小鼠NLRP3炎性体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芩百清肺浓缩丸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BALB/c小鼠NLRP3炎性体蛋白表达及IL-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健康对照组、MP模型组、罗红霉素治疗组(50mg/kg体重)及芩百清肺浓缩丸治疗组(3.3g/kg体重),每组32只。滴鼻法建立MP感染模型,连续给予相应的药物14d,健康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分别于给药后7、14、28d,抽取肺泡灌洗液,ELISA检测IL-1β含量;留取肺组织,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性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MP模型组小鼠造模后7、14d肺组织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3±0.07、0.72±0.02、0.65±0.03;0.41±0.04、0.47±0.02、0.43±0.02,与健康对照组0.30±0.02、0.29±0.02、0.31±0.03;0.27±0.03、0.23±0.02、0.34±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芩百清肺浓缩丸治疗组给药后7d、14d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0.07、0.52±0.04、0.44±0.02;0.32±0.02、0.33±0.02、0.35±0.0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P模型组小鼠给药后7、14d肺泡灌洗液IL-1β分别为(69.98±8.97)pg/ml、(49.55±7.60)pg/ml,与健康对照组(37.39±4.28)pg/ml和(36.61±4.31)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芩百清肺浓缩丸治疗组给药后7、14dIL-1β分别为(59.70±8.16)pg/ml和(41.39±3.67)pg/m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芩百清肺浓缩丸治疗可下调MP感染小鼠肺组织NLRP3炎性体蛋白的表达及IL-1β分泌。
张涵索绪斌张云凌姚琳许庆瑞张树明王伟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白细胞介素-1Β
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对肺炎支原体感染RAW264.7细胞NLR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RAW264.7细胞NLRP3炎性体及IL-1β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组。常规培养RAW264.7细胞、肺炎支原体菌株,制备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用10 MOI MP感染RAW264.7细胞,分别于8、16、24 h收集细胞。FQ-PCR检测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NLRP3、ASC、Caspase-1 p20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感染RAW264.7细胞后8、16、24 h 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感染后16、24 h NLRP3、ASC、Caspase-1 p20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感染后24 h细胞上清液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可显著下调MP感染RAW264.7细胞16、24 h NLRP3、ASC、Caspase-1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显著降低感染后24 h NLRP3、ASC、Caspase-1p20蛋白表达和细胞上清液IL-1β的分泌(P<0.05或P<0.01)。结论:芩百清肺浓缩丸抗肺炎支原体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LRP3炎性体表达有关。
张涵索绪斌张云凌马晶张树明许庆瑞王伟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NLRP3含药血清
影响广地龙粗提液蚓激酶活力因素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以广地龙粗提液中的蚓激酶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其酶活力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其酶学反应动力学常数。方法将蚓激酶与酪蛋白溶液一起培养,通过检测溶液中反应得到的酪氨酸含量,计算蚓激酶的酶活力;分别研究溶液pH值,不同的金属离子、吐温-80、EDTA的浓度,及乙醇的体积分数等条件对蚓激酶酶活性的影响,用米氏方程拟合蚓激酶降解酪蛋白过程,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蚓激酶的活力受pH的影响明显,当pH7.0时酶活力最高;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酶活力降低,Na^+、Mg^(2+)、Ba^(2+)对酶的活力影响不大,K^+、Fe^(2+)对酶的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乙醇对蚓激酶的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体积分数为60%时蚓激酶完全失活;EDTA会降低蚓激酶的活力;吐温-80能提高蚓激酶的活力;蚓激酶降解酪蛋白的活化能Ea=-19.4 k J/mol。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蚓激酶的提取分离及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徐兴索绪斌向兰岳静静游杨杨张涵
关键词:蚓激酶动力学参数活化能
肺炎支原体感染RAW264.7细胞NLRP3炎性体及下游分子的表达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noniae,Mp)感染RAW264.7细胞早期NLRP3炎性体及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将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用常规方法培养,不感染Mp;4个实验组RAW264.7细胞均用Mp感染4h,感染复数(细胞︰Mp)分别为1︰20、1︰40、1︰80、1︰100,采用FQ-PCR法检测细胞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和IL-1β、IL-18水平。结果 Mp感染复数1︰20、1︰40、1︰80、1︰100组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量分别为2.10±0.62、2.14±0.66、2.66±0.69、3.29±0.64和3.91±0.83、4.21±0.95、4.25±0.86、4.30±0.99和1.65±0.48、1.65±0.36、1.94±0.51、2.00±0.57,与正常对照组0.98±0.08、1.00±0.08、0.99±0.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复数1︰100组IL-1β为200.00±9.25pg/ml,与对照组159.92±5.89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可诱导RAW264.7细胞NLRP3炎性体活化。NLRP3炎性体可能参与了Mp的早期感染。
张涵马晶张云凌张树明许庆瑞王伟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
RP-HPLC法测定紫杉醇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建立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G-50柱色谱法分离紫杉醇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用RP-HPLC法检测紫杉醇的量,计算脂质体中紫杉醇的包封率;色谱条件:采用Platisil-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含0.1%三乙胺和0.67%冰乙酸)(80∶2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7 nm,柱温为室温。结果:紫杉醇与辅料及溶剂的色谱峰分离良好,峰形很好;紫杉醇线性范围0.5~50μg·mL^(-1)(r=0.999 3),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9.66%~100.8%,包封率范围为90.29%~91.65%。结论:本方法能快速检测紫杉醇脂质体中紫杉醇含量及包封率。
游杨杨索绪斌岳静静徐兴张涵
关键词:红豆杉紫杉醇脂质体包封率测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芒果苷元在大鼠血浆中的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芒果苷元含量的HPLC,探讨其在大鼠胃肠道给药后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选择对硝基苯酚为内标物质,大鼠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甲酸(10∶1)进行萃取,用HPLC进行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Platisil 5μm ODS(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甲酸(40∶60∶0.5,pH 2.74);柱温:室温;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12 nm。单剂量灌胃给药400 mg·kg^(-1)后,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芒果苷元的浓度。结果芒果苷元在0.54~162μg·mL^(-1)血浆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7.5%。利用软件Winnonlin 6.1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_(max)为0.5 h;t_(1/2)为(3.46±0.903)h;ρ_(max)为(26.9±3.17)μg·mL^(-1);AUC_(0-t)为(52.4±12.0)μg·h·mL^(-1)。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芒果苷元含量的方法简单可行,专属性强,可用于大鼠血浆中芒果苷元的药动学分析。
岳静静索绪斌游杨杨张涵
关键词:血浆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