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4B34001012)
-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7
- 相关作者:尹庆水夏虹章凯吴增晖艾福志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口咽Ⅱ型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系统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 评价经口咽改良Ⅱ型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ype Ⅱ 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Ⅱ)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TARP-Ⅱ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采用枢椎双皮质固定法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15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C级3例,D级10例,E级2例。ASIA运动评分(83.0±13.4)分(46-100分)。结果 平均随访10个月,15例均达到即时解剖复位,颈部疼痛和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例C级改善为D级,10例D级中的4例改善为E级,其余6例分级无变化,但术后运动评分改善为(93.5±4.0)分(82~100分),10例D级的患者术后评分增加(13.1±9.4)分(4-33分)。术后MRI示脊髓减压充分,减压改善率平均89%(82%~99%),术后3个月寰枢椎均骨性愈合。结论 Ⅱ型解剖型TARP手术操作简便可行,效果优于Ⅰ型TARP固定,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可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 尹庆水夏虹吴增晖昌耘冰权日艾福志章凯麦小红刘晖何帆刘景发
- 关键词:寰枢关节脱位内固定器
- 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pharynge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23例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治疗,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寰枢椎复位良好,伤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TARP系统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理想方法,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 黄花妮刘娟章凯
-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TARP护理
- 数字化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理化及结构性能。[方法]将珊瑚羟基磷灰石粉碎成250~500μm微粒,然后将其与左旋-聚乳酸以不同的质量比(2:1、3:1、4:1、5:1)混合均匀后备用。采用Simpleware3.1软件,通过计算辅助设计构建一数字化的圆柱形模型,通过数控转换,将其生成STL格式的文件,导入快速成型机,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的工艺,将数字化的模型制备成不同质量比的数字化CHA人工骨支架材料。采用压汞仪、材料力学试验机和扫描电镜对不同质量比的数字化CHA人工骨的理化、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对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的CHA微粒与左旋聚乳酸混合物,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选择性激光快速成型的工艺,可以制备出数字化CHA人工骨,其加工精度为+0.1cm;随着CHA含量的增多,亲水率、孔隙率和密度逐渐增加,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其抗压强度为1.04~3.70MPa;制备的数字化人工骨均具备微孔样结构,孔与孔之间纵横交错,孔径为150~350μm,随CHA含量的增多,大孔径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结论]采用质量比为3:1~4:1的CHA微粒与L-PLA的混合物为原料,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的工艺,制备的数字化CHA人工骨其理化、结构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越,具有作为个性化人工骨材料的应用潜力。
- 林山尹庆水张余夏虹马立敏
- 关键词:珊瑚羟基磷灰石
- TARP 钢板系统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TARP)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3年4月~2004年9月,对13例陈旧性的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TARP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寰枢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结果除1例因跌倒引起螺钉松动再次脱位外,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难复型寰枢椎脱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章凯尹庆水王智运艾福志夏虹吴增晖昌耘冰权日马向阳麦小红刘景发
-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经口咽入路
- 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在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英文)
- 2006年
- 背景:对颅颈交界区畸形及其他病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伴脊髓压迫症需减压内固定,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包括寰枢前路内固定、寰枢后路内固定或枕颈内固定。经口咽前路寰枢椎钢板内固定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寰枢椎前路固定方法,用于先天性疾患、外伤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在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2003-01/2005-11因陈旧性齿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6~59岁,平均47岁;受伤时间4.5~36个月,平均19个月;Frank分级:C级6例,D级3例,E级3例。方法:对12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寰枢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4周患者Frank分级。②术后内固定物是否有松动。结果:①术后4周Frank分级:原为C级的6例患者中4例改进为E级,2例改进为D级M原为D级的3例患者均改进为E级;原为E级的患者分级无改变。②除1例因跌倒引起螺钉松动再次脱位外,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避免了前路减压术后再行后路融合固定手术,避免在搬动、翻身过程中,因寰枢椎极度不稳可能对脊髓造成的致命的损伤。
- 章凯尹庆水艾福志夏虹吴增晖王智运麦小红
- 关键词:骨折寰枢关节脱位内固定器
