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51038)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2
相关作者:田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3篇典故
  • 3篇用典
  • 1篇断章
  • 1篇断章取义
  • 1篇新鲜感
  • 1篇用事
  • 1篇求知
  • 1篇求知欲
  • 1篇取义
  • 1篇激起
  • 1篇百花

机构

  • 3篇河北大学

作者

  • 3篇田建民

传媒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融化百花与断章取义——钱钟书用典研究之三被引量:1
2009年
论文联系典故的性质、类型、特点及钱钟书的用典理论研究其在创作中的用典实践。钱钟书厚积薄发,学化为才,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满腹的诗书故典与自己的生活阅历结合起来,化而用之,达到了一种隶事与否,读者不知,作者也不自知的境界。这是其学人小说、学人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其运用典故的一种美学追求。
田建民
关键词:典故
明用典故:激起读者的新鲜感和求知欲——钱钟书用典研究之二被引量:2
2009年
钱钟书熟练地掌握了用典的艺术技巧,无论用暗典还是明典,都能把典故完美地融为作品的血肉和纤维,使典故成为描写人物心理,刻画人物肖像和性格,烘托故事情节等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了解这些典故的读者,能产生更多的联想,体味到更多的意趣,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不了解这些典故,也大致能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并起到激发新鲜感、求知欲和传授学识的作用。
田建民
关键词:典故
用事不使人觉的完美境界——钱钟书用典研究之一被引量:2
2009年
联系典故的性质、类型、特点及钱钟书的用典理论研究其在创作中的用典实践。认为钱钟书厚积薄发,学化为才,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满腹的诗书故典与自己的生活阅历结合起来,化而用之,达到了一种隶事与否,读者不知,作者也不自知的境界。这是其学人小说、学人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其运用典故的一种美学追求。
田建民
关键词:典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