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5C136)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向志钢钟飞杨竹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吉首大学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在上颈椎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在上颈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全麻下对12例患者进行了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固定.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后路髂骨植骨.结果24枚置钉均获得成功,复位固定满意,随访3至15月(平均4.2月),螺钉无松动或断钉,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3至6月植骨融合.结论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在上颈椎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良好.
- 黎斐文向宏富杨缚龙陈常华
- 关键词: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AM和MC与MV计数及病理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肥大细胞(mast cells,MC)和微血管(microvessel,MV)的计数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对47例PHC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检测TAM、MC和MV,并高倍镜下计数.结果47例PHC癌组织中TAM、MC和MV计数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AM:70.27±17.93个/HP vs.44.15±9.10个/HP,P<0.01;MC:15.46±4.54个/HP vs.8.08±2.03个/HP,P<0.01;MV:67.30±13.68个/HP vs.37.20±10.58个/HP,P<0.01);TAM与MV在术前AFU(α-岩藻糖)小于等于10μg/L病例的计数显著高于AFU大于10μg/L病例的计数(TAM:74.13±18.33个/HP vs.61.15±13.54个/HP,P<0.05;MV:70.41±13.03个/HP vs.59.97±12.69个/HP,P<0.05);伴转移病例癌组织中的MV计数(73.50±13.77个/HP)显著高于无转移病例(64.10±12.68个/HP,P<0.05);MC、TAM、MV在PHC中的计数与PHC其他主要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均无明显关系;癌组织中TAM计数与MV计数呈正相关(P<0.01,r=0.686),MC计数与MV计数呈正相关(P<0.05,r=0.348).结论MC、TAM、MV的计数与PH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V计数高的PHC易于发生浸润和转移;TAM、MC与PHC的血管生成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 向志钢杨竹林钟飞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血管肥大细胞
-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MC与MV计数关系
- 2006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组织中肥大细胞(MC)和微血管(MV)计数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对47例PHC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检测MV和MC,并在高倍镜下计数.结果47例PHC癌组织中MV、MC计数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V:67.30±13.68 vs.37.20±10.58,p<0.01;MC:15.46±4.54 vs.8.08±2.03,p<0.01);术前AFU(α-岩藻糖)≤10μg/mL的病例及伴转移病例癌组织MV计数显著高于AFU>10μg/mL病例及无转移病例(AFU:70.41±13.03 vs.59.97±12.69,p<0.05;转移:73.50±13.77个/HP vs.64.10±12.68,p<0.05),MC和MV在PHC中的计数与PHC其他主要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癌组织中MC计数与MV计数呈密切正相关(r=0.348,p<0.05).结论MC,MV计数与PHC的发生、进展关系密切,且MC具有显著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 向志钢杨竹林钟飞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血管巨噬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