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045ZD)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甜张小坡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旌德隐龙方氏与清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被引量:7
- 2010年
- 毗邻徽州的宁国府旌德县方氏,通过重修家谱和兴建统宗祠,在清代前期完成了宗族整合。但山区开发的进程造成各支派实力的消长,使得旌德方氏的统宗行为难以维系,并推动其大宗隐龙方氏加强内部整合和寻求象征资源。隐龙方氏通过与徽州方氏联宗,在歙淳方氏真应庙会谱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了东南区域方氏群体的认同,此举措对于维系其在旌德方氏族内的影响力产生了积极作用。通过对隐龙方氏参与会谱的利益动机加以分析,可以在歙淳方氏宗族组织扩大的表象下,对清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有更全面的认知。
- 李甜
- 关键词:宗族组织
- 清代民事诉讼中的身份等级与赋役制度:以道光泾县李氏主仆官司为中心
- 2012年
- 本文结合地方文献与宫藏档案,以道光间泾县南容李氏主仆诉讼为中心,借助社会史和法制史的分析视角,揭示该案对于理解清代官方审理机制和传统社会身份制度之变迁的意义。文章认为,商业活动的发展和族姓实力之升降,导致传统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伴随着雍正开豁世仆令等国家政策的持续实施,地方政府在不影响赋役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有利于突破身份等级的裁定,促进贱民人群的身份重塑和社会融合,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李甜
- 关键词:社会身份
- 清代江南宾兴组织的演变及运作被引量:6
- 2010年
- 清代江南宾兴组织经历了不断发展、逐渐完善,最终又被改办的过程。清代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江南宾兴活动一直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道光年间,具有一定财产规模、设有专职绅董的宾兴组织开始集中出现,这是江南社会为重振科举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同治、光绪年间,遭到战火破坏的宾兴组织得以重建,并向市镇层面扩展。宾兴组织创设时的资产多来自捐输,其后以基本金的形式运作,每遇科考之年,提取租息或典息充作宾兴费。受传统政治治理结构的制约,地方绅董负责宾兴组织的日常管理事务,但官府的力量也始终在起作用。宾兴费的发放以本地士子为主,体现出浓厚的地域观念,如何规避发放环节出现的诸多弊端,则成为各宾兴组织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 张小坡
- 关键词:科举制度宾兴书院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