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Z-YW-BR-12)
- 作品数:1 被引量:71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红利柳梅英陈晓娜陈曦包安明更多>>
-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近30年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71
- 2010年
- 天然植被退化,部分转变为人工植被和人类聚居区是干旱区绿洲过程的重要表现之一,而目前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植被碳储量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论文尝试采用CASA模型及1976—2007年4期9月份Landsat卫星影像估算玛纳斯河流域9种植被类型的净初级生产力,并通过植物枯损模型估算了流域内植被碳密度,进而估算出流域内各类型植被碳储量,最后分析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间的转移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76—2007年间,受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品种变化影响,绿洲农田植被碳密度变化较大;同期流域植被碳储量共增加了50.50×104t C,其中林地被乱砍乱伐,灌木林地、天然牧草地退化为荒草地使得流域植被碳储量减少了1.21×104t;林地、农田、荒草地以及未利用地之间的转移使得流域植被碳储量总共增加了18.52×104t C。研究结果显示,流域内植被碳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且农田是影响流域植被碳储量的主要因素。
- 柳梅英包安明陈曦刘海隆张红利陈晓娜
- 关键词:CASA模型玛纳斯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