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2004)

作品数:2 被引量:7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洪熙王宝和赵步洪戴正元周长海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林厅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栽培
  • 2篇水稻
  • 2篇轻简
  • 2篇轻简栽培
  • 2篇秸秆
  • 2篇秸秆还田
  • 2篇还田
  • 1篇稻作
  • 1篇旋耕
  • 1篇栽培水稻
  • 1篇轻简稻作
  • 1篇全量
  • 1篇全量麦草旋耕...
  • 1篇小麦
  • 1篇小麦秸秆
  • 1篇麦草
  • 1篇麦秸秆
  • 1篇还田条件

机构

  • 2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江苏省农林厅

作者

  • 2篇谭长乐
  • 2篇周长海
  • 2篇戴正元
  • 2篇赵步洪
  • 2篇王宝和
  • 2篇张洪熙
  • 1篇杜永林
  • 1篇朱兆斌
  • 1篇季红娟
  • 1篇黄年生
  • 1篇刘广青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06年
阐明了麦草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的研究进展,推荐了以机械旋耕埋草为基础,麦草全量还田利用为特征,实施抛秧、机插秧、直播稻等轻简稻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农田保育轻简稻作技术体系,展示了全量麦草旋耕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的发展前景。
张洪熙谭长乐赵步洪戴正元周长海王宝和黄年生刘广青朱兆斌
关键词:麦草秸秆还田水稻轻简栽培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轻简栽培水稻的生长特性被引量:36
2008年
以粳稻品种扬辐粳8号作试验材料,设小麦秸秆还田处理,以秸秆不还田作对照,进行直播、机械插秧、抛秧,并对水稻物质生产、产量形成及有关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穗数均有所下降,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产量均显著提高;各生育期的茎蘖数均明显降低。光合势、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抽穗前低于秸秆不还田,抽穗后则相反;各生育期的根冠比均较高。抽穗期高效叶面积、高效叶比例以及粒叶比均较大,结实期茎鞘中贮存的碳水化合物的输出率及转换率以及收获指数明显大于秸秆不还田。结实期根系活力、伤流液、光合速率和ATP酶活性均高于秸秆不还田。阐明了秸秆还田轻简栽培水稻的生育特性和增产效应。同时,对秸秆还田水稻高产的生理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秸秆还田水稻的关键调控技术。
张洪熙赵步洪杜永林谭长乐戴正元季红娟王宝和周长海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轻简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