- Cervifix内固定系统对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修复稳定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应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改善脊髓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1999-10/2003-04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采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前脱位伴高位颈髓压迫症患者25例。陈旧性齿突骨折脱位12例,先天性畸形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均为寰枢椎前脱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采取不同方法,经口咽前路和后路一期减压及后路内固定6例,后路减压内固定12例,后路减压内固定后二期行前路减压7例。减压后全部病例均行Cervifix枕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后佩带颈围3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17分,0分为严重障碍,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好)评价脊髓功能改善率。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100%。采用自拟的公式评价脊髓受压改善率,改善率=[(术后矢径-术前矢径)/(拟正常矢径-术前矢径)]×100%。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随访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患者枕颈不适消失,四肢麻木基本消失,感觉和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平均为14.2分,平均较术前提高6.4分,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为68.4%;术后脊髓减压改善率为70.2%;术后三四个月均骨性融合,无骨不连发生。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25例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折断及松脱现象。但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病例中,有6例患者发现其颈椎固定节段与未固定节段的界面出现明显的成角和轴线异常的影像学变化。术后被固定融合的枕颈及颈椎节段的活动功能均丧失,仅靠下颈椎的代偿,颈椎活动度明显受限,仅为正常活动度的1/3左右。1例发生椎动脉损伤,为先天性畸形患者,术中给予及时处理。结论:Cervifix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装配合理,提供螺丝钉最佳装配位置;留有植骨空间利于植骨融合;其纯钛/TAN合金材质不影响术后MRI检查,能量化术后的脊髓减压改善情况,优于枕颈CD环�
- 尹庆水夏虹吴增晖张余章莹潘刚明刘景发
- 关键词:颈椎脱位内固定术
- CT测量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前CT测量在经口咽入路改良Ⅱ代解剖型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手术中的作用。方法:15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均采用Ⅱ代解剖型TARP内固定手术,术前行寰枢椎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与TARP内固定的相关指标,并应用测量数据指导手术实施。结果:术前CT测量寰椎钉道长度为18.7±1.3(16.2~21.1)mm,枢椎钉道长度为14.7±0.9(12.8~15.6)mm,寰椎进钉外偏角为12.2°±0.4°(10.2°~14.6°),枢椎进钉内偏角为7.3°±0.3°(5.1° ̄9.4°),寰椎向外侧显露不能超过寰椎侧块外缘至前结节的距离为22.4±2.1(18.6~25.6)mm,根据寰椎进钉点间距和寰枢进钉点的垂直间距确定钢板型号,所有钢板成功安置,术后影像学检查均证实术前测量基本准确。结论:术前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对Ⅱ代解剖型TARP手术复位固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 艾福志尹庆水徐达传夏虹吴增晖昌耘冰权日章凯麦小红刘景发
- 关键词:寰枢关节内固定器影像学
- 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术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8月对38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其中18例行一期经口咽入路减压和后路枕颈内固定术;15例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5例不可复型仅行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6 ̄96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上颈段脊髓减压改善率达89.3%。发生颅内感染1例,前路钢板松脱1例。结论:与常规减压方法相比,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手术创伤小,操作精细、准确,术中与助手可协同操作。
- 尹庆水黄华扬艾福志夏虹吴增晖权日昌耘冰章凯刘景发
- 关键词:内窥镜经口咽入路
- 上段颈髓减压效果MR评估标准的探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脱位伴上段颈髓受压和减压的形态学及MR矢径变化特点,建立上段颈髓减压效果的MR评估标准。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20例正常及25例寰枢关节脱位的上段颈髓受压及减压的MR矢径变化规律,设计出上段颈髓受压指数公式和上段颈髓减压改善率公式。结果上段颈髓受压指数=(拟正常颈髓矢径-最窄段颈髓矢径)/拟正常颈髓矢径;颈髓减压改善率=(治疗后最窄段矢径-治疗前最窄段矢径)/(拟正常颈髓矢径-治疗前最窄段矢径)×100%。结论上述MR评估标准能客观评估上段颈髓受压程度和减压改善效果。
- 尹庆水麦小红夏虹吴增晖权日章凯昌耘冰艾福志王智运刘景发
- 关键词:寰枢椎关节脱位MR
- 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钛板手术在寰枢椎内固定翻修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钛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手术在寰枢椎内固定翻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4月~2007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TARP治疗10例寰枢椎初次手术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其中包括寰枢椎脱位,行后路Apofix内固定术后再脱位3例;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行后路减压枕颈内固定术后寰枢关节仍呈脱位状态且症状加重2例;先天性齿突不连伴寰枢关节脱位,行后路Brooks钛缆寰枢椎内固定术后再脱位且症状加重2例;先天性齿突发育不良伴寰枢关节脱位,行颈前路C。Axis钛板内固定术后未复位且症状加重1例;陈旧性齿突骨折伴寰枢关节脱位行TARP手术后再脱位1例;颅底畸形、C。脱位、四肢瘫痪伴呼吸困难,行TARP手术后再脱位1例。10例翻修手术分别为:7例先行后路取出枕颈内固定器及寰枢内固定器,同期行TARP手术;1例行经口前路取出C。Axis钛板,同时行TARP手术;2例行经口前路取出松动的TARP,其中1例更换成比之前小1个型号的TARP和直径比之前粗0.5mm的翻修螺钉予以重新固定,另1例行C2次全切除,更换特制的加长TARP固定于C1侧块和C3椎体。观察翻修术前、术后即时复位及随访时症状、体征、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2~25个月,平均18个月。10例寰枢关节脱位均获得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TARP固定良好,无松动。9例获得骨性融合,1例随访时间偏短,暂无法确定融合情况。MRI示:寰枢节段椎管矢径恢复正常,颈髓获得充分减压,脊髓减压改善率达85%~100%(平均96%),但有3例寰枢节段脊髓明显萎缩,呈高信号改变。7例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恢复自主呼吸,四肢运动无明显恢复。本组无神经血管损伤和术后再脱位并发症。结论TARP手术对于寰枢椎前后�
- 尹庆水夏虹吴增晖权日昌耘冰章凯艾福志杨进城
- 关键词:寰椎枢椎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